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尔雅《古典诗词导读》测试198题(含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齐言的七言古诗流行于中国的 (B )时期。
A、陈
B、齐梁
C、唐
D、宋
2.晏几道的词作重点是 (B )。
A、描绘女子的柔媚
B、借词表现自己的放荡高傲
C、借词表现家道中落的无奈
D、借词再现当时的奢靡生活
3.“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是引用 (C )的写作手法。
A、联想
B、借代
C、典故
D、象征
4.《登高》一诗的结尾体现出了 (B )的感受。
A、发泄
B、气竭
C、无限
D、幻想
5.《过故人庄》一诗将 (A )三者很好地融合起来。
A、景、情、理
B、情、景、物
C、景、事、情
D、人、景、事
6.从五律的结构上来说 ,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属于事件的 (D )。
A、结果
B、高潮
C、延伸
D、经过
7.《寻隐者不遇》是唐代 (D)贾岛的作品。
A、诗仙
B、诗圣
C、诗鬼
D、诗僧
8.《客中行》创作于 (C)时期。
A、初唐
B、中唐
C、盛唐
D、晚唐
9.“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在整首诗中主要是 (B)。
A、推动情绪
B、渲染气氛
C、交代人物、时间
D、写景
10.曲牌是传统填词制谱用的曲调调名的统称 ,俗称(B)。
A、曲子
B、牌子
C、调子
D、谱子
11.“为我吹行云使西来”中的“行云”是指(B )。
A、思妇
B、游子
C、白云
D、无实意
12.关于诗与词的区别 ,说法有误的是 (D )。孤篇压倒全唐的作品是
A、词比诗关注的更日常
B、词的语言更华美
C、词的情感层次更多通过细节来表现
D、词在取名定题目时更灵活自由
13.《春江花月夜》中 (D)是由抽象的哲理转向人的具体生活环境的过渡句。
A、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
B、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C、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D、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14.诗体分化的根本原因是 (A)。
A、为了表达不同的情感
B、为了丰富史诗
C、地域的局限性
D、统治阶级的倡导
15.近体诗歌中标准的律诗应该是有 (C)诗。
A、四句
B、六句
C、八句
D、十句
16.“一同心赏夕,暂解去乡忧。”该句诗运用了 (B )的对仗手法。
A、邻对
B、流水对
C、借对
D、工对
1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声律变化是 (D)。
A、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B、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C、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D、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18.中国散文文体在古文运动之后的变化是 (C)。
A、以散体为主
B、以骈偶句为主
C、骈散交织
D、脱离骈、散的自由写作方式
19.(B )是中国古典诗歌声律化的转折时期。
A、陆机
B、永明体
C、声谱
20.相较于魏晋时代 ,唐代的诗歌作品更注重 (C )。
A、韵律美
B、简洁性
C、结构美
D、华丽性
21.“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中“景”的意思是( B)。
A、景
B、时间
C、太阳
D、景象
22.王翰的《凉州词》是一首典型的 (C)诗。
A、思乡
B、送别
C、边塞
D、哲理
23.下列文人中 ,多创作市井词作的的是 (C)。
A、冯延巳
B、欧阳修
C、柳永
D、晏殊
24.“见羞容敛翠”中的“翠”意思(是C)。
A、绿裳
B、青玉
C、眉毛
D、纤手
25.“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采用的是 (C)的修辞手法。
A、比喻
B、借代
C、拟人
D、夸张
26.“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中“侵”意思是(B)。
B、渐近
C、止息
D、进入
27.《暗香》是一首 (B)词。
A、咏柳
B、咏梅
C、咏菊
D、咏湖
28.《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作者身处今天的 (C)所作。
A、洛阳
B、西安
C、南京
D、开封
29.“求田问舍,怕应羞见 ,刘郎才气。”中的刘郎是指 (B)。
A、刘邦
B、刘备
C、刘向
D、刘秀
30.《念奴娇·赤壁怀古》是结合 (C)来抒情。
A、虚景、实景
B、写景、咏物
C、写景、怀古
D、咏物、怀古
31.下列关于苏轼的注解 ,不正确的是 (B )。
A、号东坡居士
B、字永叔
C、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D、豪放词派代表
32.李商隐的文学创作追求的是一种 (B )的艺术效果。
A、禅宗
B、隐晦
C、缥缈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