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烧箔介绍
烧箔,又称贴箔,是一种传统手工艺品,已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制作过程大概分为四个步骤:“画”“涂”“贴”“扫”。
首先,用铅笔在黑布上画出想要的图形,以便后续用胶水勾线填图。然后,用画笔粘上乳白胶水,通过勾线和填图两种绘画方式完成填涂。这一步非常重要,因为涂胶水的位置就是之后贴铜箔的位置,所以要集中注意力,仔细填涂。等白的胶水变为透明时,就可以开始“贴”的步骤。这个步骤主要是把已烧制好的铜箔轻轻的平铺在画布上,让铜箔和胶水充分吻合。
铜箔贴完后要轻轻压平,等待5-10分钟,就可以进行最后一个步骤——“扫”。轻轻拿起画布,缓缓扫掉上面多余的铜箔,画作就完成了。在进行这个步骤时,刷的动作很重要,不能像刷烧烤酱那样随意地刷来刷去,要侧着轻轻地刷,这样既能使没有被粘上胶水的铜箔掉下来,也能让粘上胶水的铜箔不会被刷下来,从而保证作品的质量。
不同温度与反应材料的变化会导致颜变化不同,金箔、银箔、铜箔、铝箔等都是常用的材料,其中铜箔和银箔通过硫磺烧制,可以产生多种彩效果。
>金箔画制作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