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重庆市南川区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15.0分)
1. 学校八年级同学正在开展《美术经典中的党史》展览活动,他们搜集了许多反映党的历史上重大事件的油画,并配以主题词。其中,他们对油画《开国大典》的配词恰当的是( )
A. 千年画卷,颂耕者有其田
B. 艺术铭记,高原换新颜
C. 丹青绘巨作,礼赞新中国
D. 影像写史,颂“最可爱的人”
2. 一五期间,中国对外采取“一边倒”的外交策略。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进行政治孤立、经济制裁与军事封锁,战争的威胁并未消失。材料可用于说明“一五”计划实施的( )
A. 背景
B. 目的
C. 结果
D. 意义
3. 1957年同1952年相比,国营经济所占比重由19%提高到33%,合作社经济由1.5%提高到56%,公私合营经济由0.7%提高到8%,个体经济则由71.8%降低到3%,资本主义经济由7%降低到1%以下。材料表明( )
A. 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改
B. 工业落后面貌已经改变
C.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得以建立
D. 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正式确立
4. 如图是题写的“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手迹。每年3月5日是学
雷锋纪念日,雷锋日记、雷锋事迹、雷锋形象、雷锋精神成为几代中
国人铭刻一生的记忆。与雷锋同一时代涌现出的英模人物还有( )
①黄继光
②王进喜
③邱少云
④焦裕禄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5. 它标志着人类在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中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在生命科学发展史上产生了
重大影响,也为中国生命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材料评价的是( )
A. 沈阳第一机床厂的建成投产
B.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完成
C. 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
D. 青蒿素类药物的发现和应用
6. 如表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史上召开的部分会议。由这些史事可归纳出的历史主题是
( )
年份事件
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的社会主义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02年中共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12年党的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A. 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
B. 中国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C. 推进中国特大国外交
D. 祖国统一大业迈出新步伐
7. 1990年浦东的外贸进出口总额是26亿元,2019年达到20500亿元,30年增长了近790倍。2019年,浦东新区实现GDP1.27万亿元,相比1990年的60亿元,30年增长了210倍。
放在全国看,浦东以全国的面积,创造了的GDP。浦东这30年的变化说明( )A. 农村改革取得丰硕成果 B. 乡镇企业获得了巨大发展
C. 对外开放国策的正确性
D. 建立经济特区的迫在眉睫
8. 1979年2月19日,《人民日报》刊登《靠辛勤劳动过上富裕生活》一文,报道了广东省中山县小榄公社社员黄新文的事迹。黄新文一家在参加生产队集体劳动的同时,自主发展以养猪为主的家庭副业,1978年全年家庭总收入达到10700多元。文章谈到,黄新文根本不是什么“资本主义”,他走的路子没有错。这篇新闻报道( )
A. 印证了农村改革起步时的历史
B. 引起了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2022年是新中国成立几周年C. 提供了研究改革开放的口述史
D. 反映当时人们思想高度统一
9. 2001年后,中国集中清理了2 300多部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对其中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的,分别予以废止或修订。由此可见( )
A. 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
B. 对外开放促进国内改革
C. 经济改革促进政治改革
D. 对外开放促进文化发展
10.
美国现代火车旅行家保罗•索鲁在《游历中国》一书中写
道:“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中国打破这
一论断,将火车开进拉萨是在( )
A. 19世纪50年代
B. 20世纪50年代
C. 20世纪90年代
D. 21世纪初
11. 2022年4月23日是人民海军成立72周年。72年来,人民海军从无到有,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一路劈波斩浪,纵横万里海疆,勇闯远海大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在研究“中国海军发展史”的素材中,能够提供更多原始史料的是( )
A. 电影《红海行动》
B. 报告文学作品《中国海军》
C. “辽宁号”军舰模型
D. 《中国近代海军史事编年》
12. 从大陆对台贸易的地区分布看,沿海四省市即广东、江苏、福建及上海是大陆对台贸易的集中地,四省市的对台贸易逆差额(进口额大于出口额)占大陆对台贸易逆差总额的比重为89.8%。材料表明( )
A. 台商对大陆的投资增长迅速
B. 海峡两岸贸易呈现地域差异
C. 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D. 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
13. 用美讲述中国故事。小明通过中央美术馆“云端”展演《伟大历程壮丽画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美术作品展》收集整理资料。推断小明正在学习的主题是( )
A. 新时代的新生活
B. 产业结构调整结硕果
C. 民族团结谱新篇
D. 港澳回归铸复兴伟业
14. 学习历史须分清历史事实和历史观点。下列叙述中,属于史实的是( )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B. 1947年,我国第一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C.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持续的增长
D. 中国通信事业的发展,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15. 学习历史需要史论结合。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A. 公私合营——全国掀起“”高潮
B.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C.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不断扩大
D. 中共十九大的召开——提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未来前景的新发展理念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5.0分)
1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农村的土地占有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耕者有其田”的理想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变成了现实,长期被束缚的农村生产力获得了历史性的大解放。中,广大农民不仅获得了土地,还分得大批其他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人民政府从经济上对翻身农民给予扶持,实行一系列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普遍添置了耕畜、水车及新式农具,改善和扩大自己的经营,掀起了众性的生产热潮。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
材料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了家庭经营的主导地位,赋予了农民对土地的经营权利,从而使中国农民变为自负盈亏的生产者、经营者,打破了以往生产指导上的行政包办,有效地克服了强迫命令和瞎指挥。其次,土地等生产资料与农民的结合,适合了农业分散劳动的特点,使农业生产中资源的配置趋向合理,既发挥了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又发挥了农民家庭经营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最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过去人民公社体制下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真正实现了按劳分配。
——据王剑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绩效、影响与变迁机制辨析》等
材料三: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如何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习近平指出,要“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把农村现代化与农业现代化一并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使二者同步推进、相得益彰,让亿万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实现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
——摘编自《乡村振兴战略与新时代“三农”工作》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概括的影响。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什么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3)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的正误。你认为正确,请填“√”;不正确,请填“x”。
A.根据各个时代的不同形势,中共采取不同政策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______
B.按史料性质进行分类,上述材料属于实物史料。______
(4) 综上,就党的“三农”工作谈谈你的认识。
1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5年初,美国向驻亚非各国使节发出通函,希望各友好国家能做好准备,防止共产党国家利用这次会议,给非共产党国家带来损害。美国政府估计,中国将会在亚非会议上提出解放台湾的问题,以争取亚非国家的同情和支持。……在所有与会国中,只有中国和越南是共产党执政的国家。其他28个与会国中,只有6个国家同中国有外交关系。……针对这种情况,中国代表团的具体做法是:多提亚非国家的共同性问题,不突出中国的特殊性问题;中国支持它们,不要求它们支持中国;不提任何不可能达成协议的议题,对于可能对中国进行的攻击、诬蔑,采取申明立场、不为所动的方针,但避免争论。
——摘编自陶文钊《亚非会议的成功与美国遏制政策的失败》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参加亚非会议面临的障碍和困难,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参加亚非会议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促使尼克松不得不重新认识世界和中国。1969年,尼克松总统在一个备忘录中提出:我们应该尽力促成这样一种态度,即我国政府正在寻求与中国人和解的一切可能性。……他宣布,美国将欢迎共产党中国在亚洲、太平洋事务上,扮演重大角。1970年2月,尼克松向国会提出了第一个外交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中国人民是伟大的、富有生命力的人民,他们不应该继续孤立于国际大家庭之外,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