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日女性青年婚姻观的对比
随着社会的变迁与发展,中国和日本的女性在家庭中的经济地位不断提高,思想意识和观念都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女性的婚姻观更为突出。女性婚姻观的变化,引起了相关的人口结构问题、少子化老龄化现象等社会问题的加剧。
标签:中日;女性;青年;婚姻观
中日女性青年的婚姻观改变都是在社会发生巨大转型的时候,社会发展进程对于女性婚姻观的影响较为明显,比如,在日本泡沫经济的巅峰时期,女性择偶趋于功利性;之后,日本经济逐渐恢复,女性择偶自由、不受束缚,婚龄也逐渐推迟。另一方面,在中国,改革开放后,女性择偶也是同样具有功利性,90年代后期至今,婚姻观呈现多元性。
一、日本:从“三高”到“三低”
传统日本妇女的形象都是毕恭毕敬的贤妻良母,“相夫教子”被认为是日本女性毕生的追求,对于她们而言,理想的结婚对象是“高学历、高收入、高身材”。女性要为了成全家庭放弃一些原来的生活,忍辱负重,甚至部分女性要忍受婆婆的挑唆,不知体贴还爱抱怨的丈夫。
随着社会发展,日本女性的视野与观念悄然发生变化,不断寻自我意识,慢慢对原来的婚姻情况作出反抗,逐渐有了另外一套标准,“低姿势、低风险、低依存”,也就是第一,要求男性要对女性尊重,第二,男性要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第三婚后不对女性有过多的要求,要有个人空间。从这三个要求能看出日本女性开始以自己为主体考虑婚姻,日本女性在经济地位提高的前提下,开始独立自主,不再光依赖男性,也不愿为婚姻家庭让步。
另外还有“丁克一族”,即不结婚一族。
二、中国: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自主结婚
旧社会的中国,在封建社会的荼毒下,妇女大多愚昧、软弱、无知、任人摆布,所以婚姻大事大多是在无视女方意愿的情况下决定的。虽然在后期,近代史上,有西方先进思想的传播与影响,但女性自身的觉醒仍走了一段长路。
经历了太平天国、维新派、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系列思想启蒙运动后,新思想的传入与发展使得女性的观念发生变化,近现代中国女性婚姻观开始从“门当户对”到婚姻自由。女性有机会走出家门接受教育,她们渴望摆脱传统婚姻,追求自由平等,择偶要求也开始多元化,从要求有车有房开始往内涵、思想等情感方面发展。
另外,在中国也有类似的“单身贵族”“剩女”的概念。总的来说,中日两国都有大龄不婚的女性,她们大多都受过良好的教育,经济稳定独立。
三、中日女性婚姻观产生变化的原因
受教育水平高。一方面女性得益于教育平等,能够追求更高的学历,另一方面,这也给男性压力,使得他们望而却步。
择偶标准变化,符合标准的对象越来越少。现代女性择偶标准从原来的物质层面向精神层面发展,条件变得更加个性,不易概括。
社会发展,带来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导致男性劳动力不足,导致传统家庭模式瓦解,女性与男性一样可以上班工作,
经济上的相对独立。在中国旧社会,女性从事社会生产活动,当时流行男耕女织。慢慢地女性脱离原有生产方式,转向城市大生产,女性成为雇佣工人,渐渐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经济上不再依赖男性养家糊口。在日本,随着日本女性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越多越多的女性进入职场,得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所以大多女性并不想因为结婚而放弃工作。
日本女人和中国女人有何差异思想独立。随着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女性对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认知也发生改变,男女平等是最基础的准则,接着是个人自由,在注重爱情的同时,也注重自身的发展,而结婚像是束缚,是限制,所以部分女性才会选择不婚。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社会大环境的产物,当代中日女性青年婚姻观的变化,与社会息息相关,当然也离不开各个家庭环境的作用。另外,女性婚姻观的改变导致女性晚婚化、不婚化,这使得少子化、老龄化的问题加剧,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这种现象在日本较为明显,我国也有此类倾向,可以借鉴日本,避免问题更甚,我国政府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应对。
参考文献:
[1]王晓丹. 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与女性婚恋观的变迁[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7(2):33-35.
[2]王晓冬. 战后日本女性婚姻观的变化[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0, 29(9):30-33.
[3]袁芳. 新经济视点下中日都市女性婚恋观研究[J]. 对外经贸, 2013(4):155-157.
[4]刘晓丹. 从女性角度出发对比中日现代婚恋观[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3):123-124.
[5]王妍花, 陳彩虹.从日剧“昼颜”看日本女性婚姻观的变化[A]. 农业经济与科技 ,2016(10):187-188.
[6]王节节, 华姗姗, 夏晶晶. 从日剧分析战后日本女性婚姻观变化的原因及影响[J]. 现代交际, 2014(8):80-81.
[7]柯力. 近代中国女性婚姻家庭地位的变化及原因分析[J].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10(4):126-130.
[8]张静. 近代中国女性在婚姻生活中的变化及原因[J]. 邢台学院学报, 2018(1):127-129.
[9]张海钟, 刘慧珍. 女性择偶标准的历史性变迁及当代走向[J]. 邯郸学院学报, 2010, 20(4):90-95.
[10]佚名. 当代晚婚不婚女性婚姻观研究[J]. 新疆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8, 216(5):154-160.
陈清莹(1997--),女,汉,浙江台州人,本科,学生,单位:嘉兴学院南湖学院;研究方向:日语。
余贤锋,第二作者,指导老师,嘉兴学院南湖学院,讲师。
甘赛楠(1998-),女,汉,浙江杭州人,本科,学生,单位:嘉兴学院南湖学院研究方向:日语。
嘉兴学院南湖学院SRT项目(编号:NH85178625)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