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慰安妇”历史观之比较
作者:***
来源:《档案与建设》2020年第06期
摘要:“慰安妇”制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主导的一项侵犯女性权益的制度,有组织的国家犯罪行为。中国和朝鲜半岛的女性是其主要受害者,受害人数多、时间长。中国和韩国在“慰安妇”历史观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本文对中韩“慰安妇”历史观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讨论“慰安妇”问题和国家形象的关系。
关键词:中国;韩国;“慰安妇”;历史观;国家形象
1991年,韩国的金学顺老人主动站出来,第一个公开承认自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日军强征的一名“慰安妇”。同年12月,金学顺等“慰安妇”幸存者代表正式起诉日本政府,要求日本政府对“慰安妇”问题负责,正式道歉赔偿。韩国、朝鲜、中国大陆、、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荷兰等国家和地区,纷纷有“慰安妇”幸存者站出来,诉说自己当年被日军蹂躏的不幸遭遇。“慰安妇”问题专家和社会活动家以此为契机,形成全球串联,于2000年12月在日本东京组织“审判日军役女性国际战犯法庭”,[1]第一次对日本“慰安妇”制度进行“审判”。
中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即有民间志愿者关注并着手调查“慰安妇”问题,到90年代中后期基本上已经掌握了大量受害者的资料。中国“慰安妇”幸存者于1995年第一次赴日起诉日本政府,前后共进行了5次起诉。虽然全部败诉,但使日本社会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日本战时实施的“慰安妇”制度在中国所造成的伤害。与此同时,中国社会逐渐从避而不谈转为关注“慰安妇”问题。虽然与韩国的“慰安妇”问题相关社会运动此起彼伏相比,中国显得平静一些,但中国社会对此问题并非漠不关心。中韩关于“慰安妇”问题在很多方面具有一致性。
(一)中国“慰安妇”问题
中国的“慰安妇”问题在国内一直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20世纪90年代之前几乎避而不
谈。“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也大都不愿意诉说那段惨痛的经历。绝大多数人将“慰安妇”制度的受害者与普通性暴力的受害者混为一谈。因此,在受害者的内心深处和周围人世俗的眼中,谈论这些“不干净的女人”的经历是一件可耻的事情,大家都不愿意去触碰这个话题。
1982年10月,时任山西盂县高庄村学校教师的张双兵遇到了侯冬娥这位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张双兵经过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弄清楚侯冬娥的受害经历,开始揭开日军“慰安妇”制度在山西实施的一层层面纱。此后30多年,张双兵克服各种困难,坚持调查走访山西境内的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据统计,经他调查确认的山西“慰安妇”制度受害者多达127位。截至2018年底,这些确认受害的老人只剩下两位。从1995年开始,张双兵与其他人士一起组织山西的“慰安妇”幸存者赴日起诉日本政府,要求日本政府承认在山西实施“慰安妇”制度的事实,并对“慰安妇”幸存者进行道歉、赔偿。山西“慰安妇”幸存者诉讼案前后进行了三次,历时十年。日本法院虽然承认加害的事实,但拒不道歉赔偿。诉讼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经过这几次诉讼,中国的“慰安妇”问题在中国和日本乃至世界上都引起了较大的影响。中国社会从对“慰安妇”问题避而不谈到逐渐公开讨论,从不理解到逐渐支持这些受害者走上法庭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
1999年,上海师范大学成立了“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以苏智良教授为代表的一批学者从学术研究的专业角度将中国“慰安妇”问题的关注推向一个新的高潮,一批相关的学术著作相继问世,如苏智良的《慰安妇研究》,陈丽菲的《日军“慰安妇”制度批判》等。一些外国学者的“慰安妇”问题著作也被翻译成中文,如韩国挺身队问题对策协议会、韩国挺身队研究会编的《被掠往侵略战场的慰安妇》,日本学者矢野玲子的《慰安妇研究》等等。这些著作的出版使得“慰安妇”问题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深入探讨,“慰安妇”制度的真相也越来越清晰,人们对此问题的态度也逐渐改变。
除了学术研究,近几年来有关“慰安妇”题材的艺术创作也逐渐进入普通大众的视线。2014年11月“慰安妇”题材记录短片《三十二》公映,获得广泛的关注。2017年8月14日,“慰安妇”题材纪录电影《二十二》在中国国内影院上线,创造了纪录电影的票房神话。
日本女人和中国女人有何差异 2010年9月,云南龙陵董家沟日军“慰安妇”制度罪行展览馆开馆,成为中国国内首个“慰安妇”主题的纪念馆。2015年12月,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建成开放,成为国内首个经在世“慰安妇”幸存者指认的遗址型纪念馆。2016年10月,中国“慰安妇”历史博物馆在上海师范大学开幕,世界首个中韩“慰安妇”少女像同时揭幕。这些“慰安妇”主题的纪念馆(博物館)
的建成开放,进一步宣传了“慰安妇”的相关史实,为“慰安妇”历史的普及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二)韩国“慰安妇”问题
韩国“慰安妇”幸存者金学顺是世界上第一个主动公开自己“慰安妇”经历的受害者。她于1991年首次发声,详细讲述了自己如何被日军骗往慰安所,在慰安所内如何受到日军残酷对待的经历。此后,韩国开始大规模登记“慰安妇”幸存者,一大批曾经的“慰安妇”公开身份,控诉日军当年的罪行。据统计,韩国政府管理的“慰安妇”受害者有246名左右,正式在政府登记并且接受援助的有239名。[2]截至2018年底,尚健在的韩国“慰安妇”幸存者不足30人。
1992年1月8日星期三,为了抗议日本政府在“慰安妇”问题上的否认态度,韩国市民组织在日本驻韩国大使馆前举行抗议示威活动,要求日本政府正视“慰安妇”问题,承认所犯下的罪行,并进行道歉和赔偿。此后,该活动成为一种常态,每逢周三都会在日本驻韩国大使馆前举行抗议活动,韩国民众包括“慰安妇”幸存者积极参与,风雨无阻,被称为“周三集会”。2011年,周三集会第1000次时,一尊“慰安妇”少女像被竖立在日本驻韩国大使馆对面的人行道上。日本政府多次要求韩方拆除大使馆门前的“慰安妇”少女像,均遭到拒绝。在韩国人看
来,“慰安妇”少女像象征着朝鲜民族女性中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被强征的“慰安妇”,她们是在花季般的年岁遭到日本方面的野蛮蹂躏。如今,日本方面仍不愿正视这段历史,这使得韩国民众非常愤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底,全球范围内共有80座“慰安妇”少女像,这些少女像虽不是完全一样,但都象征着“慰安妇”的悲惨经历。这在韩国人看来是铭记历史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因此韩国方面极力推崇在世界各地建立“慰安妇”少女像。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