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
1、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东晋诗人。又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田园风光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往往隐喻着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以及对太平社会的向往;也每写及对人生短暂的焦虑和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人生观念,有较多哲理成分。其艺术特兼有平淡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颇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代表作有散文《桃花源记》,辞赋《归去来兮》《闲情赋》。有《陶渊明集》。
2、主题思想
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记叙了他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描绘了一个没有战乱、没有剥削和压迫、和平宁静的“世外桃源”,表达了作者对东晋的黑暗统治和长期战乱、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及对理想社会的无比向往,反映了人民众要求摆脱剥削压迫、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出和平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河南省旅游景点大全3、艺术特
本文在写作上曲折回环,层次分明。作者写桃花源并不是开门见山、单刀直入,而是幽深奥秘、迂回曲折。开始写沿着溪水划船,欣赏风景,不知不觉走了很远,偶遇一大片桃花林;林尽水源,有一座大山,山有一小口;钻入洞内,开始仅容一人通过,走数十步后忽然开阔起来。在进入桃花源后,作者的描写也极有层次:先写桃花源里的风景,再写桃花源中人们的服饰、劳动、精神状态。由远及近,从田园风光到社会人事,层层递进,步步深入。
4、知识梳理
(1)通假字
便要还家(要,同“邀”,邀请)
(2)一词多义
1.舍
便舍船,从口入 动词,shě,舍掉
屋舍俨然 名词,shè,房屋
2.作
其中往来种作 动词,劳动
设酒杀鸡作食 动词,制作
3.寻
寻向所志 动词,寻
寻病终 表时间的副词,不久
4.为
武陵人捕鱼为业 动词,作为
不足为外人道也 介词,对
5.乃
见渔人,乃大惊 副词,于是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副词,竟然,表示出乎意料
6.之108将排名
忘路之远近 结构助词,的
渔人甚异之 指示代词,这景象
具答之 人称代词,他们
处处志之 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
7.其
复前行,欲穷其林 代词,那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代词,他们的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代词,渔人
8.志
处处志之 动词,做记号
寻向所志 名词,记号、标记
(3)词类活用
欲穷其林 穷:形容词用作动词,走到尽头
渔人甚异之 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异
处处志之 志:名词用作动词,做记号
复前行 前:名词用作状语,往前,向前
未果 果:名词用作动词,实现
(4)古今异义
1. 阡陌交通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2.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对已婚男子的配偶的称呼。
3. 无论魏晋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连词,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
4.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足:古义:不值得,不必。今义:不充足,欠缺。
5. 芳草鲜美 鲜美:古义:颜鲜艳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
6. 寻向所志 向:古义:从前的。今义:向着,朝向。
7. 得其船,便扶向路 扶:古义:沿着,顺着。今义:搀扶,扶着,扶持。
(5)特殊句式
1. 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也”表判断)
2. 省略句
①(桃花源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人)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桃花源人)便要(渔人)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省略主语、宾语)
②林尽(于)水源(省略介词“于”)
③(渔人)便舍船,从口入(省略主语)
3. 倒装句
问所从来(宾语前置,应为“问从所来”)
5、练习题
(1)填空题
1.《桃花源记》选自《 》,作者 深圳是多少 ,他是 (时期) 诗人。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不复出焉, 。
2. 文章开端先以“ ”(原句)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化的世界。甚至
连一点吵吵嚷嚷的声音都听不到。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可以从“ ”一句中已隐约透露了消息。当然,这种理想的境界在当时现实中是 ,只是作者对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 ,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 以及对现实社会的 。
3. 武陵渔人“忘路之远近”,发现了桃花林,甚是好奇,就“ ”。进入桃花源,他感到桃花源人的生活是那么“ ”。离开桃花源时,他“ ”,但再来寻时还是“ ”。
4. 请用简洁的文字补充下面对“渔人”行踪的概括。
发现桃花源→ →做客桃花源→离开桃花源→
5. 本文以 为线索,描绘了一个寄托作者 的世外桃源。从“ ”一句可看出,桃花源中人不愿外界打扰,希望过和平安宁的生活。
(2)选择题
1.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仿佛若有光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欲穷其林 其人视端容寂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犹鱼之有水也
C.不复出焉三好生事迹 万钟于我何加焉
D.乃不知有汉 乃重修岳阳楼
3.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的。
B.本文既然名为“记”,当然就是一篇记叙性的文章。
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特点,因为他们害怕世人来破坏他们和平安宁的生活。
D.本文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同时含蓄地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4.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第一段着眼于“异”,为下文描写更令人惊异的桃花源作了铺垫。
B.文章第二、三段式全文的重点,无论是写桃花源人的生活环境还是写人物的交谈,都有一些生动可感的细节,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C.文中真实地描绘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人人劳作、生活、风气淳朴的现实社会。
D.这篇文章记叙层次清楚,一环套一环,一气呵成,结构非常严谨。
5.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通过环境描写,为读者展现了桃花源美丽、和平、安宁的景象。
B.作者描写桃花源人接待渔人的一些细节,表现了他们的淳朴·热情。
C.“不足为外人道也”反映了桃花源人非常谦虚,不希望渔人再来打扰的心理。
D.“桃花源”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但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欲穷其林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B.悉如外人 悉以咨之
C.停数日,辞去 蒙辞以军中多务
D.未果,寻病终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渔人因迷路误入桃源,出来时在路上处处做好了标记,但当他和太守一起再次寻访桃源时,还是失败了。
B.桃源人避世而居,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们淳朴热情,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却不希望生活被打扰。
C.刘子骥是南阳人,听说此事后,也计划前往探寻,但最终没有实现。这一段叙述使故事更显得亦真亦幻。
D.陶渊明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他的美好理想,也表达了他追寻理想社会而不得的无可奈何之情。
8.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便舍船,从口入 竭其庐之入
B.复行数十步 行深山巨谷中
C.屋舍俨然 舍生而取义者也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辍耕之垄上
9.下面句子中不是省略句的一项是( )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得
B.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C.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桃花源里,没有剥削和纷扰,土地肥沃,男女耕作,老幼欢乐,是古代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
B.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推知,他们发出的主要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时光易逝。
C.桃源人希望渔人不要把这里的情况告诉外界,目的是希望远离战乱和苦难,永不受打扰,继续享受这宁静祥和的生活。
D.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又极力表现它的若有似无。寻觅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3)简答题
1.桃花源是陶渊明描绘的美好的理想社会,也反映了人民众的愿望。请概括这一理想社会的特点。
2.作者描绘了一个怎样的“世外桃源”,请结合文章作答。
圣诞平安夜
3.本文演绎出的一个成语是什么?本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
4.文中写到“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村中人“皆叹惋”什么?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