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里出发
——古丝绸之路起点上的文明印记》审读报告(三)
2020年04月07日
责编查阅资料,兼顾其他章节的内容,提出了修改意见。
(1)金碗作为唐代金银器的典范主要体现在其精湛的工艺和华美的纹饰上,对此应进行重点、详细的描写。尤其是纹饰的细节更应细致展示。本章还应对唐代金银器的整体使用情况和较前代以来的显著变化进行介绍,如唐代金银器工艺更为注重细节,造型多样,不仅作为饰品,还作为饮食起居中应用的生活实物等,以使读者对唐代金银器有整体的认识。
(2)金碗的鸳鸯莲瓣纹为捶揲成型,是融合运用了粟特捶揲工艺的结果。在对具体工艺进行介绍的同时,可补充对粟特的介绍。从随着丝绸之路的贯通,大批粟特及其他西域各国的商人、工匠在长安经商、生活,给唐代百姓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变化方面进行描写,体现了大唐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改进。
按照责编建议,作者重新完善稿件后定稿。
第九章能言之鸟——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
作者按照组稿要求对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的器形特征、用途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尤其是对纹饰中采用“鹦鹉”,展开了关于鹦鹉来源的介绍。通过列举文献及其他文物信息,呈现出因丝绸之路畅通,西域各国向唐朝进献鹦鹉的情况。稿件内容翔实,但在标题划分上过细,与其他章节在标题设置上差异过大。
作者按照责编建议,重新设立标题,将内容整合,使文章更为紧凑,与其他章节风格一致。
第十章唐代多元文化的见证——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本章原以对何家村窖藏介绍开篇。责编阅读后建议作者更换开头,通过与舞马表演相近似的现代体育运动马术比赛引入,拉近与读者距离。并在第一段中展现文学作品中关于舞马的精彩诗句,唤起读者对舞马以及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了解的好奇心。
该章节的重点描写内容是围绕文物的舞马纹饰展开的。对舞马由西域引入中原,及所呈现的高超艺术表演进行详细的介绍。
责编按照各个部分的主题对描写顺序进行了局部调整。另外,文中引用大段的文献资料,如引用《新唐书》《明皇杂录》中对舞马由外国朝贡及舞马表演场景的描述内容,虽充分地展现了舞马的由来和精彩的表演技艺,但引文篇幅过长,且引文后又进行了现代文解释,显得繁琐。责编根据所要描述的内容,
从上下行文通顺的角度,对引文进行了适当删减。在保证普通读者能够顺利阅读的前提下,保留引文中的核心句及精彩的描写语句,使文章语言简洁、内容生动。具体在文章中进行详细标注,作者复核确认后定稿。
第十一章重归故里的盛世遗珍——唐贞顺皇后敬陵石椁
作者对石椁的发现、追索和石椁基本信息、主人的身世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又通过对石椁上线刻装饰所包含的多元文化分析,体现出因丝绸之路贯通而实现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作者选取石椁正面的“勇士与神兽”浮雕图画,从希腊勇士与西方神兽的形象和浮雕图画的希腊式构图方式,体现东西文化的交流。本章又选取石椁上具有佛教彩的图案:狮子、童子、莲花、鸿雁等,展开介绍佛教沿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的情况。本章内容充实,结构层次设置清晰。
文章在对佛教文化介绍时,使用了很多佛教专业用语。责编审稿认为,对佛教文化了解不深的读者,阅读会有困难。提示作者对文字进行修改,有需要使用专用术语处在文字后加括号注释。另外,本章中关于佛教在我国传播情况的介绍,与第一章中介绍丝绸之路带来的东西方文化交融中的描述有重复。根据书稿的整体设置,责编进行了删减。作者经过修改、复核后定稿。
第十二章唐代社会的礼仪制度——唐懿德太子墓壁画《阙楼图》《列戟图》
由本章开始的连续四章所涉及的文物都属墓道壁画。这四章对壁画的介绍是从唐朝的礼仪制度、开放包容的外交环境、大唐女性风貌和唐代体育运动发展情况几个方面各有侧重点展开叙述。每章节根据各幅壁画所体现的当时社会状况、时代风貌,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是对于什么是墓道壁画缺少相关介绍。
责编通读后,建议在第十二章开始处,增加对墓道壁画的整体介绍、与其他遗存壁画的区别以及墓道壁画的发掘、保护等信息,使读者对墓道壁画有整体的认识,也为各章节具体介绍各幅壁画进行铺垫。
作者根据责编建议在本章开篇处,以“幽冥珍品唐墓壁画”为主题增加对墓道壁画的相关内容介绍。其中对唐墓壁画的揭取、修复和保护工作做了详细的描述,并配以相关图片直观呈现,方便读者理解,也进一步加强读者对文物保护的认识。本章中介绍的两幅壁画都出自唐懿德太子墓。有关懿德太子的身世介绍是必不可少的。懿德太子墓墓室的修建是逾制而建,“号墓为陵”是有特殊历史原因的。对懿德太子能享有这种高规格墓葬礼制的原因应有具体说明。而文章中却欠缺此部分。责编建议作者补充相关内容,并且要求文字尽量精简,不需要过大篇幅,仅服务于本章主要内容的描写即可,尤其是关于懿德太子的具体死因在史料中有多种不同描述,且与本章主题相关不大,对此不建议详细分析。
《阙楼图》中所绘制的“阙”是一种与等级身份相关的建筑。作者写作中对阙的形制变化和阙随时代发展的功能变化分别独立描述,不仅篇幅过长,内容也有交叉、重复,不便于读者阅读理解。责编对内容进行了整合,按照时代发展顺序,对每一时期阙因功能变化而引起的形制变化进行了综合描述。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通过唐懿德太子墓壁画《阙楼图》《列戟图》,映射唐代社会的礼仪制度。文中多处列举出唐代具体的礼仪制度,作者在脚注中标注出史料原文内容。如,《通典》《唐六典》中关于具体礼制的记载。因所列史料内容,文字易读不会给读者阅读带来障碍,反而能直观地体现当时的礼制情况。责编将原稿文字梳理,调整脚注内容,直接插入文中对应内容处,作为实例直观呈现唐代礼制原貌,以方便阅读。
具体修改在文中进行标注,作者已做复核定稿。
第十三章大唐女性风貌的生动再现——唐永泰公主墓壁画《宫女图》
绘制于唐永泰公主墓前室东壁的《宫女图》被视为唐代早期仕女画的最高水准。这幅壁画直观地展示了唐代宫廷侍女的形象,也反映出唐代女子的风貌特征。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哪座城市
作者通过“风姿绰约的唐代女性”“身世凄凉的永泰公主”两个部分对本章内容展开介绍。文章结构划分清晰,但整体篇幅略短,且在与丝绸之路的相关联点上描写略显不足。
“风姿绰约的唐代女性”部分主要是介绍壁画内容,作者对壁画中各位宫女的样貌、妆容、服饰以及手持器物等,都进行了逐一描写。其中对宫女们的服饰、发髻所带有的域外文化特征进行了介绍。文中宫女们的手持器物中,有一件是高足玻璃杯,非常具有异域风情。责编建议作者就这件玻璃杯进一步挖掘内
容,增加关于玻璃在我国烧制历史的介绍,以及通过壁画中这件具有异域元素的玻璃杯反映出当时东西方文化交融的情况。在使文章篇幅得到扩充的同时,给读者提供更多的知识信息。另外,关于永泰公主墓的基本信息,作者也放置在这部分中。从一般读者的阅读习惯考虑,责编将永泰公主墓的介绍调整至文章开篇处。
“身世凄凉的永泰公主”部分对永泰公主的身世进行了介绍,将公主的实际生活与壁画中所呈现景象进行对比。其中关于永泰公主的死因,作者在列举了多部史料中记录观点的同时,有倾向性地认定公主为武则天直接所害,而非墓志记录的难产而亡。责编向作者建议,带有个人倾向的论述不宜出现,应客观列举公主死因的各种观点。
作者根据责编建议对书稿进行了完善、修改后定稿。
第十四章唐代万国来朝的外交场面——唐章怀太子墓壁画《客使图》
第十四章、十五章所讲述的两幅壁画都出土于唐章怀太子墓。有关章怀太子的介绍经责编调整,集中在第十四章,不占用第十五章篇幅。之前的第十二章、第十三章中都对出土壁画的墓葬有详细的叙述,而本章仅对墓主人介绍,缺少关于墓葬的介绍,在内容上显欠缺。责编查阅资料在对应位置进行了补充,作者已复核确认。
文中通过《客使图》描绘了唐代的外交场面,体现大唐盛世开放包容的社会状况,其中描写内容与引用史料与其他章节多有重复。责编根据各章节具体所要表述的重点进行了调整,以避免内容重复。具体处在文中标注,经作者确认定稿。
第十五章昔日马球运动的场面和风貌——唐章怀太子墓壁画《马球图》
本章以《马球图》为线索,通过展示唐代马球比赛的激烈和精彩场面,让读者感受唐代人们对马球运动的热爱以及当时社会积极健康、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组稿时对该章的写作,作者和责编有深入的沟通,将内容划分为“尘封地下的激烈比赛”和“风靡唐代的全民运动”两部分。作者按照内容设置,通过生动的语言文字完成了稿件。
“尘封地下的激烈比赛”部分,作者对壁画的内容按照近景、中景、远景的顺序做了具体描写。责编结合所查阅的与这幅壁画相关的资料,建议作者在此部分增加关于对此幅壁画绘制艺术价值评价的内容。使读者对这幅壁画所展示的唐代画师高超的绘画水平有所认识,也对整幅壁画的价值有更全面的认识。作者按照责编建议完善了内容。
“风靡唐代的全民运动”部分,作者对统治阶层、亲贵大臣、文人、军队以及民间马球运动的流行情况进行了详细叙述。但叙述内容顺序显混乱,责编对文字内容进行了调整、梳理,以保证读者阅读有序。经作者复核后定稿。
第十六章五代耀州窑的杰作——青釉提梁倒注壶
本章作者交付的稿件基本是按照五个部分进行叙述的:①青釉提梁倒注壶的外形及原理介绍;②倒注壶的发展情况;③耀州窑发展的历史;④耀州青瓷的发展历史;⑤中国瓷器的外销情况。作者没有具体标明每部分的标题。
责编审稿,提出:第二部分内容叙述倒注壶这种器物的发展,以及其他现留存的倒注壶的基本情况,若与第一部分本章主述文物呼应描述,则更便于读者理解。第三、四部分的叙述将耀州窑和耀州青瓷分别按照历史发展顺序进行介绍,多处内容有交叉重复,给阅读带来不便。
由于作者工作原因,对稿件无法及时完善。为保证稿件进度,责编与作者沟通形成共识后,由责编根据稿件的具体内容,对整个内容进行了重新梳理、整合,将之前的五部分内容合并为“工致于巧内藏玄机”“耀州名窑 青瓷珍品”“扬名世界 中国名片” 三个部分。重新整理的稿件已由作者完善、确认后定稿。
第十七章金锡缪琳——北宋吕氏家族墓出土文物
不同于之前各章是以一件(组)具体文物为核心展开叙述的,本章所述的文物是一个家族墓出土的所有文物。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类文物为“金银扣器”。作者通过对北宋吕氏家族中的儒学大家吕大临所进行的金石学方面的研究进行介绍,向读者阐述了起源于我国的金石学和现古学在源流上的区别。
本章涉及内容较多,不仅介绍具体文物,还要将吕氏家族在当时社会的影响力,以及金石学的研究内容做以介绍。如何合理地划分内容,向读者有条理地呈现呢?责编与作者进行了多次讨论,经过反复修改提纲,最终确定了现在的内容结构:“蓝田吕氏书香世家”“金银扣器 彰显地位”“儒学泰斗 金石大家”“金石考古 源流有别”。从吕氏家族在当时的社会影响力入手,通过出土文物中的“金银扣器”见证其家族社会地位,顺势对理学大师吕大临所进行的金石学研究进行介绍,最后向读者阐述金石学与考古学的区别。这样的结构设置,在保证整体内容完整的同时,实现了各部分内容的顺畅衔接。
稿件中多处涉及儒学、理学、关学等方面的内容,考虑到该书的读者定位,作者根据责编标示对具体会引起阅读不便处进行了注释。
第十八章古丝绸之路起点上悠久、灿烂的古代文明
全书通过第二章至第十七章列举的不同文物,从不同角度体现古丝绸之路起点上的古代文明。最后这一章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学技术、人文宗教、军事几方面对古代文明成就进行展示,并选取能体现各个方面的两至三件代表文物进行印证。
作者按照组稿要求,精心挑选了能够体现各个社会方面特征的代表性文物。但对具体文物的描述内容过多,篇幅过长。责编建议作者,对文物的介绍以体现其在对应社会领域的代表性即可。作者根据建议进行了删改、完善。
另外,本章在对社会各方面发展程度的整体描述,以及各件文物之间的衔接过渡语言上,多处有重复。对此责编根据内容的需要进行了替换、完善。具体修改在稿件中标注,经作者认可后定稿。
3.待解决问题
稿件的编写与审读加工交替进行,多次反复,经历时间近8个月。责编和作者经过长时间的反复加工对文字内容已过分熟悉,缺少初阅读的体验。请复审老师从初读者角度感受书稿的内容设置和语言风格是否通俗易懂,具体专业名词是否需补加注释。
复审意见
复审姓名:朱芸
职务/职称:编审
日期:2015年5月30日
本书以陕博馆藏多件国宝级文物为线索,由物入史,展现古丝绸之路交流的广度和宽度,勾勒出一幅欧亚大陆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盛景图。本书应用MPR技术,实现了集文字、图片、声音和视频多种呈现方式于一体,为读者多视角、立体化了解、认知丝绸之路昔日的辉煌及历史变迁提供了便捷,对于讲好中国故事、西安故事有着非常好的效果和现实意义。
终审意见
终审姓名:秦桦
职务/职称:副总编/副编审
日期:2015年6月6日
本书稿以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馆藏的18件(组)国宝级珍贵文物为线索,利用多媒体技术,从、通过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手段,全方位展现了文物及文物背后的历史和故事,宣传和展示了古丝绸之路起点上我国的地位和作用,弘扬了我国灿烂的古代文明和优秀的传统文化,书稿思想政治倾向正确,内容质量较高,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规定,经初审、复审,已达到发稿要求,准予通过。
来源:《出版参考》2019年第11期
责任编辑:李巧娜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