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诺贝尔奖计划:日本人用1/5的时间已完成了1/3
日本政府2000年“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中提出的目标:要在今后50年内获得30个诺贝尔奖!并在瑞典设立了“研究联络中心”。现在过了10年,已经有10位日本人获奖,中国人作何感想?
1 日本筑波大学的白川英树,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
2 日本名古屋大学野依良治,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
现年63岁,1938年出生于日本神户(日本公民)。1967年获京都大学博士学位。1972年起任名古屋大学化学教授,2000年起任日本名古屋大学物质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3 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
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确认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和“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
4 日本科学家小柴昌俊,2002年诺贝尔物理奖
东京大学初级粒子物理国际研究中心。“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卓越贡献,尤其是他们发现了宇宙中的微中子”。
5 日本科学家南部阳一郎,2008年诺贝尔物理奖,表彰他发现了亚原子物理的对称性自发破缺机制。
6 日本物理学家小林诚,2008年诺贝尔物理奖,
7 日本益川敏英,2008年诺贝尔物理奖提出了对称性破坏的物理机制,并成功预言了自然界至少三类夸克的存在。
8 日本科学家下村修1928,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因为发现和发展绿荧光蛋白(GFP)有机化学家、海洋生物学家
9 日本科学家伊智根岸,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
10 日本科学家铃木彰因,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开发更有效的连接碳原子以构建复杂分子的方法。
日本政府在1990年代中期已经提出了“科学技术创新立国”战略,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2000年,日本投入的科学研究经费为1305亿美元,在全球仅次于美国(2280亿美元)。在近年经济萧条的条件下,2002年度日本的财政预算总额比上年大幅减少,但反而增加了科技领域的预算。科研经费在GDP中所占的比例一直保持在3%以上,这在工业发达国家中居于首位。而在研究人员方面,据2004年4月的统计,日本科研人员达72.8万人,这也仅次于美国(110万人)而位居世界第二。
新中国成立之日,也是日本开始获诺奖之时
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由美国德拉威尔大学的Richard F. Heck、美国普渡大学的Ei-ichi Negishi(日本人)以及日本仓敷艺术科学大学的Akira Suzuki分享,他们发明了新的连接碳原子的方法。
在网上检索了一下日本人或诺贝尔奖的人数和时间,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日,也是日本人开始获诺奖之时。是巧合,还是上天故意的安排?在和日本人方方面面的较量中,我们基本上是一败涂地!下面是日本人获奖名单:
1、汤川秀树,1949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朝永振一郎,1965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3、川端康成,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4、江崎玲於奈,1973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5、佐藤荣作,197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6、福井谦一,1981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7、利根川进,1988年获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8、大江健三郎,199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9、白川英树,2000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10、野依良治,2001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11、小柴昌俊,2002年获诺贝尔物理奖。
12、田中耕一,2002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13、下村修,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
14、小林诚,2008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5、南部阳一郎,2008年获诺贝尔物理奖。
16、益川敏英,2008年获诺贝尔物理奖。
17、根岸英一,2010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18、铃木彰,2010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自近代以来,曾经给中国人民带来无数灾难的两大邻国——俄罗斯和日本,在科技领域一直走在我们的前面,而且有越拉越大的趋势。
21世纪是否是中国人的世纪,也许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