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棉花全产业链国际合作的路径思考
作者:王乾润 布娲鹣·阿布拉
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20年第02期
作者:王乾润 布娲鹣·阿布拉
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20年第02期
摘要:目前,“一带一路”深耕细作,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稳步推进。围绕棉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全产业链“提质增效”,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断提升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的利用能力,对内加强新疆优质棉生产基地建设,健全国内棉花全产业链;对外采取有效合作路径深化中国新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棉花全产业链合作,全产业链开发农业合作示范区和棉纺织产业园,提升棉业全产业链国际竞争力,实现全产业链增值,从而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农业“走出去”。
关键词:“一带一路” 新疆棉花 全产业链 国际合作路径
棉花是世界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纺织工业主要原料,从种植、加工、流通、消费整条产业链上系着上亿农民、千万产业工人和大量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是关系国民经济的重要战略物资,受国家政策和国际市场影响大。2018年我国棉花播种面积为3352.3千公顷,棉花产量609.6万吨,占到全球产量五分之一;纱产量2976万吨,占全球的三分之二;纺织品服装出口额2
767.3亿美元,在全球纺织业中连续20年保持第一大纺织服装生产和贸易大国地位。
由于当前我国棉花播种面积增长有限,纺织业需求呈刚性上升,棉花产需缺口持续存在,我国也是棉花进口大国,面临高质量棉花供不足需,进口集中度高,进口来源单一问题。截至2018年9月30日,国储棉库存剩余数量,已处于安全线附近,不足以支撑2019年的出库拍卖。2016、2017、2018年度我国棉花产需缺口为250.3万吨、261.3万吨、293.9万吨。美挑起贸易战频繁骚动国际棉花市场,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壁垒高筑,交易风险增大,世界棉花产销形势偏紧。2018年我国累计进口棉花157.27万吨,较上年增长26.6%。其中,进口棉花37%依靠美棉,澳大利亚、印度、巴西、乌兹别克斯坦棉花分别占我国棉花进口总量的27.5%、11.6%、7.2%、4%,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规模较小。而2019年2月乌兹别克斯坦公布《2019—2021年乌兹别克斯坦纺织业发展战略》,将停止棉花出口,寻求向纺织强国转型。我国棉花进口渠道将进一步收窄,迫切需要拓宽棉花产业国际合作以满足国内需求。另外,受植棉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及人民币汇率升值影响,山东、江苏、河南、湖北、浙江等地的纺纱厂规模逐渐缩小,为降低成本和转型升级积极布局全产业链,部分中低端纺织产能逐步转移到我国新疆、东南亚或南亚地区,这些地区土地、劳动力成本更低,拥有更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也急需资金、技术和人才等高端要素,迫切需要参与全产业
链合作来实现自身产业成长。在“一带一路”深入推进和农业“走出去”政策引导下,我国正在加强与沿线国家棉花全产业链合作,优化配置资源要素,逐步实现全产业链增值,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凸显。
《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农业合作的愿景与行动》、十九大报告、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提出发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农产品贸易关系,农业“走出去”,通过国际农产品市场调剂国内余缺,有利于提高我国全球农业产业链的完整性和衔接性,实现产业素质、发展质量和经营效益的共同提高,实现与国内农业现代化建设“转方式、调结构”的配合,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赢得空间和时间。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新疆棉花全产业链国际合作重要性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立足国内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统筹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科学确定国内重要农产品保障水平,健全保障体系,提高国内安全保障能力。在提质增效基础上,巩固国内棉花生产能力。加快推进并支持农业“走出去”,加强“一带一路”农业国际合作,主动扩大国内紧缺农产品进口,拓展多元化进口渠道,培育一批跨国农业企业集团,提高农业对外合作水
平。从国家级战略上保障“一带一路”棉花全产业链合作。恢复启动新疆优质棉生产基地建设,是提高重要农产品国内供给保障水平的现实需要,也是我国棉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纺织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与此同时,新疆棉花全产业链竞争力提升才能更好支撑“一带一路”棉花产业合作,为“走出去”进行全产业链布局奠定基础。
(一)拓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棉花产业合作,进口渠道多元化保障我国棉花供给安全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具有丰富的棉花资源,是世界主要的产棉区,沿线国家棉花收获面积占全球的68.7%,产量占全球的69.4%,是世界上重要的棉花出口地区,出口量占全球的37.6%,也是我国棉花进口来源地。建设新疆棉花优质棉生产基地,健全国内棉花供给体系,提高国内棉花的质量和保障程度,同时也需要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以减少对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依赖。
(二)积极引导企业“走出去”发挥棉花全产业链竞争优势,提高农业对外开放水平
我国服装消费升级和棉纺织工业发展迫切需要实现棉花全产业链国际合作,与沿线国家
一起开拓国内外市场,有利于我国降低棉花采购成本和纺织业转移过剩产能,破解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瓶颈,也能满足沿线国家诉求,带动双边棉花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通过优势互补的全产业链合作以实现均衡发展和合作共赢。
新疆棉花怎么回事 农业对外开放关乎改革开放大局。中央一号文件、十九大多次提出加强“一带一路”农业合作和支持企业“走出去”。《国家鄉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提出要积极支持农业“走出去”,不断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农产品贸易关系,国家关于农业对外合作的一系列利好政策叠加,为与沿线国家开展农业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和保障,促进农业生产要素的有序流动和资源有效配置、实现优势互补和共赢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与条件。当前,围绕供给侧改革和棉花全产业链“提质增效”,在夯实“一带一路”棉花产业合作基础上,引导企业“走出去”,实施有效合作路径深化棉花全产业链合作有利于实现全产业链效益提升,提升农业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指导我国棉花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提升我国话语权和定价权。
(三)建设新疆成为棉花全产业链中心,推进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维护边疆和谐稳定发展
建设新疆成为“一带一路”上的棉花产业集聚地和支撑区,乃至棉花全产业链中心,对于国内棉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纺织业转型升级,吸纳农村劳动力,促进农村就业和农民增收,特别是推进地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维护边疆地区稳定和区域经济和谐发展意义重大。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新疆棉花全产业链国际合作的现状
(一)逐步健全国内棉花全产业链并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
目前,新疆已基本具备较完整的棉花全产业链体系。从产业链上游生产环节看,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基地,2018年新疆棉花生产规模占全国比重的83.3%,占全球比例19.8%。单产居世界第一。从产业链中游加工流通环节看,新疆的棉花加工企业达860余家,棉纺规模已超过1000万锭,互联网+棉花产业迅速发展,棉花交易现货和期货交易相互结合,线上线下互动成为新的趋势。从产业链下游看,纺织服装生产及贸易企业超过2500家,拥有锦牌银力、天彩彩棉等我国驰名商标。根据《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3年)》,到2023年,新疆棉纺产能达2000万锭规模,织机超过5万台,针织面料25万吨,服装服饰达到8亿件(套)。全产业链就业容量达100万人,其中劳动力就业人数达65万人
以上。
国家棉花产业联盟推动“技术方+生产方+需求方”一体化,进行棉花全产业链布局,全面提升棉花全产业链质量效益。力争建成500万~1000万亩,产能60万~120万吨(相当于1~2个澳大利亚的棉花产能规模),达到或超越澳棉水平的高品质棉花生产基地。制定棉花生产与加工技术指南,授予“联盟高品质棉花生产基地”信誉单位,逐步制度化,以期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提升品质一致性,减少“三丝”含量,并通过联盟平台将信誉单位生产的高品质棉花推介给需求方。同时,联盟也同步推进建立需求方通过该平台“提前下单”高品质棉花、生产方“自愿接单”的网络信誉制度,推动高品质棉花规模化生产,合力打造联盟棉花“CCIA”国家品牌。
目前,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三通道”、“三基地”、“五大中心”和“十大进出口产业集聚区”,推进更多新疆产品搭乘西行班列走出去。搭建国内外产业联动平台和合作基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对口援疆政策的支持推动下,新疆产业发展后发优势进一步凸显,健全外向型产业链和产业集,提升国内外产业协同发展水平,努力建设世界棉花产业中心。国家正大力支持新疆承接内地的棉纺织业来提升棉花全产业链竞争力。“关于《产业转移指导
目录(2018年本)》的公示”列出了新疆承接纺织服装产业的项目主要包括优质棉纱、棉布及棉纺织品、服装服饰、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针织产品等八大类。建设“三城七园一中心”,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率先吸引大企业落户新疆,逐步完善产业链,建设棉花进出口加工产业集聚区和纺织服装物流产业集。国内各大型纺织企业一山东如意、雅戈尔、华孚时尚、华芳、华茂、天虹入驻新疆。发展具有民族特的纺织产业,建设新疆西部服装产业工业园。生产高支纱、高附加值产品,和内地形成差异化竞争和错位发展,并积极开拓欧亚市场。引进纺织服装、箱包、鞋帽加工产业及辅料加工业,涵盖服装设计、打版、面辅料加工、交易、智能穿戴等功能。
(二)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棉花全产业链合作基础良好,有待于进一步拓展合作空间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六年以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棉花全产业链优势互补性合作良好。以巴基斯坦为例,旁遮普省、信德省和西北边区省,气候适宜,印度河流域具备良好的灌溉、土壤条件,棉花纤维品质好,棉纤维粗,棉纱印染上好,吸收快而均匀,可纺低支环锭纺纱和气流纺纱。巴国拥有2亿人口,劳动力密集,棉花采摘成本低,纺织业潜力
巨大,其棉花资源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和优惠的国际贸易条件进入我国市场。2018年3月中巴自贸协定第二阶段谈判涉及棉花出口降税事宜。2019年1月1日起我国适当降低棉花滑准税,相应调整亚太贸易协定项下贸易国特惠税率,降低贸易壁垒限制,大大降低了我国进口棉花成本。巴基斯坦纺织品出口额约占全球纺织品贸易总额的1.94%,占巴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8%,其中棉纱和棉布的出口量居世界前列,是我国进口棉纱主要来源地之一。
中国—巴基斯坦棉花联合实验室是中巴经济走廊早期项目。2016年4月我国新疆代表团考察巴基斯坦,巴方派代表回访,加强创新育种与生物技术合作以抵抗棉花病虫害,提高巴基斯坦棉花產量,并支持引进新疆灌溉技术和棉花试验田技术,满足巴方棉花产业高端要素匮乏,对我国专业人才和先进技术的需求。目前,已经有企业“走出去”在巴基斯坦进行耕地开发。滴水灌溉、农业加工示范项目落地,农场、果蔬、谷物加工厂建立,发展种子多样性、化肥、信贷、物流运输和杀虫剂产业合作,既满足了巴方经济发展需求也使我企业到新的利润增长点。
2018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部署与印度农业务实合作,确定了种质交换、作物育种、生物技术合作和节水灌溉等合作。金砖国家、南盟合作进一步加深,在新疆举办的中国
亚欧博览会、棉纺织博览会、中亚论坛和智库等合作日臻完善,资金流、贸易流、物流、商流四流齐汇,技术、知识、资本高端要素流动性增强,为新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棉花全产业链合作创造了现实条件。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