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课 题:
内 容
春江花月夜
备 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学习,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及意义。
②学会分析诗歌意象,把握诗歌意境,体味诗歌情感。
③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朗读借助联想与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与主旨。
②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赏析本诗景物、哲理与情感浑然天成之美。
③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品味诗歌语言,发挥想象,感受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学习诗歌,增强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②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树立远大的生活理想。 教学重点、难点:
①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
②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 教学方法
1、问题探索法。根据本课学习的目标与重点,教师用提问法,引导学生自己去 探寻问题答案,教师适时点拨,总结归纳。
2、品读鉴赏法。采用录音范读、个人自读、全班齐读等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把 握诗歌意境,体味诗歌情感。
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思路:课前预习——课时研讨——课后拓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什么叫“置身诗境”呢?
置身诗境,就是读者借助联想和想象,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把 自己投入到诗歌所描绘的境界中,得到审美享受。
二、什么叫“缘景明情”呢?
在具体阅读某一篇作品时,反复诵读,品味作品中描绘的景或者物或者人,也 就是抓住表现作者感情的关键词句反复品味,体味独特的意境,领悟作者的感
情孤篇压倒全唐的作品是。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三、意象: “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 “象”就是物象、形象。
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 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四、诗歌的意象:有单一的比喻性意象,烘托性意象,象征性意象等。 意象之情感:杨柳—惜别 圆月—思念 落叶—失意 春风—得意 大海—开阔 流水—叹惜 古迹—怀旧
审美的习惯: “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 雨则凄楚悲凉”等等。
1 、比喻性意象:
读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问:这首诗用豆萁、豆子分别比喻什么?
用豆萁比喻曹丕,用豆子比喻曹植,涵蓄地指出了曹丕对同胞兄弟的迫害。 2、烘托性意象:
读王翰的 《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即将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问:精美的酒杯和美酒衬托什么?
将士将畅饮时,战事告急。用夸姣的事物衬托战事的悲壮。
3 、象征性意象:
读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新。劝君更进 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问: “朝雨”“柳”除了写春外,还表达了哪些言外之意?
“朝雨”还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伤之情; “杨柳”象征离别,折柳相 赠表示留恋之情,增加了浓厚的离别情意。
一些常见意象比较固定的文化内涵:
杨柳 长亭 孤帆 驿路 浮云 (离别 游子)
大风 长云 寒霜 飞雪 苦雨 (凄凉 悲愁)
梅花 翠竹 松柏 幽兰 菊花 (高洁 隐逸)
美人 神女 灵修 (国君)
羌笛 竹笛 羌管 蟋蟀 (思乡)
青鸟 鸿雁 雁足 尺素 (音信、书信)
白雪 玉壶 冰心 (高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