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言运用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100
人潮汹涌经典台词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
1.2018年春节期间,央视综合频道全新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节目播出收获如潮好评,九年级(5)班也开展了“教材经典咏流传”活动。
(1)【语言之妙我来赏】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思考并写出节目组所取名称中“咏”字的内涵。
(2)【教材经典我推荐】老师让同学们推荐适合传唱的教材经典(诗、词、文皆可)向节目组推送,请从课本的经典作品中选出自己喜欢的一篇在朋友圈分享,并仿照示例写出推荐理由(至少用一种修辞,30字左右)。
示例:《大道之行也》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华民族追求和谐大同社会的道路。
【答案】 (1)“咏”字一语双关,既点明了节目“和诗以歌”的形式(即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音乐相融合),又传达出节目组希望传统经典诗词永远流传的意思。
(2)推荐经典《江城子·密州出猎》,推荐理由:豪情满怀奇男子,心系国家伟丈夫!(对偶)
【解析】【分析】(1)“咏”,本义是唱,声调有抑扬地念。这个字点明了节目“和诗以歌”的形式(即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音乐相融合),另外,“咏”和“永”谐音,永远的意思,传达出节目组希望传统经典诗词永远流传的意思。
(2)能从教材中推荐一篇适合传唱的经典文章,诗、词、曲、短小的散文等皆可,推荐理由可从思想感情方面考虑,注意要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如:推荐经典《江城子·密州出猎》,推荐理由:豪情满怀奇男子,心系国家伟丈夫!(对偶)
故答案为:⑴ “咏”字一语双关,既点明了节目“和诗以歌”的形式(即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音乐相融合),又传达出节目组希望传统经典诗词永远流传的意思。
⑵ 推荐经典《江城子·密州出猎》,推荐理由:豪情满怀奇男子,心系国家伟丈夫!(对偶)
【点评】⑴本题考查赏析节目名称内涵的能力。答题时要结合实际分析节目名称的表面意思
和深层意思。⑵本题既考查对经典文章的理解能力,也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属于综合考查题,学生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对课本中的每篇课文都要认真学习,积累字词、文学及文化常识,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等。然后根据题目要求把经典篇目的内容或思想感情表达出来。
2.201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广泛组织开展“我和我的祖国”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学校以此为契机,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系列学习活动,请你按照要求逐项完成以下任务。
(1)【观点论述】以“爱国”为主题,从“个人”与“国家”关系的角度,展开论述,要求写明观点、理由和结论,80字以内。
(2)【故事链接】下图是一位著名的现代作家,请概述他“弃医从文”的故事。60字以内。
(3)【对联续写】根据上联,结合故事材料,续写下联。
上联:朝花夕拾书写和蔼师长
下联:________
【答案】 (1)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是相互依存的;个人只有爱国了,国家富强了,才能更好维护个人的利益和尊严;当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冲突时,个人利益应服从国家利益。
(2)鲁迅留学日本时,看影片时,看到中国人被杀时,旁边看热闹的中国人竟漠然以对,鲁迅受到刺激,决定弃医从文,救治国民的精神。
(3)弃医从文拯救国民精神
【解析】【分析】(1)题干要求以“爱国”为主题,从“个人”与“国家”关系的角度,展开论述;首先作为一个公民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爱自己的国家,只有爱自己的国家才能让自己的利益得到保护;其次我们要明确“个人”是一个小的范围,而“国家”是一个大的范围,在国家利益之前,我们都应该放弃个人利益去服从国家的利益。据此简要作答即可。注意题干要求80字以内。
(2)本题题干要求概述鲁迅“弃医从文”的故事,所以只简单叙述这个故事就可以。鲁迅是我国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革命家和思想家。早年在日本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一天,在上课时,教室里放映的片子里一个被说成是俄国侦探的中国人,即将被手持钢到刀日本士兵砍头示众,而许多站在周围观看的中国人,个个无动于衷,脸上是麻木的神情。这时身边一名日本学生说:“看这些中国人麻木的样子,就知道中国一定会灭亡!”鲁迅听到这话忽地站起来向那说话的日本人投去两道威严不屈的目光。昂首挺胸地走出了教室。他的心里像大海一样汹涌澎湃。一个被五花大绑的中国人,一麻木不仁的看客一一在脑海闪过,鲁迅想到如果中国人的思想不觉悟,即使治好了他们的病,也只是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现在中国最需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他终于下定决心,弃医从文,用笔写文唤醒中国老百姓。据此作简要叙述即可,注意题干要求60字以内。
(3)对联要求:①字数相等,断句一致;②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③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④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联:朝花夕拾书写和蔼师长”及包括了鲁迅先生的重要作品《朝花夕拾》,又写出了他的名篇《藤野先生》;因此,根据题干“结合故事材料”的要求,下联要包含其“弃医从文的故事”,然后写出他弃医从文的目的,综合之后,下联可以为“弃医从文拯救国民精神”。
故答案为:⑴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是相互依存的;个人只有爱国了,国家富强了,才能更好维护个人的利益和尊严;当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冲突时,个人利益应服从国家利益。
⑵鲁迅留学日本时,看影片时,看到中国人被杀时,旁边看热闹的中国人竟漠然以对,鲁迅受到刺激,决定弃医从文,救治国民的精神。
⑶弃医从文拯救国民精神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语言的表达能力,要求考生读懂材料,提取观点,明确写作的内容,语言表达要简洁、流畅,注意字数的限制。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人物的了解,要求考生在平时注意积累,注意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或者是课外阅读的积累。
⑶本题考查考生对对联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考生要结合材料,仔细辨析上联的内容和特点,要注意对联的要求。
3.按照要求完成任务。
“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人民,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政党。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全党一定要保持艰苦奋斗、戒娇戒躁的作风,以时不我代、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十九大报告中的这段话可以说是对自强不息精神最好的阐释。
(1)画横线的成语中有两处书写错误,请出来并修改,把正确的成语写在下面横线上。
(2)请从以下列举的名人中任选一位,用其事迹作为论据,写一段演讲词号召同学们学习他(她)身上自强不息的精神。(100字左右)
①范仲淹 ②邓稼先 ③居里夫人 ④海伦·凯勒 ⑤史铁生 ⑥张海迪
【答案】 (1)戒娇戒躁——戒骄戒躁;时不我代——时不我待
(2)略
【解析】【分析】(1)根据平时对成语的积累可知,“戒娇戒躁”应为“戒骄戒躁”;“时不我代”应为“时不我待”。
(2)演讲词的特点是:1.针对性;2.鲜明性;3.条理性;4.通俗性;5.适当的感情彩。根据演讲词的特点从这些名人中任选一位做论据写一段演讲词,要把叙述和议论结合起来。语言要准确、连贯、有感染力和鼓动性。
故答案为:⑴ 戒娇戒躁——戒骄戒躁;时不我代——时不我待;⑵ 略
【点评】⑴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字形的能力。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写好每个汉字,注意形声字、形近字、音近字等,还要注意根据语言环境选择合适的字。
⑵本题考查写演讲词的能力。第一:要弄清演讲的目的,就是为什么而讲,这是演讲词写作的前提;中心必须突出。第二:要弄清听众,就是要弄清对什么人讲,这样才能根据听众的特点有的放矢,也才可能引起听众的共鸣。第三:内容要新鲜,材料要充实,这样才能有吸引力,听众才会觉得有收获。第四:结构要清晰,条理要层层展开,要有一以贯之的线索,这样才能有较强的逻辑性,也才会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结构层次分明,脉络清晰。第五:
语言要生动,口语化,多用短句,流畅而有节奏,这样才适宜于演讲的氛围。
4.你所在的学校正在举办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观点论述】自强不息的精神其实与我们的生活是紧密结合的。小康很热爱篮球运动,但是几次报名学校篮球队都以身材过于瘦小被拒绝。小康很苦恼,想要放弃,但尝试过其他运动之后觉得还是最喜爱篮球。他的同学们也分成两派,一些同学劝他改学其他运动,以后长高了再学打篮球;一些同学鼓励他坚持自己的爱好,多加练习。请围绕这个话题,写出你的观点、理由及结论。80字以内。
(2)【图片链接】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两幅书法作品,请指出它们各属于什么字体,并说说它们的字体特征。
(3)【补写对联】我国有许多鼓励人们自强不息的对联。下面的对联就颂扬了这种精神,请你根据上联,补写出下联。
上联:一路风雨兼程磨砺意志
下联:________
【答案】 (1)我认为小康应该坚持自己的爱好。乒坛“国手”邓亚萍小时候也因身材矮小被球队拒绝过,但她却自强不息,刻苦训练,最后取得骄人的成绩。所以小康应该坚持爱好,努力练习。
(2)①楷书,字体端庄,匀称工整;②行书,笔画连绵,灵活连贯。
(3)半载苦乐同享铸就辉煌
【解析】【分析】(1)本题表明观点,支持或反对;陈述理由,要有条理,充分;语言要流畅完整。示例:我认为小康应该坚持自己的爱好。喜爱是一切行为的根本出发点,小康是真正喜爱篮球,虽然先天有弱势,但是,那些在各自领域取得好的成绩的人并非天生就擅长,
只要肯付出努力,只要勇敢的追求,那么一定能够有收获,结果有时候并不是最重要的,过程更重要。示例:我认为小康应该改变方向。虽然小康喜爱篮球,但是毕竟有先天的弱势,这非常影响他的发展,不如及时转身,到自己真正适合的,那么一定能够获得更美丽的收获。
(2)本题考查字体。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楷书的点画有点、横、竖、撇、捺、提(挑)、折、钩八种。楷书笔画工整、规矩有法度。楷书笔划有规律的发展,形成了“永字八法”。它既是字法,也是笔法。一切楷书的笔划,都概括于八法之中。每一点划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和其他笔划互相呼应的。第一幅作品符合楷书的特点。行书,是一种书法统称,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它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书是楷书的快写,是楷书的流动。第二幅作品符合行书的特点。
(3)明确要求:“自强不息”精神主题;字数相同;词性相对。分析:一路(名词)风雨兼程(主谓短语)磨砺意志(动宾短语)。示范:百年众志成城成就梦想。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