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背景下推进宁波低收入农户精准帮扶的对策研究
施志权1
,王凯2∗,李佳丹2
,詹柴2,徐志豪2㊀
(1.宁波市乡村振兴促进中心,浙江宁波315040;2.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宁波315040)
摘要㊀共同富裕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又一伟大目标㊂ 三农 是共同富裕的短板,低收入农户是农村中的低收入体,应是实现共同富裕所必须重点关注的对象㊂选择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宁波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宁波低收入农户的收支现状㊁增收困境,并在对有关单位进行访谈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低收入农户精准帮扶的对策建议,包括不断强化制度保障㊁持续增加4项收入㊁深化创新4项举措㊁复制推广4种产业帮扶模式等方面,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前瞻性,对于以宁波为代表的沿海发达城市推进低收入农户精准帮扶㊁率先实现共同富裕等具备重要参考价值㊂关键词㊀共同富裕;低收入;精准帮扶;对策中图分类号㊀S -9㊀㊀文献标识码㊀A㊀㊀文章编号㊀0517-6611(2023)07-0240-04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23.07.055㊀㊀㊀㊀㊀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Research on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Precise Support for Low-income Farmers in Ningbo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mmon Prosperity SHI Zhi-quan 1,WANG Kai 2,LI Jia-dan 2et al㊀(1.Ningbo Rural Revitalization Promotion Center,Ningbo,Zhejiang 315040;2.Ningbo Ag-ricultur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Ningbo,Zhejiang 315040)
Abstract ㊀Common prosperity is another great goal of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Agriculture,rural areas and farmers are the short board of common prosperity,and low-income farmers are the low-income groups in rural areas,which should be the focus of the realization of common prosperity.This paper chooses Ningbo,which has a high leve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as the re-search object,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come and expenditure and the difficulty of increasing income of low-income farmers in Ning-bo,and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promote precise assistance to low-income farmers based on interviews with relevant un
its.Thes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include strengthening institutional guarantee,continuing to increase the four income,deepening the in-novation of four move,copying and promoting four industry support modes,etc.,have certain pertinence and forward-looking,which have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for Ningbo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coastal developed city to promote low-income farmers accurate support,take the lead to achieve the common prosperity,etc.
Key words ㊀Common prosperity;Low income;Precise help;Countermeasures
作者简介㊀施志权(1971 ),男,浙江宁波人,经济师,从事 三农 政策
研究㊂∗通信作者,经济师,从事农业农村研究㊂
收稿日期㊀2022-09-23
㊀㊀2021年6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支持浙
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要求浙江先行先试㊁作出示范,为全国推动共同富裕提供省域范例㊂浙江省㊁宁波市分别发布了‘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 2025年)“‘宁波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行动计划(2021 2025年)“,把实现 城乡区域发展差距㊁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持续缩小,低收入体增收能力和社会福利水平明显提升 作为重要发展目标㊂共同富裕,
短板是在农业农村㊂低收入农户是在农村的低收入体,是实现共同富裕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加大对他们的精准帮扶,事关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的全局㊂
十三五 以来,宁波市低收入农户精准帮扶工作取得了
突出成效,从数量看,2020年底宁波市低收入农户有49316户㊁
69486人,比2016年的97532户㊁186887人分别减少了49.44%㊁62.82%(该研究所涉及的低收入农户数据均来自行业主管部门);从收入看, 十三五 期间宁波市低收入农户收入年均增长14.9%,高出全省1.9百分点,更是远高于同期全市
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增速,2020年宁波市低收入农户收入增幅居全省第3位,比2016年排名上升了7位,低收入农户收入占农村居民收入比重已达到42.6%,提前完成40%的目标要求㊂
2021年是 十四五 的起始年,是宁波市建设共同富裕
先行市的元年,也是推进帮促开发工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点㊂市委㊁市政府‘关于促进低收入农户高水平全面小康的若干意见“指出,到2022年全市低收入农户收入年均增幅保持在10%以上,低收入农户最低收入水平超过年人均10000元,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人均收入超过18000
蔡国权简介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不低于10000元㊂在这样一个新
阶段,要求对低收入农户的识别更加精准㊁措施更加精细㊁监管实现常态化,对照新阶段的新要求,宁波市低收入农户的精准帮扶举措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比如产业帮扶可以更突出区域特,社会力量参与的积极性可以进一步激发,数字化手段㊁创新性的举措可以更多,可复制推广的模式可以进一步挖掘等㊂
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在研读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㊁对市级及县(市)区农业农村主管单位进行走访调研㊁对产业帮扶低收入农户增收的典型做法进行访谈了解之后,分析宁波低收入农户的基本情况㊁增收困境,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宁波市加大低收入农户的精准帮扶㊁助推共同富裕先行市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㊂
1㊀宁波市低收入农户的基本情况1.1㊀低收入农户数量与分布
1.1.1㊀数量变化㊂截至2021年8月底,宁波市共有低收入农户47843户㊁67452人,其中低保户占比80.2%,其他经济
困难户占比19.8%,与2020年同比,低收入农户㊁人口数分别减少了2095户㊁2180人㊂ 十三五 初期,全市低收入农
㊀㊀㊀
安徽农业科学,J.Anhui Agric.Sci.2023,51(7):240-243
户的数量是97532户㊁186887人,与之相比,低收入农户户数㊁人数分别减少了50.95%㊁63.91%㊂
1.1.2㊀区域分布㊂结合2021年8月份数据,宁波市低收入农户主要集中在非主城区,低收入农户户数合计占比70.3%,其中,慈溪市占比最高,为19.78%,宁海县次之,为18.04%,象山县第三位,为17.76%;主城区合计占比29.7%,其中奉化区最高为15.19%,其余主城区占比均小于5%㊂从整体形态观察,宁海与象山的偏南地区㊁余姚与慈溪的偏东北地区以及奉化的山区低收入农户分布相对集中;具体到乡镇(街道),观海卫镇㊁周巷镇㊁溪口镇㊁莼湖街道㊁大堰镇㊁长街镇低收入农户数量最多,均超过了1000户,庵东镇㊁西周镇㊁尚田街道㊁龙山镇等26个乡镇(街道)低收入农户超过500户㊂
1.2㊀低收入农户的收入
1.2.1㊀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长情况㊂2020年宁波市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万元, 十三五 期间,全市低收入农户收入年均增长14.9%,比浙江省平均高出1.9百分点,更是远高于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的年均增长率,宁波市低收入农户收入增幅从2016年的全省第10位连年跃升至2020年的第3位,保持着高速增长进位的态势㊂
1.2.2㊀低收入农户的收入结构㊂截至2021年8月底,全市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到1.56万元,
从收入构成上看,转移性收入(低保金)所占比重最高,为52.96%,其他依次是转移性收入(其他)㊁工资性收入㊁经营性收入㊁财产净收入,占比分别为30.4%㊁14.06%㊁2.03%㊁0.55%,可见,低收入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是转移性收入㊂2020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构成中,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的比重达到82.6%,非经营性收入的比重仅为17.4%,与低收入农户刚好相反㊂分地区看,除下述2种情况外,宁波市大部分地区低收入农户的收入构成与全市平均水平基本相似:①江北㊁宁海㊁东钱湖㊁杭州湾4地区工资性收入比重明显高于全市其他地区及全市平均;②除鄞州㊁象山㊁宁海㊁慈溪外,其他地区经营性收入比重均小于全市平均水平㊂
1.3㊀低收入农户的支出㊀截至2021年8月份,全市农户的平均支出数值为178
2.41元,从收入构成上看,医疗支出所占比重最高,江北㊁北仑等6地区医疗支出比重超过90%;其次是转移性支出(17.02%)㊁教育支出(1
3.90%),生产性支出所占比重最小,为8.34%㊂从全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数据看,医疗支出仅占8.62%,食品烟酒㊁居住㊁交通通信㊁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支出比重均高于医疗支出㊂
2㊀宁波市低收入农户的增收困境
2.1㊀收入水平低,就业能力差㊀2020年全市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7万元,占农村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的42.6%㊂低收入农户主要收入来源是转移性收入,具备一定劳动能力的由于缺乏技术㊁就业技能有限,多数工作不稳定且就业集中在第一产业,持续增收难度大㊂
2.2㊀医疗负担重,生活压力大㊀2021年以来,全市平均医疗支出比重占到60.74%,不少地区高于这一比例,这类家庭㊁人因医疗需要长期背负包袱,生活困难㊁压力较大㊂2.3㊀老弱病残多,造血能力差㊀根据对宁波市低收入农户300户统计监测样本分析,低收入农户中因老㊁因病㊁因残㊁因智障体弱等各种原因导致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比重高达80%,基本没有造血能力,是低收入农户中最大的体㊂2.4㊀收支相抵近,不稳定性高㊀2021年以来,从低收入农户的支出结构看,生产性支出的比重最低,扩大再生产能力弱㊂由于低收入农户自身底子薄㊁原始资金积累少㊁融资能力差等问题,再加上收入与支出相抵后所剩无几,即使短期内达到或是高于省定标准,但出现反弹的风险依然不小㊂
2.5㊀接受能力差,自身活力小㊀低收入农户中具备一定劳动能力的,因文化水平㊁综合素质相对不高,对新思想㊁新技术接受能力较差,从事新产业增加新收入的信心不足,缺乏发展活力㊂部分低收入农户觉得就业获得的收入略高于低保标准,又可能面临退出享受政府补助的风险,加之受自身经济条件和自然资源限制因素影响,土地等资源盘活不够,主动发展产业㊁主动就业积极性不高,吃低保㊁享受国家救助 等靠要 思想严重,自身发展缺乏活力㊂
2.6㊀偏远地方多,要素流动少㊀从低收入农户的地区分布情况看,多数集中在距离市中心㊁城市副中心
较远的地方,这些相对封闭的区位,开放度不高㊁与外界相互作用不明显,交通㊁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不够发达,各种信息缺乏,生产要素流动性较弱,难以把握和运用村外资源和优势㊂
3㊀对策建议
对低收入农户的精准帮扶,以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为核心,但帮扶内容不仅局限于物质层面,也应当加大精神层面的帮扶㊂对于没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核心是转移支付㊁兜底保障;对于具备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核心是产业帮扶㊁鼓励就业㊂与传统的做法相比,新形势下需要强调帮扶的精准性,强化数字化手段㊁创新性做法㊁突破性改革的探索㊂从工作推进的角度看,总结提炼出一些可复制㊁可推广的精准帮扶模式,并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推广是很有必要的㊂3.1㊀不断强化制度保障㊀对于因病㊁因残等造成的比重高达80%的不具备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不能通过 造血 助其脱贫,只能通过 输血 即长期的政策兜底[1]㊂
3.1.1㊀持续完善医疗保险制度㊂稳步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和参加大病保险,争取实现低收入农户参保率达到100%㊂在现有基础上,结合宁波市低收入农户医疗支出比重较高的特点,开展低收入农户综合性保险评估,提出调整完善综合性保险建议方案,更加有效发挥保险辅助性保障作用[2-3]㊂帮助低收入农户增加商业医疗保险,逐步提高低收入农户的门诊和住院费用报销比例,降低医疗支出比重或是因病导致㊁返回到9000元收入标准内的比例㊂
3.1.2㊀进一步改善住房条件㊂针对一些低收入农户居住品质较差的问题,建议在现有住房救助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对问题比较突出的区域通过适度放宽建设用地规划㊁土地审批管控等方式,多部门联合推进整村新建;创新廉租房㊁共有产权房新模式,在保障房中预留一定比例作为低收入农户家庭公共租赁房;对低收入农户加大政策倾斜力度,为部分无子女的
142
51卷7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施志权等㊀共同富裕背景下推进宁波低收入农户精准帮扶的对策研究
老人免费提供村集体公建房,让零星居住转变为抱团居住,从根本上解决房屋破旧㊁居住品质差的问题[4]㊂
3.1.3㊀建立动态评估监测机制㊂坚持 精确识别㊁精准帮扶㊁精细管理 原则,全面推进低收入农户重点帮扶对象的动态管理㊁精确识别工作㊂加大对低收入农户帮扶的精准性,做到事前预防和事后帮扶相结合,形成入户访问㊁发现问题㊁动态监测㊁持续帮扶㊁解决问题㊁评估分析系统化㊁全链条帮扶机制㊂重点关注低收入边缘户和返低风险户,以及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略过线的非低收入户,及时评估返线原因,把评估结果作为后续完善政策㊁帮扶措施的重要依据㊂
3.2㊀持续增加四项收入㊀从目前全市帮扶成效和趋势看,市级政策基本能够完成 输血 功能,在低收入农户中还有20%的人具备一定或是完全的劳动能力,他们最有活力,是低收入农户中的 发动机 ,持续增加低收入农户的4项收入,尤其是工资性收入,主要是靠 发动机 的带动㊂
3.2.1㊀全面推进帮助低收入农户增加工资性收入㊂应针对低收入农户中劳动力素质特点㊁就业需求和培训愿望,依托技工院校㊁职业院校㊁民办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大力开展劳动预备培训㊁就业技能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强化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着力提升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并减免低收入农户培训费用,增加其技能提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 应培尽培 愿培尽培 [5-7]㊂传统来料加工业是低收入农户在家门口就业的渠道,特别是能较好地促进低收入农户妇女或身残体弱和孤寡病老者就业增收㊂当前,要开拓来料加工渠道,培育来料加工潜力经纪人,要促进来料加工规范化㊁规模化㊁专业化,提高来料加工市场竞争力㊂同时,发展来样加工㊁来单加工,减少接单中转环节,提高低收入农户加工收入㊂在引导企业优先雇佣低收入农户劳动力的基础上,设置公益性岗位向低收入农户劳动力倾斜,每个行政村均要根据实际需求科学设置环境保洁员㊁护林员㊁河道清理员㊁垃圾分类监管员等不同公益性岗位㊂区残联通过与社会机构合作,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低收入残疾人提供支持性就业和居家就业服务,创建残疾人扶贫基地吸纳残疾人就业㊂
3.2.2㊀针对性支持低收入农户增加经营性收入㊂一是进行资金和技术支持㊂农户通常不能很好地掌握市场需求及种植㊁养殖等技术,并且缺乏生产资金,因此需要政府结合地区优势农产品发展,为低收入农
户提供一定的启动资金,并长期开展技术帮扶,帮助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生产经营㊂二是帮助拓宽销售渠道㊂农产品流通由农户多跑腿的传统渠道向信息多流动的现代渠道过渡,对于低收入农户而言,面临农作物收获后无法销售出去的风险,鼓励政府联合淘鲜达㊁小6买菜㊁社区团购平台等渠道,鼓励支持龙头企业㊁合作社㊁种植大户等主体帮助低收入农户销售农产品[8]㊂
3.2.3㊀深化改革增加低收入农户的财产性收入㊂充分挖掘盘活资产,加快推进财产持续变现,积极挖掘 三块地 在增加低收入农户财产性收入方面的潜力[9]㊂完善低收入农户农村耕地流转体系建设,引导农户依法采取转包㊁出租㊁入股等方式流转承包地,对于低收入农户的土地考虑优先流转㊁适当提高量化入股比重,提高农户耕地的流转效率㊂推进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㊂针对农村住宅格局散乱㊁空院空宅多等实际情况,以政府支持㊁村委会组织引导㊁农户自愿为基本原则,推动宅基地功能从保障型居住向多元开发拓展,探索休闲农业型㊁文化保护型㊁旅游观光型㊁电商带动等闲置农房利用模式,推动宅基地加快流转㊂支持集体经营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利用国家关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可以出让㊁租赁㊁入股的政策,采取灵活方式进行规划和开发,发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在增加低收入农户收益方面的应有作用㊂3.2.4㊀强化保障稳步增加低收入农户的转移性收入㊂加大救济扶持力度,提高低收入农户保障水平㊂对低收入人进行详细调查,对于该救济和补贴的低收入农户一个人也不能掉队,充分发挥救济补贴在脱贫方面的作用,逐年提高低保标准,确保各项政策及时落实㊂探索创新低收入农户专项惠农补贴政策,对有劳动能力进行就业以及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低收入农户额外给予一定的补贴;对大病救助后仍有困难的低收入农户,通过其他途径再给予补贴[10-11]㊂
3.3㊀深化创新四项举措
3.3.1㊀试点一批机关单位结对包村制度㊂据统计,当前全市有100户及以上低收入农户的乡镇(街道)共有116个,建议在现有 一户一策一干部 的基础上,在做实做细做深上下功夫,试点实施 一镇多机关㊁一村3单位 [12]㊂根据镇㊁村低收入农户集聚情况,构建起市级㊁区级㊁镇级机关单位㊁国有企业3级联动帮扶机制,明确一个集聚村3个机关单位包村负责增收致富,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把资源㊁资金㊁人才㊁技术投向低收入农户㊂
3.3.2㊀打造一个开放式的数字化帮扶平台㊂打造一个全市低收入农户的数字化精准帮扶平台,在平台上发布低收入农户的需求信息,让广大企业㊁社会团体㊁公民个人等能够及时了解情况,众筹推进㊁针对性帮助低收入农户培训㊁就业㊁增收,使低收入农户的需求及时㊁精准地得到满足㊂同时,积极与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展开合作,在平台上发布针对低收入农户的招聘信息,继续加强与国企㊁高校㊁龙头企业等社会力量的联系,引导社会力量帮扶重心下移,实现社会资源和精准帮扶的有效对接,实现对低收入村的精准帮扶㊂
3.3.3㊀率先探索面向低收入农户的精神帮扶㊂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不仅仅是物质富裕,精神富裕同样重要㊂当前,宁波市低收入农户都能够保障年家庭人均收入9000元,在对低收入农户的精准帮扶工作中,更多关注的还是物质需求,精神层面的关注和供给较为欠缺㊂下一步,建议在 一户一码 的信息采
集中,增加精神需求信息的收集,并充分调动妇联㊁残联㊁红十字会㊁志愿者协会等社会团体的力量,探索实施一些可行的工作手段,充分满足低收入农户的精神需求㊂3.3.4㊀创新实施一些工作激励举措㊂对于结对低收入农户数量较多㊁帮助较大㊁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助力解决部分低收入农户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等问题,在建设用地指标㊁税收优惠㊁贴息贷款等方面予以倾斜㊂将低收入农户增收工
242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安徽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3年
作纳入对责任部门及乡镇的年度考绩,对于在低收入农户精准帮扶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设置一批专项奖
(十佳帮扶企业㊁十佳优秀结对单位㊁十佳先进个人等),对于有突出贡献的干部予以优先提拔㊁任用,营造从上至下齐抓弱势体脱贫致富的良好氛围,促使工作扎实成效提升,同时有效提高乡镇低收入农户抽样监测质量㊂
3.4㊀复制推广4种产业帮扶模式㊀产业扶贫是我国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是维持贫困户与贫困区域协同发展,增强贫困户内生动力,促进收入提高的有效途径[13]㊂研究人员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可操作性较强㊁可供复制推广的产业帮扶模式,现进行提炼总结如下㊂
3.4.1㊀ 扶贫联盟 精准帮扶模式㊂模式简介:选定一个区域性优势主导产业组建一个扶贫联盟,联盟由政府单位㊁行业专家㊁技术支持团队㊁龙头企业㊁专业合作社㊁公益组织等组成,针对不同的低收入农户,联盟主要是协调各方优势力量,针对性开展精准帮扶㊂
典型案例: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畜禽所副所长陈淑芳团队的 象山白鹅 产业扶贫模式㊂当前,该模式有效带动了县内㊁对口帮扶地区以及国内10多个省份2000余户农户脱贫致富㊂主要做法:① 抱团发展 ,在扶贫联盟协调之下,以具备一定资金基础及管理能力的白鹅养殖行业领头人㊁致富能手为 掌心 ,带动低收入农户作为 手指 抱团;② 点单服务 ,利用联盟内产业㊁技术㊁市场㊁资金等资源,为困难养殖户提供 点单式 服务,破解实际难题;③ 风险托管 ,由龙头企业全程参与出资建设㊁购买种鹅㊁饲料,技术服务,养殖户零资金投入参与白鹅养殖,产生效益后从盈利中扣除建设资金及服务费,逐步帮助低收入农户实现造血功能㊂
3.4.2㊀特产业联盟全链条帮扶模式㊂模式简介:以区域性特产业为基础,由该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行业专家领衔,联合农业培训㊁技术指导㊁品种选育㊁供应链公司等头部企业,组建起特产业联盟,全链条㊁全方位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㊂
典型案例:象山柑橘博览园㊁宁波田园牧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韩东道牵头成立的 中国静橘 产业联盟㊂该公司荣获有省级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企业㊁浙江省农民田间学校等多个荣誉,当前,该产业
联盟一期带动20多户本地示范农户参与,后期将覆盖3500余户小农户㊁低收入农户,并在对口帮扶的四川省合作成立有帮扶中心㊂主要做法:① 四联合四服务 助力低收入农户成长,联合国内首个农民职业教育服务平台 天天学农开展农技培训服务,联合四川农大㊁省市农科院开展品种选育㊁测土配方㊁技术指导服务,联合盒马鲜生㊁果品流通协会㊁供销社等流通单位开展产品助销服务,联合中华先正达等央企开展农资㊁咨询等综合服务,通过提供市场化的技术服务弥补政府服务空白;②精准对接助力对口帮扶,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的脐橙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中国静橘 产业联盟及时对接,与四川农大合作成立了农村地区帮扶中心㊁同时落户柑橘选育中心,助推当地柑橘产业发展和低收入农户增收;③秉持 销量决定闭环 的理念,产业联盟以供应链为核心推动力,着力解决终端销售问题,建立起分品分级㊁标准统一的产品收购㊁流通链条,助力 基地变车间㊁贫农变富农 ㊂
3.4.3㊀新型经营主体协同发力模式㊂模式简介:以龙头企业㊁合作社㊁大户㊁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基础,通过让低收入农户入股㊁为低收入农户提供工作岗位等,帮助低收入农户获得分红以及工资性收入等㊂
典型案例:①宁海县桃树湾林业发展有限公司带动茶院乡道士桥村12户低保户和低保边缘户增收,主要做法是帮助低收入农户通过土地入股㊁务工㊁分红等形式提高收入,
2019年收入最高为3.8万元,户均1.5万元;②宁波飞洪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带动周边10余户低收入农户
增收,主要做法是通过了解低收入农户的劳动要求㊁工作条件,设置科学合理㊁人性化的工作岗位及灵活的弹性工作时间,助推低收入农户人均增收2万元以上㊂
3.4.4㊀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带动模式㊂模式简介:该模式以入股分红为核心,农户通过将自有资源㊁财政扶贫资金等量化折算加入股份经济合作社,成为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股东或者债权人,到约定日期获得利息或者股金分红㊂
典型案例:宁波市海曙区章水镇杖锡村导入多项目助力村民增收,四明山区域杖锡村地处高山,近年来,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发展日益相好,收益逐步显现,有力推动力低收入农户增收㊂主要做法:① 积累人气 ,打造了拥有东京樱㊁椿寒樱等近百种樱花品种约40hm2的樱花观赏基地,并建有观景平台,观景效果极佳;② 导入项目 ,凭借独特的区位和优越的景观资源,与牧高笛公司合作打造露营基地,为合作社提供稳定收益,并向游客推荐本地土特产,切实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㊂
参考文献
[1]陈辉.低收入农户现状分析和对策思考[J].统计科学与实践,2020
(9):47-49.
[2]叶紫微.低收入农户持续增收思考:以温州文成县为例[J].统计科学
与实践,2017(4):60-61.
[3]郭绍林.精准扶贫低收入农户特征及脱贫路径探讨:基于2016年徐州
市低收入农户统计监测和农村住户调查数据[J].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7(9):44-46.
[4]孙杰. 两不愁 持续巩固 三保障 稳步提升:苏北低收入农户生活状
况[J].唯实,2019(8):62-65.
[5]王方舟,解金明,赵九洲.北京市远郊区低收入农户增收与发展研究:
以北京市怀柔区低收入农户为例[J].天津农业科学,2017,23(11): 18-22.
[6]郝媛媛.山区低收入农户增收对策研究: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20,48(24):253-256.
[7]于荣荣.南京市低收入农户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J].统计科学与实
践,2018(8):34-37.
[8]王丽红.依托农民合作社精准帮扶低收入农户:基于北京市469个收入
较低村的调查分析[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7(6):31-32.
[9]胡豹,张世云,王武强.缙云实现农民收入增速全省第一的经验启示
[J].浙江经济,2019(22):51-53.
[10]张世云.浙江省低收入农户增收问题研究:基于2013 2017年低收入
农户收入及构成统计分析[J].统计科学与实践,2020(1):44-47. [11]王凯,熊德平. 九五 以来宁波农民收入结构变迁实证分析[J].浙江
农业科学,2017,58(12):2285-2290.
[12]缪享核.温州低收入农户精准扶贫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成都:四川
师范大学,2019.
[13]沈宏亮,张佳,郝宇彪.乡村振兴视角下产业扶贫政策的增收效应研
究:基于入户调查的微观证据[J].经济问题探索,2020(4):173-183.
342
51卷7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施志权等㊀共同富裕背景下推进宁波低收入农户精准帮扶的对策研究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