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极差法——懂它,就不怕被减分了 专业级差法
专业级差法是在⾼考录取时,由学校对已进档考⽣进⾏排序录取的⼀种⽅法。学校在对进档考⽣进⾏⾮第⼀专业志愿录取时,按照招⽣章程中公布的⼀个或⼏个分值来确定每个考⽣进⾏不同位次专业志愿录取时采⽤的排序分数。专业级差法是⽬前⾼校采⽤最多的⼀种“进档考⽣专业排序规则”。
通俗来讲,投档只是录取的前提,投档之后还需要进⾏专业录取,只有被具体专业录取,才是真正录取,否则就会被退档。在进⾏专业录取时,采⽤专业级差法的学校对第⼀专业志愿未能被录取的进档考⽣进⾏后续专业志愿录取时将投档分减去规定的分值后再与填报该专业志愿的其他考⽣进⾏排序⽐较,在专业招⽣计划内按序录取。
因此填报志愿时,同⼀志愿学校内越靠后的专业志愿,在录取时考⽣要减去的分数就会越多,相应录取难度也会更⼤。
如:某⼤学规定专业级差分为“2,1,1,1,1”,某进档考⽣投档分360,若第⼀专业志愿未能录取,后续排序时,第⼆专业志愿减2分(358),第三专业志愿减1分(357),第四专业志愿减1分(356),第五专业志愿减1分(355),第六专业志愿减1分(354)。
各学校采⽤的专业级差分规则并不完全⼀样,考⽣在填报时可以通过咨询会、电话、⽹站、简章等形式了解⽬标学校的等级级差分具体情况。
假设:某校进档考⽣A、B、C、D,投档成绩分别是323、319、317、315分,有3个专业:英语、⾦融和法律三个专业(每个专业各招⼀个学⽣),学校专业级差为3分。
按照“专业级差法”规则,将会出现以下录取情况:
1、按照总分排序,A考⽣第⼀,专业志愿⼀可录取,录取英语专业;
2、B考⽣第⼆,检索B考⽣专业志愿,第⼀专业志愿英语已录满,不能被录取,减去级差分3分,重新排序;
3、按照总分排序,C考⽣第⼀,专业志愿⼀可录取,录取⾦融专业;
4、B考⽣第⼆,检索B考⽣专业志愿,⾦融专业已录满,不能被录取,减去级差3分,重新排序;
5、按照总分排序,D考⽣第⼀,专业志愿⼀可录取,录取法律专业;
此时,四个考⽣中A、C、D都已顺利录取志愿填报的专业,B考⽣因为第⼀专业志愿未能被录取,后续专业志愿因为减去级差分后与填报同⼀志愿的其他考⽣排序落后,也未能顺利录取。按照⾼考录取原则,B考⽣如果填写了“服从专业调剂”,可由学校调剂到其他未招满专业,或学校增加招⽣计划录取;若B考⽣未填写“服从专业调剂”,做退档处理。已投档是被录取了吗
从上⾯的分析可以看出,B考⽣的成绩虽然⽐C、D考⽣好,但由于学校实⾏专业级差的录取⽅法,B考⽣在录取第2专业志愿-⾦融和第3专业志愿-法律时需要降分,再与同样填报再与同样填报这2个志愿但作为第1志愿的C、D⽐较反⽽落后,在专业招⽣计划已满的情况下,不能被录取。
提⽰:
1、填报专业要根据学校实⾏的录取⽅式和具体的分值规定,合理拉开专业志愿间的梯度;
2、如果⾼考成绩只⽐志愿学校预估投档分略⾼,不能简单按照历年专业录取分从⾼到低排列专业志愿,把更有把握的专业作为第⼀专业志愿更为合理;
3、建议选择“服从专业调剂”,避免落⼊下⼀批次。
——
:零点⾼三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