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小学信息技术_三年级下册_教学计划、教学设计
查湾小学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执教:张志宏        2013.3.8
一、教学目标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主要有: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初步学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6.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初步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些简单知识。
二、教材分析
本册是《小学信息技术》系列教材的第二册。本册共12课。本册从内容上来分可分为三单元。第1课至第4课教材主要介绍了怎样浏览因特网,在网上长见识。第二单元从第5课至第9课,主要是介绍了怎样利用电脑上的软件来设计、装饰我们的家。第三单元从第10课至第12课,主要学习中文的输入,介绍用电脑来写作,突出电脑的好处,书写不用墨水,修改不用橡皮,美化不用颜料。
三、班级分析
这个学期,我对三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情况和上个学期相适,我必须发扬上个学期总结的一些比较好的经验,把精力放在提高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上。三年级总共有学生56名,这个阶段的学生都是接触电脑课不久,电脑的操作还不是很熟练。但是学生对电脑课的兴趣比较浓,热情比较高。所以,老师要抓住这点优势,让学生学得开心,寓教于乐。
四、教学措施
本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入学习,适当进行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其中学生自学和动手实践是最主要的。
五、教学进度表
周 次    时  间                  内    容            课时
第1周    2.8-2.10                始业教育              1课时
第2周    2.13-2.17      第1课  小小活动天天记    1课时
第3周    2.20-2.24      第2课  轻松敲定“打字通”    1课时
第4周    2.27-3.02      第3课  建立自己的小天地  1课时
第5周    3.05-3.09        第4课  文字游戏          1课时
第6周    3.12-3.16    第5课  世界儿童和平条约  1课时
第7周    3.19-3.23        第6课  我让飞机上蓝天    1课时
第8周    3.26-3.30        第7课  我的飞行表演      1课时
第9周    4.02-4.06      第8课    布置我的房间      1课时
第10周    4.09-4.13        第9课  从领奖台到游乐园  1课时
第11周    4.16-4.20      第10课  送给妈妈的礼物    1课时
第12周    4.23-4.27      第10课  送给妈妈的礼物    1课时
第13周    4.30-5.4        五一放假
第14周    5.7-5.11      第11课  设计我们的校门    1课时
第15周    5.14-5.18        第12课  我的梦          1课时
第16周    5.21-5.25        第13课  我的作品          1课时
第17周    5.28-6.01        第14课  我的网络家园        1课时
第18、19、20、21周    6.04-6.29              考察测试        4课时
第1课  认识网络新朋友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总结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IE浏览器、网页、网址、超链接等概念。
2、掌握打开IE浏览器、输入网址、关闭网页等操作。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体验通过网址打开网页和使用超链打开因特网的不同。
2、让学生体会到IE浏览器和其他软件一样,都有按钮和菜单栏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教育学生自学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2、培养学生从小就要做一个合格的信息社会的小公民,养成文明上网的习惯。
教学重点:
1、让学生理解网页、网址、超链接等概念。
2、让学生掌握输入网址、打开网页、关闭网页等操作。
教学难点:
1、网址的输入。
2、网页、网址、超链接等概念的理解。
课前准备:
本课的教学地点必须在能上网的网络机房进行。学生通过边操作边体验因特网带来的乐趣。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新课
因特网是一个神奇的世界,它能帮助我们做很多事。通过它,我们不仅可以听音乐、看电视、玩游戏等,还可以利用它学习到许多新知识,认识许多新新朋友呢?
现在好多人家里都买了电脑,而且已上了因特网,相信许多同学在父母的引导下也都上网体验过网络世界的奇妙,那么到底怎么操作才能领略到网络世界的精彩内容呢?今天我们就将一起去上网漫游。
师:上网漫游过的同学请举手。
师:上网漫游过的同学能不能说说你们上网的体会。
生:网上什么都有。
生:我在网上玩了很多有趣的游戏。
生:网上查资料很方便。
生:手指敲键的感觉太好了,像弹钢琴。
师:说的真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课《认识网络新朋友》。
二、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1、认识IE浏览器
师:在接入因特网的电脑上启动浏览器,当然我们电脑室的电脑都已连入因特网。浏览器就像是同学们在知识海洋中冲浪的滑板。双击“桌面”上的“Internet Explore”,启动IE浏览器。
师:比赛看谁最先打开IE,看谁速度快。
师:你真不错,出完成任务。
师:在IE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中国科普博览”网址:www.kepu,按回车键,
进入网站。需要帮助的可以举手或与邻座同学互帮互助。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