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春节分红包的段落
春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喜庆的一个节日。下面是小编为您带来的描写春节分红包的段落(精选8篇),希望您喜欢!
描写春节分红包的段落 篇1
过年了,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过年发红包无疑是一年中最快乐的时光了。看着一个个好看的红包,我们真是大丰收了。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钱不在多,一百就行。”这是我们小时候常对长辈们说的一句话,意思是让长辈在春节时多给我们红包,有了压岁钱,干什么都行。不过,这也是一个害人的东西。
终于发红包了,我们仔细的查着。一看妹妹一遍一遍的查就知道了,一定是算的和实际差不多了,不甘心吧。我却很高兴,因为我计算的和实际只差二百块,应该没问题吧。
“一张,两张三张——”偷偷的躲在一个角落里,一遍又一遍的数着。嘴乐得像盛开的百合一样,久久的不能合扰。望着一张张红得发亮的“毛爷爷”,我这个财迷是打心底里高兴。
“啪啪”鞭炮响个不停,好热闹哦!一只红包递了过来,我一阵惊喜,刚想伸手接,“这是给你妹妹的”,天哪,是给妹妹的,我的笑容凝固了,心里真是难受。
新年到了,这是我们中国传统的新年——春节,到处都是那么喜庆热闹,鞭炮和爆竹的声音不绝于耳,大家都纷纷以这样的方式来宣告自己对于新一年的期盼。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时间飞逝,春节这个小精灵又不知不觉地飞到了我们身边,给我们带来无尽的快乐。我们再一次迎来这个热闹、欢乐的节日--春节。
这个春节,最令我开心的无疑就是收红包了!我们这帮小孩儿可是赚的乐透了,红包可谓是堆积如山啊!
描写春节分红包的段落 篇2
春节到了,小朋友都对春节红包充满期待,亲朋好友更是不忘给小孩压岁钱。但在对待发红包和接收红包的做法上,各家以及各具体人态度不尽相同。我家始终坚持崇仰礼尚往来,三种做法:“春节本来是亲人团聚的美好时刻,红包,应包祝福,不包攀比。”一,对方家里有比我年龄大的孩子,就央求“两免”。二,如超过两百元,就收两百元,退还两百以上数额。
三,收到压岁钱要向主人重新规规矩矩地行礼,双手接红包,并口说,谢谢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你别说,就今年,我还真的收到过两份特别的红包呢!
大年初一的晚上,南京姑姑(爷爷的早年学生,今之南京大学日语教授)前来陪伴爷孙过年,一进门,就给了我一个500元的大红包,按既定办法,我和爷爷就偷偷地拿出了300元,放回她的行李箱。还送出我们家早已准备好的送客礼品:如坚果、蜂蜜和当地土特产。总之价值不低于对方赠品。
另一次是我们回到乡下老家,我爸爸的大妈给了我一个20元的.红包,我依然非常高兴,并向大奶奶行大礼,祝奶奶长命百岁。然后送上我们带去给她的桂圆、荔枝和红参。奶奶已是八十有二高龄,满脸笑得合不拢嘴,一遍又一遍地赞我是个乖孩子、夸我是懂事的好孙子。饭桌上,一次又一次要帮我夹那地道美味的乡下菜。
对于压岁钱的动用:大数额缴给爷爷代管,请他帮忙理财或用在我需要花钱的地方;小额零钱收入储钱罐内,需要花费还需向大人禀告一声。按我家一贯的务实作风,优良的传统文化一定要发扬,但不能让传统文化物质化,更不能让传统文化成为经济负担。回归压岁钱祈福本意是我们应该努力去做的!
描写春节分红包的段落 篇3
那个春节,我们在老家过年,陪着外公外婆。乡村腊月,张灯结彩,伴着鹅毛大雪,家家户户热热闹闹的,但没有人发现人中的我,眼里闪过的一丝愧疚。
除夕一早,我和弟弟就因为谁会收到更多红包吵开了锅。从小到大,我们总为各种鸡毛蒜皮的事儿争吵,只是,我的脾气不好,又仗着自己比他力气大,所以弟弟一直害怕我的让着我。久而久之,我渐渐习惯了赢过弟弟的感觉。那天也一样,弟弟吵不过我,只能乖乖地转身走了。我正为自己的战果而洋洋得意,但弟弟床上的红包,竟然比我多一个!
饿了么红包用不了整整一天,我都很不开心,满脑子都是弟弟扬眉吐气的神情,那个多出来的红包,始终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在闷闷不乐中吃完年夜饭,弟弟神秘的把我叫到房间,从他的床上挑选出一个红包,兴高采烈的递给我。我以为他终于要开始嘲笑我了,便一把抢过他手中的`红包,从窗口毫不犹豫地扔了出去,以掩饰我这个的尊严,然后潇洒地头也不回地走下楼。
妈妈在楼梯间叫住我,问我是不是很感动,我有些茫然。她便继续道:“弟弟刚刚没有给你一
个红包吗?你可不要跟他说我提前告诉你了啊,他想让你过年的时候能更开心点,一大早就开始准备了……”之后妈妈说了什么,我再也没有听进去,满脑子都是我把红包扔出窗外的刹那弟弟眼中的那个神:不解?愤怒?失落?
春晚小品正引得家人欢笑着,我借口离开。
我出门,来到窗外的那片雪地上。
伴着手电筒的微光,我在雪地里仔仔细细地摸索,却始终不到那个红包。印象中,那是一个很小且很普通的红包,只是红包里包的是从小到大我欠弟弟的那份情。
我不能放弃寻,搓了搓冻得通红的手,继续摸索。突然,有人在身后拍了拍我,我吓了一跳,回过头,原来是弟弟,捧着那个被我扔出去的红包。他依旧满心欢喜的把红包递给我。只是他不知道,在我拿到失而复得的红包的时候,我抓住的,更像是失而复得的弟弟。
红包于人,是一份温暖,一个传递。红包于我,是一份自负的歉意,和雪夜里那份无言的、永恒的爱。
描写春节分红包的段落 篇4
家乡的春节,很多风俗都和外地一样。包饺子,各式馅料的饺子,有的里面放糖,据说吃到糖馅的可以增添喜气。守岁,一家人坐在电视前,等到十二点的钟声想起,便又长了一岁。拜年,正月初一开始,亲戚朋友们来到家中互相祝贺。而拜年中我最为关注的一项,还是送红包。
红包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晚辈给长辈的,叫压腰钱。第二种是长辈给晚辈的,叫压岁钱。每到春节,我与表哥表便坐在奶奶家,等待压岁钱“成批输入”。大人们一边摸着我们的头一边说:“又长大了一岁。”而我们的心,早就被压岁钱吸引,今年会收获多少?这些钱可以买多少零食?我们握着来之不易的“年初奖”,心中乐开了花。
春节过去,从市里奶奶家回来,我们口中说着没有玩够,心中却是无比满足。这时,父亲母亲会走来说:“这些压岁钱,你拿着干什么呀?”“当然是买零食!”我可不会上当,“年初奖”怎可被“老板”没收?“爸爸妈妈只想帮你存着,压岁钱常装在随身口袋里,会发臭的……”没有经得住父母一逗,我乖乖地叫出了压岁钱。于是,这一年春节就过完了,我们只好期待下一年的红包。
如今,时光飞逝。春节依旧在过。可没有了节日的氛围。压岁钱如期寄来,却没有温馨的祝
福。市里喧闹繁华,却只留奶奶一人在空荡的房中寂寞。屋外,热闹非凡,但只有我独自在安静的屋里吃儿时的糖果。
随着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新一代的我们未曾放过鞭炮,不曾贴过春联。时光冲淡了古老的习俗,手中的红包灰烬。
一滴眼泪滑过脸颊,过去的记忆,不应消散,古老的习俗,不应失传。我知道,春节依旧在,我们不曾失去春节的红包,我们不应忘却古老的习俗。
描写春节分红包的段落 篇5
春节到了,手机上的红包大战开始了。吃了年夜饭,家人拿起了手机开始投入到抢红包这场大战中。
QQ上的红包“雨”虽然来得迟,但是数目不少,我都看花了眼,不知道抢哪一个好,最后干脆乱抢,这里刷刷,那里刷刷,结果一个都没抢到。我心想:怎么这么倒霉呢?不行,我得想想办法才行。
我想同学跟我说的,想要抢到红包,那就得有神器在手——抢红包软件。我立即下载了一款抢红包软件,同时,也不乱抢了,专盯一个刷,“叮”的一声——哇瑟,红包到我碗里来了,点开一看,0.01元——差点让我笑喷。“1分也是爱啊!”我这样安慰自己。
见亲友也在发红包,我马上投入其中,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生怕红包“鱼”从我眼前溜走了。来了!我一刷,刷到了,我急忙点开红包,10元——这可是一个大红包,我高兴极了!我想:QQ红包太不靠谱了,还是亲友人们靠谱。
正想着,红包又来了,我手疾眼快,一点,抢到了,点开,晕死——我只抢到1毛钱!“0。1元也是爱啊!”我一边安慰起自己,一边静候红包的到来。叮的一声,又抢到了,我一按,呀!一个20多元的红包被我抢到了,我兴奋地从沙发上跳了起来,欢呼雀跃:“好运!好运!真好运!”
最后,我总共抑到了200多元,抢得手都酸了,想抢也抢不动了。
春节抢红包真爽啊!不过我也很遗憾,因为抢红包,我错过了春节联欢晚会!
描写春节分红包的段落 篇6
腊月二十七,我们一定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白天,我在村里这里转转,那里转转,觉得一切很新鲜。可是到了晚上,我有些烦躁了——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WIFI在我面前却不能连;连接不上WIFI,我怎么抢红包呢。爷爷奶奶知道我的心思后,就去别人家问WIFI密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