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版面设置第一课时 页面设置和分栏
第三单元 
版面设置
第一课时  页面设置和分栏
一、案例背景信息
1、模块(或章节):第三节页面设置第1课时页面设置和分栏。
2、年级:七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宁夏教育厅教研室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4、学时数:1课时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设置文档页面;
2、学会文档分栏的设置;
3、通过学习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并让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在与他人合作中体会协作学习的方法以及合作的重要性。
4.通过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调动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生活热情。
(二)内容分析:
《版面设置》是宁夏初级中学信息技术教材七年级下第3课的内容,是本学期Word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电子小报初稿的设计知识,并具备了一定word操作技能。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Word的认识,并为今后制作电子小报做好准备工作。对于Word的页面设置,本节共安排了两块内容:一是对制作主题为“介绍我的家乡”的主题为“塞上行”电子小报的版面设置,包括对纸张的大小、方向、页边距等的设置;二是页面的分栏。在设计这一课时,我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体系和操作水平,将页面设置对话
框的操作、分栏对话框的操作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把页面设置和分栏作为这节课的教学难点进行突破。总之,本课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课标要求,使学生在小学了解阶段学习的基础上对文字处理软件有更全面的认识,为进一步深入学习文字处理软件打好基础。
(三)学生分析:
本课教学的对象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此年龄段学生较易动,好奇心强,爱表现,上课时容易操作或和左右同学谈论与课本教学无关的内容。因此,教师除了组织常规教学外,更多的要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抓住学生感兴趣的事和物,利用初一学生爱表现的特点,通过试一试,看一看,比一比,及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寓教于乐,将知识融入到活动中,并充分给予鼓励和肯定。让大家感受美,体验成功。由于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不同,水平高低不一,个性特征也是多样化的,因此教师在对学生的评价也要分层,旨在让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域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有所体验。
2.关于教学流程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三本学生常见版面的课外书激趣导入,让学生通过观察与对比,直观的感受日常生活中常见书籍的版面设置,本课的教学设计,以三个任务为主线贯穿始终。在学习新知识前,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完成任务一,在学生初步掌握页面设置简单操作方法的基础上,继而提高要求。自然的引出本课的第二个任务。
3.学生上机操作安排和教师应用媒体的情况:
(1)学生上机操作的任务和目标;
①学生上机操作的任务及目标:
a、P27的“做一做”,自主探究掌握设置页面纸型、方向的操作方法;
b、P29的“做一做”,设置电子报刊的分栏效果;
c、P30的“小博士”,对页面中的部分区域进行分栏的具体操作方法;
d、课前准备的两道巩固练习题,检验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②教师应注意:
a、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加以强调及进行指导;
b、充分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
(2)教师计划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塞上行》电子文档、《计算机网络的组成部分》电子文档、《考试也疯狂》练习素材、《埋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练习素材。
三、教与学的实际过程描述
任务栏变宽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
媒体运用
预期效果
激趣
导入
1.出示三本学生常见的报刊,进行观察对比,引出本课学习内容
2.教师打开《塞上行》电子板报与一个空白文档进行比较
1学生观察三本报刊在版面方面的不同
2学生观察《塞上行》与空白文档在片面方面的区别
观察对比
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进行演示
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做一做
(一)
1、布置任务,完成教材27页“做一做”前5步。
2、学生演示“做一做” 前5步的操作结果。
评价:
3、没做完的同学继续完成刚才的操作。
实践操作,完成任务。
演示操作,其它学生观察是否有错误之处。
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了解页面设置的具体操作方法
展示、观察,进一步掌握知识技能
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进行演示
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完成,教师引导学生完成,
(二)
1、学生自学教材28页有关分栏的内容。
2、按照29页“做一做”的要求,完成第2个任务页面的分栏。
3、各小组进行检查评价
自学知识点
了解对页面分栏的掌握情况
学生操作计机算机
锻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针对前面的操作做一个知识上的梳理。
试试看
如果我们仅需要对文档页面中的一部分区域分栏,需要在执行“分栏”命令前选定这部分区域(文字),然后执行“分栏”命令。
对教师给定的文章进行分栏并加分隔线
教师给出一个分栏后的文档效果示例进行讲解
实践操作,完成任务。
了解对文章中选定位置的分栏
观察学生对分栏设置这一技能的掌握
学生操作练习对小博士中的文章(考试与疯狂)中的第二段进行分栏
学生操作计算机
学生理解对文章中选定位置分栏的理解
让学生尝试使用分栏设置的方法
巩固练习
1、完成第3个任务。P38页巩固练习
实践操作,完成任务。
练习巩固,寻存在的共性问题
学生操作计算机做练习题
达到应用知识和巩固知识点的作用。
四、教学反思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必须以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与学的新策略和新模式,将信息技术教育的每一堂课真正转变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摇篮。本节课采用“任务驱动”教学策略,利用网络环境下多媒体教学系统,按研究式自主学习模式进行教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操作能力和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培养信息素养。我认为,这一课的设计体现了如下的特点:
1、充分利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整个课堂任务明确,条理清晰。
2、新课程的课堂是民主的、平等的,我们在课堂上要充分地尊重学生的意愿,虽然大部分学生愿意向老师和同学展示自己能干的一面,但由于个性或掌握的熟练程度等原因,有些学生不太愿意在大家面前展示,因此在课堂的展示等过程中,我总是先询问学生:你愿不愿意为大家展示一下呢?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信任与尊重。
3、注重引导学生,你是如何操作出来的?让学生自己去摸索、探求,学会自己学习,掌握
自学的方法,让学生有一种满足感。同时突出学生的主动获取知识、探索知识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4、善于培养学生相互交流、合作、相互帮助的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与同伴进行讨论、交流并合作学习,将自己的方法共享给大家。
5、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是信息技术学科普遍需要面对的一个难题。学生完成任务的时间长短不一,他们的这种差异是由主客观原因造成的,光靠教师一人的力量,难以面面俱到。在课堂中,对于很快完成任务的孩子,教师应该及时给他们安排一些新任务,如对作品进行完善,也可以让他们依着自己的兴趣或疑惑,继续进行与任务相关的深入的探究,当然还可以请他们作为教师的助手,去帮助学有困难的同学。这样,慢的孩子也能得到更多的帮助。在今后的备课、上课中,我将多注意分层教学有关的研究探索。一切从学生主体出发,让学生成为知识技能的“探究者”、难点问题的“突破者”,使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