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棉花产业现状及机械化发展对策
专题论述现代农村科技2019年第8期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现阶段棉花生产机械化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总结了加快研究选育更多的适合机采棉新品种、研究建立适宜机械化的农艺管理技术,加强采棉机及相关装备的研发等解决措施。
关键词:棉花;产业现状;机械化;对策
中国是种棉产棉大国,无论是种植面积还是产量都位于世界前列。但是与先进植棉大国相比,我们的棉花生产方式落后、经营规模小、劳动生产率低、生产成本比较高,降低了国内棉花的竞争力,又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机械化落后已经成为制约棉花机械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瓶颈问题。
1我国棉花产业现状
棉花种植在我国已经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重要经济作物之一。我国棉花生产面积基本稳定,主要集中在新疆、黄河及长江流域三个主要产棉区。由于许多发展制约因素,我国棉花机械化水平很低,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黄河和长江流域的许多棉花种植还处于全人工阶段,机播、机收等机械化水平很低,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新疆是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种植面积、单产、总产、调出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攀升,作为主要产棉区的新疆,正在逐步扩大机采棉规模。新疆机采棉主要分布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兵团的农场化种植模式及管理更有利于机采棉的推广。2018年,全兵团实现
棉花全程机械化采摘已达90%以上,但新疆的机采棉仍处于起步阶段,部分技术还不成熟,其机采棉的质量与美国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棉花质量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我国棉花种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管理环节多、收获期长、用工量大、劳动条件差、投入成本高导致棉花生产效率低、规模效益差。在农业现代化加速推进的环境下,改变棉花生产机械化落后、效益低的现状已迫在眉睫。
2我国棉花生产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2.1农艺与农机不配套。我国三大棉区中,黄河、长江流域棉花生产机械化水平较低,存在农艺与农机、种植制度与农机、种植模式与农机不配套等问题。长江、黄河流域棉区种植制度和种植方式复杂多样,以间作套种、多熟种植为主体的种植制度和种植方式,以及与之配套的精耕细作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不适合机械化管理及采收。2.2缺乏规模化作业的基础。我国黄河、长江流域棉区棉田比较分散,从播种、田间管理、采收等各个环节都在限制棉花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只有实现土地连片的规模化经营,才能实现棉花机械化生产的高效率、低成本和高效益。
新疆棉花怎么回事2.3缺乏机采棉品种和籽棉清理加工能力。目前我国缺少适合机械化采收的棉花品种,机械化生产对棉花品种的要求较高,要求纤维品质好、紧凑,抗倒伏,开花吐絮快而集中,第一果枝节位较高(20cm以上),含絮力适中、不夹壳,对脱叶剂敏感等要求。另外,机械收获往往有大量碎叶、枝秆混入,要求轧
花厂必需有相配套的清除能力,由于我国机采棉技术发展较晚,目前机采棉的配套清理加工和运输改造技术还不够成熟,这些都一定程度影响了机采棉的产量与品质。
3我国棉花生产机械化发展对策
3.1加快研究选育更多的适合机采的棉花新品种。棉花收获机械在作业过程中会对吐絮棉株产生挤压、缠绕、抽拉、碰撞等作用,对棉花品种的要求较高。一是农艺性状要求棉花含絮力适中,含絮力过大则摘锭采收不充分,采净率降低。含絮力过小则吐絮棉易撞落,造成挂枝棉和落地棉增加。二是棉铃在棉株的空间分布要均匀,最低结铃部位离地高度不低于20cm,株高大于70cm,棉叶背毛短,以免脱叶后挂在吐絮棉上造成籽棉含杂量增高。三是提高品质,因机采棉含有相当的杂质需要清除,清除杂质工艺通常对纤维长度、强度和整齐度等造成损害,与手采棉品种相比,机采棉品种的绒长需延长1~2mm,强度需提高1~2cN/tex,纤维的整齐度要高。
3.2研究建立适宜机械化的农艺管理技术。现有采棉机主导机型为水平摘锭式,采棉机采收行局限性要求相配套的农艺管理技术,以利于农机产品的定型、成熟和批量生产,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使用成本,提高机械化作业的效益。同时,要研究探索与机械收获相配套的栽培技术,实现农艺与农机的整合。
3.3加强采棉机及相关装备的研发。从美国引进的采棉机自动化程度和作业效率高,整机配置电子监控系统,可靠性提高,但价格昂贵。我国采棉机及机采籽棉清理加工设备已初步实现了国产化,但整体技术
水平与国外差距较大,还应加强国产采棉机及相关配套装备的研究。
我国棉花产业现状及机械化发展对策
赵媛
(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河北石家庄050061)
5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