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洛维夫人简单书评
尤为独特的一天,亦或是普通的不能更普通的一天
——读《达洛维夫人》
这本书描写了一位贵妇人一天的日常生活,达洛维夫人在某一天准备了聚会招待朋友,于是形形准备赴宴的身影便开始行动起来了,通过一个个的客来客往,作者把贵妇人的家庭以及与她有交集的点点滴滴,形形的人透过她的视角展示出来,于是乎各个阶级的人物形象乃至他们背后代表的阶级观念、意识形态和社会的文化教育等等都逐步显露了出来。非常喜欢这种只关注一天的写作方法,用一天来穷尽一生,更有一种当下便是永恒的感觉。
    另一个比较喜欢的地方是作者对于人物性格的刻画,这个不用多说,伍尔芙作为一个意识流作家非常擅长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并且也知道如何利用这种活动来间接反应这个人物的性格以及代表的阶级的意识形态。
达洛维夫人是一位本性善良的富家女,顺应当时上流社会对妇女的价值观念,没有具备太多的学识,是一位等着嫁做人妇的姑娘,年轻的时候也曾喜欢上了一位富有冒险精神的青年人,但最终还是选择回归安排好的、更加符合家族利益的另一位有钱男人,婚后也是和社会风气一样,
没有太多的爱情激情,却也安稳度日,好在丈夫还算体贴,虽然不太懂得爱情,也会时时想到讨她的喜欢,并且满足她的日常用度。达洛维夫人因为年少时那次恋爱经验,对于年轻人的世界倒也足够包容,对于女儿伊丽莎白爱意充足而管束不多,基本上也算是理想的母亲了,这个人物作者对于她还是深情而宽容的,对于她的批判性并不多,基本还是基于一个对于那个时代女性无法自主择偶、不得不依附丈夫的同情。
书里的几个配角尤为成功,作者用笔勾勒出了一个个极其生动的形象。比如陪伴伊丽莎白小的家庭女教师,就极其形象生动,她是一个德国人,因为二战中不肯说德国的坏话而受人敌视,逐渐演变成排挤和驱逐,无处安身失去了一切,在寻了所有的出路无门后,不得不一边在达洛维夫人家里蜗居下来,一边把所有的精神寄托转向了上帝的身上,但其实她又何曾真的信仰,太多是因为对社会不公的怨怼以及无处宣泄后的下策罢了,加上本身长得并不美,更加郁郁寡欢受尽人情冷暖,她所能做的事情很遗憾几乎没有,所以她才宛如偏执一般的想要给伊丽莎白灌输一种摆脱目前富贵但没意义的生活转而信仰上帝关心人间疾苦的价值观念,然后讽刺的是,连她自己都不能相信这一切,她一边在内心里极力贬低达洛维夫人,认为她是庸俗而伪善的,即便她曾好心的收留了她给了她一份职业,自我安慰式告诉自己不屑于过这种表面浮华但却一片空白的生活,但事实上却也充满了羡慕之情,小到穿的高级衣
服和精美糕点,大到特权,比如受神父的待见等等,现实处处都似乎与她过不去,于是乎她也发出了感慨,为什么同样在上帝的面前,穷人还是会如此的痛苦呢,其实她心里知道,在现世所设的上帝招待所里,照样是有钱人的天下。她对伊丽莎白的感情也非常的矛盾,一方面因为年龄相仿和伊丽莎白柔和的性格,她们其实是谈得来的好朋友,一方面社会阶段的巨大差异又横亘在面前让她们无法更为接近,伊丽莎白其实也喜欢这个女教师的,只是在女教师一旦化身成喋喋不休的教化员时才会反感,总的来说,这个女教师的不幸在现当代大部分郁郁不得志的人身上都有鲜活的影子,我们何尝不是在现实的沟壑中强迫自己仰望那一方遥远的星空呢,有些人会一样囿于这种矛盾,而有些人或许和她一样,终其一生都不能摆脱身上曾经的烙印。另一条主线里的男青年基本就像是社会上梦想无处实现的痛苦者代表,参加了战争看着同伴死去,按照历来的规律,一般经历过生死的人不会再着眼于身边细小的物质条件,会更加看重一些精神层面的东西,他们更关心人类另一个层面的活动,而这一层面在那个时代是无处容身的,没有可以让它介入的阶层,于是青年一边困于战争的创伤后遗症未愈,一边又受到了理想与现实无法相融的窘境,一天天的精神情况变得尤为糟糕,几次想到死亡,就像是患上了抑郁症的表现一样,痛苦只有他自己知道,妻子不知道,外人也不知道,他们都无法理解一个有了家室的青年为什么会想到,他们只是简单的认为他生病了,多功能老婆评价
但其实他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关怀和内心的共鸣,可惜的是谁都无法给他,即便站在现在的社会,关于这种疾病的误解依然比比皆是,就更别提医疗条件极其匮乏且意识不科学的年代了,他的悲剧是注定的,但我之前没想到作者用了这样的一种方式来渲染他的死亡,作者并没有让他如一般的作品一般,突然失心疯的溺死或被车撞死,或者去引发什么血案,而是通过他的医生看似无心实则必然的方式将他逼入绝境,这位医生也是作者笔下成功的人物之一,虽然通篇来看,对他的描述只有寥寥几段。医生是一个沽名钓誉之辈,不过确确实实积累了财富,对他来说,病人的死活并不重要,他的医学理念的灌输和传播才是重要的,他的聪明之处在于,他给自己设置好要奉献一生的理念“正统”的近乎完美,的根本就在于维护家庭安稳,让人安于自己所处的阶级,少思考那些让人苦恼的问题,这一点深受统治阶级的喜欢,所以名声也是水涨船高,针对那位战争回国的青年,方式可谓简单粗暴,让妻子给他协调饮食的同时,让他多睡觉,没有时间去想东想西,在青年多次粗暴的抗拒他的医治后,不知道是否担心自己的声誉受损,不依不饶的登门拜访,名曰关心自己的病人,最终青年正好抑郁发作神志不清,把他当成了那些催逼着他让他苦恼的恐惧根源,慌不择路之下,青年跳楼而死,而医生也只是非常淡定的一面表达惋惜一面简单的叫人来安排后事,并且晚上依然按时赴约,在达洛维夫人的宴会上当成博人眼球的新闻来说。作者对这类人的厌
恶之情通过达洛维夫人表现出来,夫人在听到医生夫妇在大说特说这件事之时,厌恶的走开了,表达了对青年的同情,觉得他一定是苦闷的无人倾诉才会这样,也在想要是普通的人甚至是自己遭遇到了不幸应该怎么办,但显然问题超出了达洛维夫人这个阶级所需要考虑的范畴,她无法得出结论,也势必没有结论,她最后所能担心的,或许也只是一天的宴会是否举办成功了,她在妇女之间有没有鹤立鸡罢了,于是夜幕深重,达洛维夫人的一天又这样过去了,而对于某些人来说,他的一生也就是这样过去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