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比賽規則
國際乒聯已通過下列的修訂球例,除有關40mm的比賽用球將於今年
10月1日開始實施外,其餘新例均於今年9月1日起執行,詳情如下:
10月1日開始實施外,其餘新例均於今年9月1日起執行,詳情如下:
1. 球: 球的直徑為40mm,重2.7g。
2. 阻擋: 對方擊球後,若球正朝著比賽檯面方向移動,在尚未觸及本方檯
區,亦未越其端線前,觸及本方球員或其穿帶的任何物品,稱為
「阻擋」。
3. 球拍: 在比賽中,球拍除因意外嚴重損壞致不能作賽,否則不得更換。
4. 球衣: 在球衣的前面及側面最多可以有三個廣告,其總面積不得超過
200cm2(現行160cm2)。
200cm2(現行160cm2)。
乒乓球混双比赛的规则5. 教練: 若一名教練在一個賽事中被逐離場兩次,裁判長有權在餘下的
賽事取消其教練資格。
6. 雙打: 在世界錦標賽的雙打項目,兩名球員均必須來自同一屬會。
6. 雙打: 在世界錦標賽的雙打項目,兩名球員均必須來自同一屬會。
比賽分為單打、雙打兩種,多採三戰兩勝或五戰三勝制。雙方由猜拳或是擲錢幣決定何者先擁有發球權。在裁判的指示下,由具發球權的一方進行正規的發球。一方發球5次後,換邊發球、攻守交替,以此方式進行比賽。至於場地交換,是在其中一方得10分時才進行換場。先取得21分的一方獲得優勝。但當雙方比數到達20:20時,必須有一方連續取得2分才算優勝。2001年9月起,最新規則已經改為11分制,先取得11分者勝一局。雙打的比賽規則大致和單打相同,由參賽的4名選手交互對打,要注意的是,這4個人的發球和接球的順序,千萬不能攪亂,若弄錯了順序,便形成失誤。
年代 | 所發生的事 | 年代 | 所發生的事 |
1902年 | 傳入日本,並命名為TABLE TENNIS。 | 1905年 | 傳入維也納及布達佩斯。 |
1916年 | 上海乒乓球聯盟成立。 | 1926年 | 德國召開世界乒乓球聯合會議,訂定規則,並成立國際乒乓聯盟。 |
1935年 | 海綿拍問世,球的旋轉、力量、速度大為提昇。 | 1965年 | 規定兩面膠皮必須同一顏。 |
1971年 | 出現了高拋發球法。 | 1975年 | 發明了兩面異質拍(所謂的怪拍)。 |
1983年 | 中華民國桌球協會正式獲准加入國際桌球總會(I T T F)。 | 1983年 | 規定兩面必須為明顯的不同顏。以木板面擊球無效。球員發球若跺腳,即為失分。 |
1993年 | 修正為兩面必為黑與鮮紅。取消發球跺腳失分。 | ||
一、比賽規則與器材
● 比賽器材
● 球臺
世界比賽時應用國際桌總批准的品牌和型號。球臺製作應堅固。球臺的上層表面稱臺面,用堅實木料製成,具有均勻的彈性;採用暗綠的纖維素噴漆或塗漆;長2.74公尺,寬1.525公尺,離地高0.76公尺。臺面各邊有一2公分寬的白線,分別稱為邊線和端線。臺面被一個垂直的球網劃分為兩個大小相等的台區。每一台區應被一平行於邊線的3公分寬的白線劃分為兩個相等的半區,此白線稱為中線。中線應視為發球員和接發球員右半區的一部分。
● 球拍
世界比賽時應用國際桌總所批准的品牌和型號的球拍。球拍大小、形狀和重量不限,底板應為整段木料製成,厚度均勻、平整而堅硬。底板厚度至少85%是天然木料,中間可夾粘合層,各粘合層不超過總厚度的7.5%或是0.35公分,而且各粘合層的總厚度不得超過底板總厚
度的15%。擊球拍面的覆蓋物可用一層普通的顆粒膠,顆粒向外連同粘合劑不超過2公分;也可用海綿膠,顆粒可以向裏、也可以向外,連同粘合劑不超過4公分。上述的覆蓋物應粘貼在整個擊球拍面上,厚度均勻。不允許用未被覆蓋的拍面擊球。球拍兩表面必須一面紅,另一面為黑。拍身邊緣上的包邊不得呈白或明顯反光。比賽時,第一次使用或重新使用一個球拍前應允許對方和裁判員檢查。
● 球
桌球用賽璐珞或塑膠製成,圓形,直徑37.2~38.2釐米,重2.4~2.53克,彈性應符合標準。最新桌球規則已將球的顏及大小略做改變,從過去白球改為深橙紅球,直徑增加為40釐米,球等重量為2.7克。改變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比賽可以更精彩,不會立即結束一球,增加了桌球比賽的可看性。
二、比賽的種類
分成單打和雙打兩種,雙打也有男女互相比賽的混合雙打。雙打時同一人不可連續打兩場,必須交互的打。比賽局數,個人賽是五局,團體賽是三局,個人賽贏三局,團體賽贏兩局就算贏了。
● 比賽的勝負
每局比賽,以先得21分者為勝;但如果雙方都得到20分,則一方連續得2分者為勝。2001年9月起,新規則修訂為先勝11分者為勝,如果雙方都得到10分,一方需連得2分才獲勝。
● 比賽的開始
比賽用猜拳或猜錢幣正反面來決定場地、接發球的優先選擇權。如果猜贏的人選擇發球的話,對方就有選擇場地的權利,反之,如果猜贏的人選擇場地,對方就有發球的權利。
● 正規發球
發球者必須在檯面的端線或在端線的延長線後方,把球放在不拿球拍的空掌心上,並在與檯面同高度的水平面上,以垂直或近乎垂直且不使球本身旋轉的向上空拋起,球擊出後先接觸發球者的檯面,然後越過網子碰到對方的球檯面,這才是正規發球。 如果是雙打,發出的球必須先觸及發球方的右半區或中央線上,越過網子後落入接球方的右半區或中央線上。
● 互換方位及發球
每局發球方發滿2分後,接球方換為發球方,每滿2分都要輪換發球,直到終局,如果雙方都得10分,每得1分均應輪換發球,直到終局。第一局先發球的球員,次局應為先接球的球員,如此每局輪換接發球,直到終局。每局終了,次局雙方球員應互換方位,至每場比賽終了為止,但是如果只比賽一局,則任一方先得6分後,雙方也需要互換方位。
● 違反正規發球法
∙ 作發球動作時候,球掉下來。
∙ 違反正規反擊。
∙ 比賽時,選手、球拍、衣服,碰到網子或網架或對方的檯面。
∙ 沒有使用球拍來發球或反擊比賽時移動球檯。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