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知识讲解
责编:高菲
梳理运用
作者与背景
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因宅边曾有五颗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东晋著名诗人。长于诗文词赋,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被称为“田园诗人”。作品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诗》《饮酒》《五柳先生传》等。【高清课堂:寻“桃花源”ppt26】
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兵连祸结的东晋末年,对现实极为不满。他为了表达自己的社会理想,曾经写了《桃花源诗<并序>》。序中,他描绘了桃源的自然景象和社会风尚,记叙了桃花源诗的来历,情节引人入胜,语言简练,质朴自然,读来琅琅上口,后人把它看作独立的文章。这就是《桃花源记》。【高清课堂:寻“桃花源”ppt27】
知识积累
重点实词
1.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2.缤纷:繁多的样子。
3.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
4.规:计划。
5.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
6.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
7.俨(yǎn)然:整齐的样子。
8.属:类。
9.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
10.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11.黄发垂髫(tiáo):指老人和小孩。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所以用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少儿平安福12.具言:详细地说出。
13.叹惋:感叹、惋惜。
14.便扶向路:就顺着旧路(回去)。扶,沿、顺着。向,从前的、旧的。
15.及郡下:到了郡城。郡,指武陵郡。
16.诣(yì):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17.寻向所志:寻以前所做的标记。
重点虚词
1.悉:全,都。 (悉如外人)【高清课堂:寻“桃花源”ppt8】
2.乃:竟然。 (见渔人,乃大惊)
3.咸:副词,全、都。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4.焉:兼词,这里相当于“于之”,即“从这里”。 (不复出焉)
5.既:已经。 (既出,得其船)【高清课堂:寻“桃花源”ppt12】
通假字
1. 要:通“邀”,邀请。 (便要还家)【高清课堂:寻“桃花源”ppt17】
2. 具:通“俱”,详尽。 (具答之)
古今异义词【高清课堂:寻“桃花源”ppt17】
1.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芳草鲜美)
今义:(味道)新鲜。
2.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阡陌交通)
今义: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3.妻子
古义:妻子及儿女。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今义:指男子的配偶,现代汉语中,“子”是词尾,无义。
4.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5.不足
古义:不值得。这个意思仍保留在现代汉语的某些成语里,如“不足为奇”。 (不足为外人道也)
今义:不充足,不满。
6.无论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无”“论”是两个词。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今义: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7.间隔
古义:隔绝,不通音信。 (遂与外人间隔)
今义:两个地方分隔开。
8.俨然
古义:整齐的样子。 (屋舍俨然)
今义:形容很像。
9.仿佛
古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仿佛若有光)
今义:似乎,好像。
邓超演的爱情电视剧 10.开朗
古义:地方开阔,光线充足。 (豁然开朗)
今义:乐观,畅快。
11.如此
古义:像这样。 (诣太守,说如此)
今义:这样。
12.外人
古义:特指桃花源外的人。 (不足为外人道也)
今义:局外人。
13.水源
古义:溪水发源的地方。 (林尽水源)
今义:指人们饮用的水。
14.缘
古义:沿着。 (缘溪行)
今义:缘故,缘分。
15.津
古义:渡口。问津指探访。 (后遂无问津者)
今义:口液。
16.志
古义:做标记。 (寻向所志)
今义:志气。
17.延
古义:请。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今义:延伸,延长。
18.扶
古义:沿、顺着。 (便扶向路)
今义:搀扶,用手按着或把持着。
qq闪头像 19.悉
古义:全,都。 (悉如外人)
今义:熟悉。
20.咸
古义:全,都。 (咸来问讯)
今义:一种味道。
21.既
古义:已经。 (既出,得其船)
今义:关系连词,既然。
22.寻
古义:随即,不久。 (未果,寻病终)
今义:寻。
23.向
古义:以前的,旧的。 (寻向所志)
今义:方向,对……
24.果
古义:实现。 (未果,寻病终)
今义:果实,结果。
一词多义【高清课堂:寻“桃花源”ppt15、16】
1.寻
(1)动词,寻。 (寻向所志)
(2)副词,不久。 (寻病终)
2.舍
(1)(shě),动词,离开。 (便舍船)
(2)(shè),名词,房屋。 (屋舍俨然)
3.中
(1)中间。 (中无杂树)
(2)年间。 (晋太元中)
(3)里面。 (其中往来种作)
4.志
(1)动词,做记号。 (处处志之)
(2)独字译为“做标记”。与所连用,译为“所做的标记”。 (寻向所志)
5.之
(1)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 (忘路之远近)
(2)代词,“这件事”。 (闻之,欣然规往)
(3)助词,起协调音节作用,无实意。 (处处志之)
6.为
(1)(wéi),动词,作为。 (武陵人捕鱼为业)
(2)(wèi),介词,对,向。 (不足为外人道也)
7.遂
(1)最终。 (遂迷,不复得路)
(2)于是。 (遂与外人间隔)
8.向
(1)原来。 (寻向所志)
(2)对着。 (眈眈相向)
9.得
(1)看见。 (便得一山)
(2)到。 (得四大名著简介其船)
10.闻
(1)听见。 (鸡犬相闻)
(2)听说。 (闻有此人)
11.其
(1)这。 (欲穷其林)
(2)代词,代桃花源。 (其中往来种作)
(3)自己的。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得其船)
(4)代渔人。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1)志:做标记。 (处处志之)
(2)果:实现。 (未果)
2.形容词作动词
(1)尽:消失。 (林尽水源)
(2)穷:穷尽,走到尽头。 (欲穷其林)【高清课堂:寻“桃花源”ppt6】
3.形容词意动【高清课堂:寻“桃花源”ppt17】
异:对……感到诧异。 (渔人甚异之)
4.方位名词作状语
前:向前。 (复前行)
重点句式
1.省略句
省略主语
(1)见渔人,乃大惊。 (省略主语“村中人”)
(2)具答之。 (省略主语“村中人”)
省略宾语
问所从来。 (省略宾语“渔人”)
2.倒装句
宾语前置
问所从来。 (正常语序为“问从所来”)
梦见自己买衣服3.判断句【高清课堂:寻“桃花源”ppt18】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也”,判断句标志)
成语
1.世外桃源
2.豁然开朗
3.无人问津
钢材价格多少钱一吨 4.怡然自乐
5.鸡犬相闻
6.阡陌交通
7.黄发垂髫
8.落英缤纷
9.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10.与世隔绝
11.不足为外人道
考题例析
1.(2015•辽宁铁岭中考)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的作者是五代南唐国主李煜,“相见欢”是词牌名。
B.《曹刿论战》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C.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桃花源记》是东晋诗人陶渊明为《桃花源诗》所作的序言。
2.(2015•浙江杭州中考)补写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做四小题)
①关关雎鸠,__________。窈窕淑女,___________。(《诗经·关雎》)
②______,草遥看近却无。______,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③持节云中,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④吾日三省乎吾身:_______?________?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⑤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解析: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和运用。《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庄公十年》。本题选B。
2.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都是直接性默写。作答时根据提示写出上句。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②天街小雨润如酥 最是一年春好处 ③何处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 ④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⑤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课文讲解
理解主旨
本文为我们叙述了武陵渔人偶然发现桃花源的故事,虚构了一个宁静平安的世外桃源。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友好——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的桃花源生活的向往。其实,桃花源是个朦胧飘忽的世界。作者表面上是描写桃花源的隐蔽,实质上是暗示桃花源本来就是子虚乌有的,它只是作者对现实生活不满的精神寄托。【高清课堂:寻
“桃花源”ppt25】
理清结构
写作特
1.为了把桃花源写成一个似有若无的仙境,作者采用了层层设疑的方法。
本文以渔人进入桃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写出了陶渊明理想中的世界。因此开头虽然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年代和地点,但并未确切指出时间和地名;主人公也只说他是个渔人,不著姓名,这些都无从查考。
接着写桃林奇景,似为人间所有又似为人间所无,又不说出它的确切地点,因为渔人已“忘路之远近”。写桃林的通道更为奇特,洞口小而“仿佛若有光”,路“极狭”而可“通人”,正是“
洞天福地”的景象,待到渔人进入桃源后,眼前出现的又是一幅活生生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可是,后来渔人出而复寻,本已做好的标记却又全部消失,桃源似乎又成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世界,无迹可寻。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