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心得)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机融合
数学论文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机融合
   国家教育部在《关于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指出,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鼓励在其它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它学科的学习中。在这些年中,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如我们现在使用的PPT、电子白板、视频、语音和图像等等。老师们也能感受到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的便利,学生也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利用信息技术对文字、声音、图片、视频、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能创造出一个生动形象、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进行有机整合,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可以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教学手段。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信息技术似乎已运用到我们的教学中来,但仍然有老师认为拿一支粉笔、一本书,也能将知识教给学生,所以不需要借助信息技术。与其做那么复杂的课件,花那么多心思去构思,不如多花时间让孩子做点题目,这样孩子的成绩也可以提高。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总结
  其实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该有这样的意识:教育不能只是停留在运用技术去改善“教与学环境”或“教与学方式”的较低层面上,而必须在运用技术改善“教与学环境”或“教与学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去实现教育的结构性改革。也就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构建出新型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结构,这才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本质与确切内涵所在。目前,现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因此,作为教育的内容及方式也必须随着改变,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问题研究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一、巧妙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好动,注意力时间短,持久性差,会影响课堂学习效果,因此利用辅助的课件,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兴趣。如我们在教学《认识厘米》这一节课时,利用视频+音频的方式,讲一个小故事:熊大将食物藏在墙角,用自己的脚丈量了10步,知道
了自己的实物藏的确切位置。不料被躲在一边的光头强听到了,于是光头强半夜去墙边食品,用自己的脚也量了十步,却怎么也不到?为什么呢?小朋友们在课的开始,看到了自己喜欢的动画人物,也引发了深深的思考,为什么都是十步远,光头强却怎么也不到呢?于是引发出需要用统一的计量单位去测量,也就引出了今天的上课内容《认识厘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需要说过多的言语,只需要在一旁做一个组织者即可。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将这一知识牢牢的记在了心里,也感受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一举多得。在学习百分数、分数和小数互化时,我制作了一个多媒体课件,主要是平时购物的情景:星期天,小明、小刚和小强三名同学带着同样多的钱到不同的商店买一种质量、形状完全一样的迷你赛车,小明花了这笔钱的32%,小刚花了这笔钱的3/8,小强花了这笔钱的0.35倍。他们谁花的钱多,谁花的钱少?
 
  通过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课件,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把学生的思维推向”心求通而不能,口欲言而非达“的境地,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新知的探究欲望,把学生带入广阔的数学天地。从而总结出了转化的方法,让学生充分享受学习的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从这里可以看出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能够成功的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具备,所以恰当的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二、合理借助信息技术,让学生自主搜集信息,充实学习内容
 
  父母听到孩子上网,会很紧张。其实如果能够合理的运用网络、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拥有更大的自由度,为他们提供自主探索,尝试和创造的条件。如我们之前在教学《认识万以内的数》第一课时《万人计数法》时,让学生回家通过书籍、网络等搜集相关信息,在课堂交流反馈,这样的方法比教师直接教学的方法更能激发学生兴趣,也能大大加快理解速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用自己所调查的知识去教授同伴,这样的学习过程比教师教的
结果收获会更丰收。不仅仅是这一节课,目前数学课堂上的很多课都可以交给学生自己回家整理,只要方法使用得当,学生所得一定出乎所料。
 
  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让化静为动,让学生充分感受知识的建构过程
 
  应用信息技术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的需要,化静为动,动静结合,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知识的兴趣,也能使学生主动学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如我们在教学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时,可以通过平移、旋转、翻折等手段,将未知的梯形面积化为已知的长方形的面积。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剪拼来理解梯形面积的计算,通过多媒体的形象操作,激发了学生的 学习兴趣,学生也可以将这一知识的形成过程熟记于心,这样学生理解的也会更深刻。
 
  四、有效使用信息技术,将知识和生活相联系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