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贸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分析--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
国际经贸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分析
——
—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贝淑华,
刘子超(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210037)
摘要:我国自加入WTO 后,对国际经贸专业人才的需求激增,南京林业大学顺势而为,
于2006年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至2017年已培养共计664名毕业生。然而在麦可
思研究院发布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中国际经贸专业被评为红牌警告专业。笔者以南京林业大学国际经贸
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原始材料为基础,从就业率、
就业行业、就业岗位等进行统计分析,以期能为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教学改革、提升就业质量等提供依据。关键词:国际经贸;就业去向;统计分析;南林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13X (2018)03-0139-02
收稿日期:2017-12-21
基金项目:南京林业大学2016年校级“教学质量提升工程”项目(00644-05-00956)
作者简介:贝淑华(1978-),女,浙江义乌人,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刘子超(1978-),男,江苏徐州人,
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教育与管理。
一、
引言我国自2000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对国际经贸专业人才的需求激增,国际经济与贸易成为热门专业,全国有近400
所本科院校设置了国际经贸专业,
南京林业大学作为综合型林业院校也于2006年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直至2017年7月已培养12届共计664
名毕业生。然而在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
《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国际经贸专业被评为红牌
警告专业,成为失业量较大、
就业率较低、薪资较低的热门专业之一,与此同时,
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减慢,
招生规模迅速扩张造就的就业大军,整体就业形势非常严峻。高校
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事关千百万家庭的幸福、
国家未来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
对该问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以南京林业大学经
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研究对象,
以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该专业十二届毕业生第一手原始就业材料为基础,分别从升学率、就业率、待就业率、就业行业以及就业岗位等进行客观的统计分析,以期能为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培
养方案的调整、课程体系设置、
教学改革以及提升就业质量等提供理论依据。
二、就业率相关分析对于就业率的统计,如果按照劳动经济学的计算惯例,就业率的计算不应该包括毕业后继续接受
教育、自主创业、出国留学人员等,
但是这种方法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计算存在一定的问题。本研究采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高校
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报告工作的通知〔2004年〕》
中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率、
待就业率的统计方法。统计数据显示,毕业生人数总计664人,其中
升学读研(含保送和考取)共75人,占比11.3%;
出国留学共30人,占比4.5%;当年实现即时就业共536人,占比80.7%;待就业(含选择性待业)共23人,占比3.5%。我们可以看出,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当年总体就业
情况良好;统计数据进一步显示(见下图所示),12
届毕业生的就业率都达到了90%以上,其中有四个年份的就业率达到了100%,相比而言就业率较高;这些数据一定程度上也说明南京林业大学国际经
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的毕业生,
得到了社会企事业单位以及国内外高校的认可。
在统计过程中笔者认为有个问题值得关注,就是选择性的待就业问题(具体数据见下图所示)。通过对
部分当年统计为“待就业”毕业生的追踪调查,
结果显示当年未及时就业的原因多为二战考研、二战考公务员、自主创业以及继续等待offer 等等,并且这些选择性未就业毕业生中的大部分最终也
“如愿以偿”,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毕业生在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提升就业质量方面的要求在进一步提高,同时也反映毕业生在毕业时面临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即时就业压力在减小。
数据来源:根据南京林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数据整理。
就业率及待就业占比条形
三、就业行业相关分析
通过对当年实现就业的536名毕业生就业信息的筛选,发现其中有62人工作单位信息缺失(单位已注销),有效数据为474人。其中考取国家公务员共计27人,进入事业单位共计8人,其余共计439人进入企业。根据2017年10月1日最新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将从事经济活动的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共分为20个行业,笔者进而对439名毕业生工作单位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其与专业所设的培养目标的相关性。
TRADE
各行业毕业生人数
数据来源:根据南京林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数据整理。
统计数据显示,毕业生就业行业去向类型多样化。其中就业行业占比大于3%的行业有:批发和零售业(26.6%),制造业(25.9%),金融业(16.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1.6%),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5.9%),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3.4%),共占就业毕业生人数的近90%;同时统计结果显示,20个行业中农、林、牧、渔业,采矿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和社会工作,国际组织的人数均为0,故在上图中没有显示,也表明林业院校国际经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跟农林没有任何相关性。
四、就业岗位相关分析
在南京林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原始数据基础上,笔者求助于历届国贸专业班主任,请他们通过Q
Q、、等方式进一步就历届毕业生的初次就业岗位进行追踪调研,结果粗略显示,毕业生初次就业绝大多数进入各行业中贸易类性质的企业,但就职岗位与国际贸易高度切合的仅占30%左右,其余就职于金融、财务、销售、物流以及管理等多元化岗位。这些信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国际经贸人才供求选择的现实情况:外贸企业对外贸人才的需求缺口很大,但外贸企业一线工作人员的薪资待遇等各方面福利并没有优势,外贸工作岗位的吸引力不足,这些势必影响毕业生的就业选择,综合素质及能力都较高的毕业生选择流向管理、金融及财务等在毕业生看来就业福利水平相对较高的岗位。
五、结论及建议
根据南京林业大学专业培养方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要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坚实经济贸易理论基础,通晓电子商务技术与方法,并具有较强外语交流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实用型、复合型经济贸易人才。本研究结果显示,毕业生的整体就业去向与学校专业培养计划之间拟合度较高,一定程度上也表明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
为进一步加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科建设,培养符合社会需求更具竞争力的高层次经贸人才,笔者认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作为一个实践性和理论性都很强、知识更新速度很快的专业,有必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出进一步调整。
首先,在专业的培养计划制定上必须结合企业和市场需求,以培养国际化的符合企业和时代要求的国际
化经贸人才为目标;在课程设置和授课体系上以生为本,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为核心,着重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应用训练;同时在教学改革方面注重实践环节培训的进一步加强,如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借助外贸实训软件等等,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其次,教师队伍要紧跟时代发展,顺应社会发展形势更新提升。目前各高校的一线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的教师,没有外贸行业的从业经验,学科的理论教学尚能应对,但在实践教学方面相对缺乏将知识储备进行优化应用的能力。建议教师队伍建设可以从企业或国内外其他高校引进兼职教师,为学科教学的多元化提供动力,鼓励教师出国进修,去外贸企业锻炼,组建跨专业或国界的“复合型”教学团队,同时教师队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对课程的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更新、调整,加入新兴内容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第三,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帮助就业大学生明确职业生涯发展的方向和总目标。比如南京林业大学虽然在大学一年级就开设有职业规划课程,但明显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学生自身重视不够,大学一年级又对职业生涯过于模糊,在后续的不断学习过程中又会发生变化,但学校对多变就业形势的后续跟进有所缺失,进入高年级的学生缺乏进一步的规划指导,缺乏对未来职业生涯的理性思考、系统规划和持续努力等等,建议各高校在职业规划教育课程的设置上注意持续性和系统性,以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第四,进一步加强校企联动。建议建立、健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习制度,增加实习的学分和时间,通过实习提高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针对学生在与人沟通、团队合作和自我学习方面进行拓展学习,帮助学生自信地走向工作岗位。同时也建议邀请外贸企业专家进校园,与大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联通学校和企业,带来最新的招聘要求和行业规范。邀请往届毕业生到校和在校生分享工作经验,分享工作中应当掌握的技能。
第五,结合新形势明确新的引导方向,如注重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在新的发展形势和国家政策推动下,大量的跨境电商纷纷发展起来,很多传统的外贸企业也陆续转型发展跨境电商业务。跨境电商属交叉性学科,是国际贸易与电子商务的有机结合,光靠单一的专业教育可能无法满足岗位就业要求。建议在国际经贸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可以适当引导研修二学历等等,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及迎合新形势下人才市场需求的能力。
在我国对外贸易事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培养“适销对路”的高素质、高层次国际经贸人才,为经济发展输送大批量的“新鲜血液”已成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和使命。同时也只有不断充实国际化的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式方法,加强实践训练,提升师资水平,培养学生参与国际交往、国际竞争的能力,才能为培养出大批高端高级经贸人才打下坚实基础,为外经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持续的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朱宇,丁连涛,罗春阳.新常态下大学毕业生就业质
量统计分析及实现高质量就业路径研究—以吉林大学
2015届本科毕业生为数据样本[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6
(6):57-63.
[2]吴敏,张会萍.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以宁夏大学经
济管理学院为例[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5(6):
109-114.
[3]陈俊艺.关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就业形势的探
讨[J].科技经济市场,2016(7):182-183.
[责任编辑:马欣]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方向前景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