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336 (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1. 中国人自己编著的第一本《教育学》的作者是
A.杨贤江
B.罗振玉
C.王国维
D.孟宪承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出自《大纲》第一部分“教育学概述”之第(三)条“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旨在考查考生对国内教育发展情况的掌握程度。王国维于1901年翻译了日本立花铣三郎编著的《教育学》,这是引进中国的第一本全文翻译的《教育学》。王国维又于1905年编著了一本《教育学》,这是中国人自己编著的第一本《教育学》。因此,正确答案为C。 知识模块:教育学原理
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特征是: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和( )。
A.服务性
B.目的性
C.生成性
D.社会性
正确答案:C
解析: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课程,具有不同于其他课程的基本特征,即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生成性及自主性。 知识模块:教育学原理
3.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社会教育
D.职业教育教育学考研复习资料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出自《大纲》第二部分“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之第一条“教育的概念”,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概念的理解与把握程度。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广义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职业教育则是相对于普通教育而言的。因此,正确答案为B。 知识模块: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4. 文化对教育的制约支配作用尤为明显地表现在( )。
A.教育方法与途径
B.教育内容
C.教育目的
D.教育规模与速度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教育学原理
5. 格塞尔的爬梯实验证明了
A.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B.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C.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D.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旨在考查考生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的理解程度。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发展的顺序性、发展的阶段性、发展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阶段性是指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的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差异性是指同一年龄阶段的人,在身心发展上存在许多个别差异。不平衡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
的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变化是不平衡的。 格塞尔曾以单卵孪生儿的爬梯实验,来说明人的素质成熟程度同教育的关系。格塞尔(1880-1961)曾选定单卵孪生姊妹二人作爬梯训练。对姊妹甲从生后第46周开始训练爬梯,每天练习10分钟,经过6周的训练后,同姊妹乙比较,甲用26秒完成爬梯动作,乙则用了45秒。从第52周开始对乙也作爬梯训练,两周后再次测验,乙只用10钟就完成了爬梯动作。这个实验无疑说明遗传素质的成熟阶段是教育的重要条件,人的发展具有阶段性,超越人的发展阶段,提前教育和训练的效果是不明显的。因此,正确答案为A。 知识模块:教育学原理
6. 随着我国高中教育大众化、普及化,普通高中的性质发生改变,在教育任务上兼顾( )。
A.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
B.普通教育与基础教育
C.升学预备教育与就业预备教育
D.基础教育与预备教育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教育学原理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我国学校教育制度包括
A.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终身教育
B.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C.普通教育、特殊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
D.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成人教育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我国学校教育制度基本内容的掌握情况。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我国1995年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七条规定:“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国家建立科学的学制系统。学制系统内的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置、教育形式、修业
年限、招生对象、培养目标等,由国务院或者由国务院授权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因此,正确答案为B。 知识模块:教育制度
8. 提出了“教育无目的”理论的是美国教育家()
A.杜威
B.洛克
C.斯宾塞
D.康德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9. 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柏拉图
B.卢梭
C.杜威
D.赫尔巴特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师生关系类型这一方面的知识。考生复习中要能认识到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等基本观点及其各自的局限。此处考查的是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因此,本题选D。 知识模块:教育学原理
10. 泰勒认为,课程评价是为了出结果与目标之间的差异,并利用这种反馈信息作为修订课程计划的依据。据此提出的课程评价模式是( )。
A.目标评价模式
B.目标游离评价模式
C.背景、输入、过程、结果评价模式
D.差距评价模式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课程
11. 春秋战国之际,儒墨两家并称为“显学”。在教育问题上,墨家不同于儒家的主张是( )。
A.重视道德教育
B.重视文史教育
C.轻视礼乐教育
D.轻视科举教育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外教育史
12. 师生关系表现在教育内容上是
A.平等关系
B.相互促进关系
C.授受关系
D.思想交流关系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出自《大纲》第十部分“教师与学生”之第三条“师生关系”,旨在考查考生对师生关系的掌握情况。师生关系反映的是教学相长的关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应当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要求教师要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知识技能,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习,使教师和学生都得到不断的发展。我国最早的教育名篇《学记》中指出“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平等关系也是理想师生关系基本特征之一,但平等关系主要表现在相互尊重人格和权利方面。师生关系表现在教育内容上不是简单的传授与接受的关系。因此,正确答案为B。 知识模块:教育学原理
1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唐代初级私学的教材的是
A.急救篇
B.千字文
C.开蒙要训
D.百家姓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唐代的私学。唐代的私学包括初级私学、高级私学、书院三种。唐代的初级私学包括:乡学、村学、私塾、家塾、家学。唐代的初级私学的教材有:《急救篇》《劝学》《发蒙记》《启蒙记》《开蒙要训》《千字文》《训俗文字略》《兔园册府》《蒙求》《太公家教》等。《百家姓》成于宋代。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 知识模块:中外教育史
14. 被称为周时史官教学童书的是
A.《史籀篇》
B.《礼记》
C.《周礼》
D.《诗》
正确答案:A
解析:《汉书.艺文志》载:“《史籀》十五篇”,注云:“周宣王时太史籀作大篆十五篇”,又注:“《史籀篇》者,周时史官教学童书也”。这是我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今已失传。文字教学要认读,也要书写,都要由易到难。 知识模块:中国古代教育
15. 博士从一种朝廷备顾问之官转化为一种以教授为主要职能的学官的历史时期是
A.汉兴太学之后
B.兴鸿都门学后
C.兴郡国学后
D.兴宫邸学后
正确答案:A
解析:汉武帝采取了董仲舒的三项建议后,先后采取了“专立五经博士、开设太学、察举制完全建立”的举措。“为博士官设置弟子五十人”,从此,博士从一种朝廷备顾问之官转化为一种以教授为主要职能的学官。太学正式设立,博士弟子即是太学生。太学的设立,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以后各代王朝都依例设立。因此,答案为A。 知识模块:中外教育史
16. 下列不属于根据地小学教育的组织形式的是( )。
A.游击小学
B.两面小学
C.乡农学校
D.一揽子小学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地的小学教育情况。根据地的小学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根据地的小学基本上和苏区相似,学制5年,前三年为初小,后两年为高小,初小、高小都有的称为完全小学;游击区和近敌区的办学形式有“游击小学”“一揽子小学”和“两面小学”等形式;小学的课程除了形式上照顾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之外,尤其重视政治思想教育和生产劳动,各根据地都编写了大量的战时小学教材。因此,本题选C。 知识模块:中国教育史
17. “教育独立”作为一种思潮,萌发于五四之前,发展兴盛于20世纪20年代。下列关于教育独立的基本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A.教育经费独立
B.教育行政独立
C.教育学术和内容独立
D.教育与政党独立
正确答案:D
解析:“教育独立”作为一种思潮,萌发于五四之前,发展兴盛于20世纪20年代。由于军阀混战,经济凋敝,教育经费预算仅为1.2%,且经常被侵占挪用,导致教育事业难以为继。为维持教育的正常进行,教育界发起了向北洋政府争取教育经费独立的斗争,进而形成了内容广泛的教育独立思潮,并成立了“全国教育独立运用会”。教育独立的基本要求有:(1)教育经费独立;(2)教育行政独立;(3)教育学术和内容独立;(4)教育脱离宗教而独立。因此,答案为D。 知识模块:中国近代教育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