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屈原(节选)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2.理解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象征手法,体会语言的抒情效果。
3.学习屈原的爱国爱民思想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
【情境导入】
每年农历端午,我们都会划龙舟、吃粽子,同学们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一风俗习惯吗?那是为了纪念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郭沫若的戏剧作品《屈原》,走进这位伟大诗人的内心世界。屈原正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呼唤风、雷、电,那他期盼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戏剧《屈原》。
【新课解读】
一、整体感知——理思路
(一)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大意。
明确:
第一部分:写靳尚和郑詹尹禀承南后郑袖旨意,欲密谋毒死屈原。
第二部分:写屈原的内心独白,表现了屈原的忠贞不屈和正气浩然的英勇悲壮形象。
(二)读“雷电颂”部分,回答问题。
1.请同学们自由诵读全文,谈谈自己的诵读感受。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引导、补充:
(1)从文章形式看——全文都是屈原的内心独白。
(2)从语言特点看——是一首激情澎湃、气势雄伟的散文诗。
(3)从创作风格看——文中的屈原和急风、怒雷、闪电这些雄伟的自然力量融合,想象奇特,气势宏伟,充满了浪漫主义彩。
2.结合本文的创作背景,分析屈原的内心独白表达了哪两个方面的思想内容?体现在课文的结构层次方面是怎样的?
教师讲述创作背景:《屈原》创作于1942年。这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反动统治极为黑暗的时候。半壁河山沦于敌手,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并悍然发动“皖南事变”,大肆屠杀爱国抗战的军民,掀起反共高潮。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屈原》,以鞭挞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他说:“全中国进步的人们都感受着愤怒,因而我便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到屈原的时代里去了。”
小组交流,教师提问、明确:
这段独白表达了屈原歌颂风雷电、怒斥神祇的两方面的思想内容:
第一部分(从“风!你咆哮吧!”至“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了吧!”):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量,表达对黑暗的愤激和对光明的礼赞与向往。
第二部分(从“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到篇末):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3.教师小结:
二、深入探究——析文章
(一)第一部分:
1.课文开头的舞台说明是:“东皇太一庙之正殿……各室均有灯,光甚昏暗,室外雷电交加,时有大风咆哮。”设置这一场景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室内空寂昏暗,室外雷电交加,大风咆哮,为屈原的内心独白——“雷电颂”提供了自然背景,增添了悲壮的气氛,同时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2.郑袖、靳尚设下毒计要毒死屈原,执行者就是郑袖之父郑詹尹,他千方百计劝屈原饮下那
杯酒,急于毒死屈原。请简要分析郑詹尹的形象。
明确:邪恶的化身,他卑鄙、狡诈、胆怯。他是朝中奸佞的帮凶。
(二)第二部分:
谈到《屈原》的创作,作者曾说:“我是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前的时代。”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再次联系写作背景,思考下面的问题:
(1)作者在文中赋予了很多事物特殊的含义,请你做一下归纳、整理,体会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2)这篇独白的创作主旨是什么?
学习小组交流研讨结果,教师明确:
(1)
事 物 | 特 殊 含 义 |
风雷电 | 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伟大力量 |
洞庭湖、长江、东海 | 人民众 |
无形的长剑 | 坚定的信念 |
“土偶木梗”的像 | 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 |
这种写法叫“象征”。
教师补充讲解“象征手法的表达作用”:
象征手法的运用能够使不容易或不便于直接说出的思想情感委婉、曲折、含蓄地表达出来,而且化抽象为具体,使思想更加形象、可感,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2)屈原在文中借助讴歌伟大的自然威力,抒发了对摧毁黑暗的渴望及对追求正义、光明的伟大力量的热烈赞颂。
三、合作研讨——评人物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朗读及对文意的分析,你认为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
教师提问、明确:
屈原爱国爱民、忠贞不屈、有浩然正气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屈原的形象作为光明与正义的化身光彩熠熠、雄浑悲壮。
四、赏读语句——品语言
1.《雷电颂》既然是屈原的内心独白,那么我们就能够从这些话中读出屈原的内心世界。请出你最感兴趣的句子或段落,朗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这里写出了屈原怎样的内心情感。
同桌之间相互展示、交流,全班展示,教师引导、明确:
(1)“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赏析:对风的呼喊,流露了屈原对风的急切的渴盼。风是改变黑暗的变革力量,对风以及后面的雷、电的呼唤,实际也就是对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的呼唤。朗读时应把握急切、渴望之情。
(2)“发泄出无边无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
赏析:一连串的反复,“爆炸了吧!爆炸了吧!”“你劈吧,劈吧,劈吧!”“劈开,劈开,劈开!”一个比一个强烈、一个比一个坚决,我们朗读时语气应不断加快、加重,以表达屈原想冲破黑暗的急切而又果断的决心。
(3)“火!你在天边,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我知道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的生命,你就是我呀!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
赏析:这几句是屈原对光明狂热的呼喊,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向往与追求。朗读时应把握那如火一般炽热的感情及雷霆万钧的气势。
(4)“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把你这云中君烧毁了吧!你们这些土偶木梗,你们高坐在神位上有什么德能?你们只是产生黑暗的父亲和母亲!”“啊,你,你完全是一片假!”
赏析:运用呼告深刻地指出了产生社会黑暗的根源,“土偶木梗”实际上是指世间昏庸腐朽、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当权者和官僚统治集团。表现了作者鞭挞一切污秽、横扫一切邪恶的顽强战斗精神,体现了他与黑暗势力决斗到底的浩然正气。朗读时应读出对“土偶木梗”的无比愤恨之情。
2.《雷电颂》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来表达感情,增强语势。除了刚才赏析句子时提到的反复、呼告之外,还有哪些?它们有什么表达效果?
学生分组讨论,全班交流结果,教师引导、归纳,明确:
(1)独白中,屈原满怀激情地直接和风雷电对话,直接怒斥神鬼偶像,这些采用了拟人手法的句子,痛快淋漓地表达出鲜明的爱憎情感。
(2)反复、排比手法的运用,突出了要表达的情感,使独白更有气势。如“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等,感情洪流宛如江河溃堤,汹涌奔腾。
诗中还有不少反问句、设问句,“你,你东君,你是什么个东君?”“你,你红着一个面孔,你也害羞吗?”“哭,哭有什么用?……”“但那湘妃竹不是主人们用来打奴隶的刑具吗?”等,这些句子,呼唤指斥,使独白更增强了战斗力。
3.教师提问:《雷电颂》这段独白激情澎湃,气势雄浑,作者是怎样做到的呢?
明确:(1)运用拟人兼呼告,直接地表达爱憎;(2)运用排比和反复,使句式整齐,情感突出;(3)多用短句,用急促的语气表达激烈的情绪。
五、本课小结
同学们,雷电独白既展示了屈原的性格和情怀,也反映了郭沫若的创作个性,古今两大诗人的激情合二为一,达到物我同化的境界。有感情地诵读,我们深刻体悟到的是诗人那炽热的爱国之心,这流淌着的便是民族兴盛的合唱曲。
附板书设计:
第18课 天下第一楼(节选)
【教学目标】
1.了解故事背景,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戏剧冲突,深入理解主题。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
3.品味语言,揣摩具有深刻意义的台词,并代入情境,有感情地朗读台词。
【情境导入】
同学们,如果我们想创办文明班级,但是,今天有人惹是生非,明天有人打架闹事,后天又有人考试作弊,那么,我们还能打造文明班级吗?(不能)
这说明了一个道理,即当一个集体想要有所成就时,要是处处有人拉后腿,便奠定了这个集体的失败。今天,我们将走进“福聚德”,更加深刻地感受这个道理,请同学们翻开课文《天下第一楼》。
【新课解读】
一、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戏剧冲突
1.了解作者
何冀平(1951-),中国剧作家。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毕业,人潮汹涌经典台词毕业后从事专职戏剧创作,曾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编剧。1988年,何冀平创作的《天下第一楼》演出后轰动京城,演出场次仅次于《茶馆》,被誉为当代现实主义经典。
2.背景资料
名噪京师的烤鸭老字号“福聚德”创业于清同治年间。传业至民国初年,老掌柜唐德源因年迈多病而退居内室,店业全仗二掌柜王子西协助两位少掌柜惨淡经营。怎奈两位少爷与鸭子无缘,大少爷迷戏玩票,二少爷崇尚武林,闹得店铺入不敷出,王子西几次向老掌柜推荐他的换帖兄弟卢孟实来操持店业。生性聪慧的卢孟实立誓要干出一番事业来,以泄人间不平。面对势如累卵的“福聚德”,他绞尽了脑汁,结果在不长的时间里竟使这三间老屋翻盖起了二层楼。卢孟实之所以能使“福聚德”东山再起,除了靠他本人的精明干练,还得助于与他相好的青楼玉雏儿姑娘,更靠技艺超的厨师罗大头和善于迎来送往的堂头常贵。光阴荏苒,十年一晃而过,“福聚德”名噪京华。然而,事与愿违,就在“福聚德”发展正盛时,却又遭到了东家、官府等内外逼压,最终走向没落。
3.快速阅读全文,梳理出主要情节,并用自己的话概括情节。
情节一:唐茂昌强行要钱,王子西勉强应对。
情节二:克五以罗大头藏烟土为要挟骗吃喝,遭卢孟实赶出。
情节三:卢孟实处罚不成器小伙计,厚赏成顺。
情节四:罗大头自恃烤鸭技艺自大,侮辱卢孟实并离开。
情节五:唐茂盛借机要钱,挖走堂头常贵。
4.上述情节也正是本文的戏剧冲突,说说本文戏剧冲突是围绕什么展开的。
明确:本文戏剧冲突是围绕“福聚德”的即将衰落展开的。
5.文章中哪句话最能概括上述情节?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福聚德”的衰落原因的认识。
明确:修鼎新的一句话“一个人干,八个人拆”是对上述情节最好的概括。从全文来看,唐茂昌与唐茂盛是只知出不知入的二世祖,成心要钱挥霍,且二少爷直接挖走店里的得力助手,这比坐吃山空的后果更加严重;罗大头是烤鸭一把手,克五又知道他藏着烟土,这无疑是罗大头将要出事的信号。且罗大头自恃烤鸭技艺离去,这对于“福聚德”无疑是有打击力的;此外,连小伙计都不成器。种种迹象,几乎都指向“福聚德”即将衰落。究其根本原因,可以说,这是勤劳务实的人与东家少爷、克五这样混吃混喝的人的矛盾,是平民与欺压平民的官僚之间的矛盾。这矛盾,才是“福聚德”真正衰落的原因。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