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环境下小学信息技术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阶段总结报告
在网络环境下小学信息技术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大王庄中心小学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内容摘要:本课题进一步总结了“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探索了实施“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途径和方法,开发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促使学生学会学习,最终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网络环境    自主学习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研究的相关背景
二十一世纪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整个社会,它对我国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推动了教育的创新。信息技术要求学校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情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探索和掌握正确的学法,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是关系到教育能否跟得上社会的发展,培育出的合格人才,能否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它集知识性、技能性、综合性和应用性于一体,有明显区别于其他课程的特点。信息技术教学着重培养的是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与自学能力、创新能力。教学过程中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一直是我们探究的问题。信息技术教育是让学生掌握怎么运用技术帮助自身学习、成长。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利用信息及融入信息社会的态度和能力,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此课程不仅要使学生在课堂中接受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信息处理的方法,达到自主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合理利用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环境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的评价,结合总结性评价,充分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发展的积极作用,从而逐步形成有效的信息技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课题研究的基础
我校是一所年轻而用充满活力的小学,十多年来学校连续被授予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最近几年我校也很好的适应时代要求,积极地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总结
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许多工作经验。我校拥有校园广播、计算机网络教室、远程教育教学三位一体的校园网络,班班上信息技术课可进入互联网(百兆光纤进入校园)。同时我们非常重视信息技术,从四年级就开设信息技术为必修课。因此,我们完全具备构建一个网络环境,让学生自主学习,获取信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探索出一个适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信息技术自主学习体系。
二、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其主要内容: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等。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知识。其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情境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他们的基本假设是: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他们把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随之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学校教育实践上,就
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
3、合作学习理论:人是生活在体中的,除了竞争还有合作关系的存在。不管是否真正关心集体的利益,体总会产生互赖的关系。就学生而言,学习是一个与他人一起进行建构的过程,只有与同伴一起才能更好的认知、更快的解决问题。从学生的心理需要而言,他们也需要被关注、被认同,能够自我实现。
三、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构建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网络平台和网络资源库。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形成有效的信息技术自主学习能力评价体系。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培养出掌握信息技术能力和先进教育理念的老师和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学生体。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构建构建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网络平台和网络资源库。
2、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探索形成有效的信息技术自主学习方式之间优缺点。
3、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学生、家长如何参与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措施
1、题研究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9年6月——2009年9月)。
建立课题研究小组,组织学习有关通知文件,调查现状,论证定题,对课题研究进行设计,确定计划,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全面启动阶段(2009年10月——2010年11月)。
、根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尝试,教给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并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根据课题有针对性地在全校开展系列活动,并提出相应的评价标准,积累一系列的研究案例,并从中出规律性的东西加以提炼和推广应用。
、进行理论辅导,实施研究方案,推出教学模式和优秀课例,同时收集与研究有关的材料,及时写出阶段性的专题小结等。
第三阶段:深入研究阶段(2010年12月——2011年3月)。
、收集整理成果材料。
、撰写实验报告。
、邀请县科研负责人来校指导结题前的准备工作。
第四阶段:总结提高阶段(2011年4月——2011年6月)。
、准备课题研究成果的展示。
、申请结题。
、总结提升课题研究的经验,在全校范围内进一步推广课题研究的成果。。
2、保障措施
、参与培训,提高认识,形成共识;
、聘请专家来指导课题研究;
、组织参观学习,与兄弟学校交流、研讨;
、每月召开一次例会,每学期召开一次研讨总结会,及时交流实验中的经验,解决遇到的问题;
、利用家长学校,取得家庭、社会的协助;
、及时收集有关信息,加强资料管理;
、对实验中表现突出的人员给予适当的奖励;
、学校要给予研究、实验等工作上的支持。
六、研究对象:
四、五、六年级学生。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本着从教育教学的实际中发现问题,并在教育教学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宗旨,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的前提下,采取行动研究方式做到教研即教学,教学即教研,以教学促教研,以教研指导教学。
2、文献法:文献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它能帮助确定研究课题,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又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