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疫情危机下的中小企业管理
浅析疫情危机下的中小企业管理
发表时间:2020-09-17T02:23:52.709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0年6期作者:王利伟1 汪德智1 张悦2 [导读] 2020年伊始,我国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影响,受本次疫情冲击,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变得恶化,一时间全国上下中小企业笼罩在疫情带来的危机之中。(1.中林时代控股有限公司,上海 200023
2.吉林建筑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长春 130021)
摘要:2020年伊始,我国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影响,受本次疫情冲击,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变得恶化,一时间全国上下中小企业笼罩在疫情带来的危机之中。本文试图分析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危机对中小企业的影响,深入探讨中小企业应如何采取措施,以建立良好的企业危机管理方略,来应对外部长期不确定性风险与危机事件。
关键词:疫情;中小企业;危机管理;方略
一、引言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中国各行各业产生了沉重打击,并且同样对整体经济活动也带来了不可磨灭的严重影响。日前,本就发展前景压力巨大、发展后续动力不足的中小企业,经此疫情洗礼后更是雪上加霜。我国中小企业本就缺乏对风险危机的有效预防措施,加之疫情期间停产停工带来的各项损失,使得疫情期间的
各大中小企业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危机不可预知,加之中小企业特殊的地位,为预防面对不可抗力的巨大危机时手足无措,所以中小企业只有在日常经营中注重加强自身抗风险能力建设,制定危机处理程序,注重人力资源危机以及财务危机防范,规制危机管理方略。企业自身必须有效建立危机管理方略,包括危机的规避、危机的控制、危机的解决与危机解决后的复兴等不断学习和适应,尽力避免危机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缓解矛盾,变害为利,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危机管理是企业、政府部门或其他组织为应对各种危机情境所进行的规划决策、动态调整、化解处理及员工培训等活动过程,其目的在于消除或降低危机所带来的威胁和损失。在以往的研究中,多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危机对企业危机管理进行剖析【1】-【21】,而现如今全球企业都处在疫情带来的阴霾之下,或多或少都收到了影响,尤其对于难以抵御巨大冲击的中小企业来说。本文接下来就疫情对中小企业带来的危机,以及如何应对并做好做好危机管理展开阐述,期望对身处疫情危机中的中小企业带来一定启发。
二、疫情下中小企业的危机分析
受疫情影响,大多数中小企业在无营收状态下苦苦支撑近一个月,第一批熬不住的企业已经纷纷倒闭。短期内经济活动无法恢复正常,尤其各类零售批发商、餐饮制造业、文化旅游运输等行业受疫情影响较大,客流量的急剧下降导致企业现金流中断进而引发资金链断裂风险。因此,要救活中小企业首先要保障企业的现金流和资金供应。疫情发生后,中小企业的资金问题和生存压力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从中央到地方都及时出台了扶持中小企业的金融政策,及时为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提供专项贷款
支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帮助企业应对疫情的临时性金融政策,虽然能够解企业燃眉之急,却将风险转移集中到了金融系统。商业银行也是企业,同样受疫情冲击,并且一样需要盈利和平衡收益与风险,尤其受疫情影响,银行更难以准确判断企业经营困难的真正原因,盲目要求银行不断贷或增加贷款,贷款损失的风险会无形放大,同样也会进一步影响到金融稳定和社会稳定。同时,中小企业可能因信息渠道不畅没有及时得知政策内容,或者不知如何与相关金融机构对接等矛盾相对突出。
同样,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大多数企业复工延迟而导致了无法正常营业,企业一方面陷入经营停顿、收入和现金流中断的困境,另一方面却仍然要承担高昂的经营成本,员工薪酬和社保费用、税收、租金、银行贷款等刚性支出都难以减少,而企业入不敷出的情况短期内仍无法改善。尤其是中小企业聚集的第三产业多数是人力资源密集型行业,企业劳动力成本占比较高,若疫情持续时间较长,许多企业可能仅因劳动力成本过高就引发债务危机,债务危机的发生又会导致公司经营困难化程度加剧,公司资产不足以交付员工工资而引发非自然失业,失业人员数量的剧增又会导致社会不稳定性的增加,自此恶性循环。在疫情发生初期许多地方都没有意识到企业的危机,随着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更加明显,中小企业的经营困难得到重视,面对疫情可能短期内无法结束的特殊情况,多地政府紧急出台了纾困政策给受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降本减负,帮助企业稳资金稳就业、稳信心。实际上,中小企业在疫情期间难以维系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无法开展正常的经营活动,各地政府出台的政策,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压力,但有滞后性,如何帮助企业尽快复工复产才是解决企业生存问题的根本,比其临时性的降
本减负更重要的是在防控疫情的同时,根据各地疫情实际情况和企业的实际情况,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尽快复工复产。对于普通的中小企业来说,短期内仍然很难购买或者只能以极高价购买,许多企业因此一项就无法复工。总体来看,疫情防控需要与企业复工需求始终存在矛盾,因此,中小企业的存活一方面需要及时降本减负,另一方面也需要及时复工复产,政府政策的出台应当兼顾两方面的实际情况,才能尽早解决中小企业的生存困境。
三、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小企业危机管理方略
国家相关保护政策虽在短时间内可以缓解部分中小企业的资金压力,但如果再次处于危机中时,不够稳定的中小企业依旧会遭受较大的冲击,因此必须建立一个长效机制应对不可抗力对中小企业造成的影响。现就建立中小企业如何应对危机并建立优良的危机管理方略提出以下建议:
1.将企业自身抗危机能力建设列入企业发展战略,树立危机意识。一个想要在激烈的竞争市场环境下稳定发展的企业,其内部无论是员工还是领导层都应该对企业危机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应当在企业内部自上而下树立一种危机理念,营造良好的工作学习氛围,使员工将危机理念作为日常工作的组成部分,正确认识与理解企业危机。中小企业在发展历程中应当预先制定科学周密的危机应变计划,平时注重演练与危机应对计划的完善工作,如此在真正面对危机时,可以使企业身处于疫情危机中也能够安然处理内部的各项事宜,不会过分引起企业内部动荡导致严重后果。同时,加强企业内部危机意识的文化培养工
作,也可以作为企业抵御危机的有力手段。教育员工认清危机的预防,提高企业内各部门全员的危机意识能提高企业抵御危机的能力,有效地缓解危机发生后对企业以及员工带来的损失。企业内部的文化培养本身也是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关键一环,尤其在世界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发展稳定性水平不高的时代下,培养企业员工危机意识并不是资源的浪费或成本的铺张,实际上培养危机意识更多是为了防患于未然,目的在于使企业平时就建立危机管理系统,强化危机意识,尽可能将危机遏止在潜伏期,做到防微杜渐,稳定企业健康发展。
2.完善完备企业危机处理预案。企业面对的危机往往具有不可预知性,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需预先建立完善完备的危机处理预案。及时有效的公关危机管理可以在危机出现时起到对危机的缓冲作用,减轻危机冲击。实施公关危机管理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检查所有可能造成公司与社会发生摩擦的问题和趋势;确定需要考虑的具体问题;估计这些问题对公司的生存与发展的潜在影响;确定公司对各种问题的应付态度;决定对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采取的行动方针;实施具体的解决方案和行动计划;不断监控行动结果;获取反馈信息,根据需要修正具体方案。具体需要先建立危机应急处理小组以及危机预警机制。这其间肯定会遇到一些不可预知的困难,困难的来源是多重性的,有些困难可能是人为原因导致的,有些困难可能是企业内部系统制度性导致的,而也有些困难属于偶然性困难不是必然性困难。据此,企业需要针对这些问题及时进行改革,防止造成更严重的损失。同时,在危机处理中,企业肯定会和外部机构进行合作,总结处理危机的经验也有助于企业建立并且强化与外部的联系,尤其是与政府部门以及金融机构之间的联系。
疫情什么时候才能结束3.加强人力资源管控与优化组织精简。企业一旦遇到危机,相比大型企业,中小企业自救能力往往不足,此次疫情暴发后,企业停产,人员被隔离,企业收入中断,为了自救,要么给员工降薪,要么倒闭。所以,控制人力成本并不是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即使身处于危机之中企业依旧可以生存和发展,这是组织精简过程中的大方向、大原则。控制人力成本的方式有很多,比较常用的是精简组织。精简组织的财务收益是短期直接可见的,但是研究表明,精简组织虽然能够化解财务上的燃眉之急,但是随之而来的间期以及后续成本也不容小觑,其中包含了人员离职岗位补偿、离职人员替代人员的培训等相关成本。组织精简时最容易发生的最大的损失现象就是裁错人。危机时刻,时间就是成本,决策更需审慎。企业需要全盘考虑人员精简的数量、质量以及针对性。在进行人员结构和数量调整时,特别要注意优化人岗匹配。企业在资金充足、业务繁忙的阶段,人岗匹配的决策会比较草率,有人就先用着,而组织精简是优化人岗匹配的契机。建议企业在决策前做一个全面的人力成本和价值分析,以决定哪些部门以及哪些员工的流动能够更好地帮助组织度过困难期,并保持业务发展的持续性。此外,进行组织精简时需要意识到,疫情对于业务的短期打击虽然很大,但是当经济好转时,企业还是需要用人。很多员工一旦被裁,在经济环境好转时可能再也不愿意回来,而重新招聘和培养新人的成本不菲。因此企业还需要权衡利弊,考虑组织精简之外的其他选择。常见的方法包括减薪,减少工作时间(和工资),暂时性停工(但保留之前一定比例的工资和福利),将正式工变成合同工,通过远程办公减少通勤费用和津贴,安排提前退休,减少加班,部分部门暂时裁撤等。
四、结论与建议
此次疫情对中小企业就如何面对危机带来一定的经验教训。回顾一些企业的成功经验,我们往往发现领导者如果注意培养高管和员工的危机意识,常态化模拟测试管理层以及核心员工的承压能力,往往能防微杜渐,越是在困难时刻越能做出正确的事情。企业需要的不仅是在经济环境良好的时候,顺风而上也需要在逆风的时候坚持下来,这样企业才能实现持续发展。可以说此次疫情带来的危机使得中小企业深刻认识到企业危机管理方略的重要性,只有在日常经营中注重加强自身抗风险能力建设,重视内源融资的融资方式,制定危机处理程序,注重人力资源危机以及财务危机防范,金融机构加强数字化建设支持潜在优质客户,社会各主体进行综合拯救,政府部门出台中小企业特别法等一系列危机管理机制,才能在发生企业危机时面前免遭市场出局的危险,使得中小企业更加稳定发展,促进经济繁荣稳定。
参考文献
[1]韩强.新冠肺炎疫情作为不可抗力的法律分析[N].人民法院报,2020-02-27(07).
[2]刘润奎.浅析商务合同中不可抗力条款的适用[J].法制博览,2018(2):139-140.
[3]陆岷峰,欧阳文杰.治理视角下金融科技在小微企业中的应用[J].黑龙江社会科学,2020(2):36-43.[4]陆岷峰,马进.商业银行智能化风险特点与管理研究[J].南方金融,2020(3):123-132.
[5]崔建远.不可抗力条款及其解释[J].环球法律评论,2019(1):48-57.
[6]郑琪.疫情来袭,商务合同受影响“不可抗力”能否成保护伞?[N].宁波日报,2020-03-02(08). [7]侯建辉.中小企业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管理创新,2010(3):61-62.
[8]王晶.浅析后金融危机时代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改革[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9(03).
[9]欧阳文杰,陆岷峰.新冠病毒疫情下中小微企业韧性与弹力研究 ——基于不可抗力背景下中小微企业的生存视角[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2):13-24.
[10]凌宇寒.关于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经济管理创新问题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9(06).[11]方永杰.基于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思考[J].国际公关,2019(03).
[12]陆岷峰.疫情危机与商业银行数字化对策研究[J].西南金融,2020(5):36-43. [13]周军煜等.关于房地产发展长效机制实现路径研究——基于“租购并举”视角[J].金融管理研究,2020:99-118.
[14]范秋梅.中小企业危机管理预案刍议[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3(7):22-24.[15]刘永.中小企业危机管理机制构建探析[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2):133-134.[16]许旭明.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特点、存在问题与治理对策研究——基于城商行2016年至2019年会计年报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20(6):36-46.
[17]陆岷峰,徐阳洋.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七十年历程回顾、启发与展望[J].金融理论与教学,2020(
2):1-7.[18] She-I Chang,Li-Min Chang,Jhan-Cyun Liao.Risk factors of enterprise internal control unde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governance:A qualitative research approach[J].Elsevier B.V.,2020,57(6).
[19] Balagopal Gopalakrishnan,Sanket Mohapatra.Insolvency regimes and firms'default risk under economic uncertainty and shocks[J].Elsevier B.V.,2020,91.
[20] Joseph Johnston,Jared Soileau.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and accruals estimation error[J].Elsevier Ltd,2020,16(3).[21] Zhe An,Chen Chen,Vic Naiker,Jun Wang.Does media coverage deter firms from withholding bad news?Evidence from stock price crash risk[J].Elsevier B.V.,2020,64.
作者简介:
王利伟(1979-)男,满族,北京人,中林时代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总支书记、总经理汪德智(1980-)男,汉族,吉林长春人,中林时代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张悦xxx
联系地址:上海市黄浦区蒙自路757号歌斐中心33层中林时代控股有限公司
:200023
:liwei.wang@cfth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