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ANDONG NORMAL UNlVKKSITY(S<x.ial Soiem.es)2020年第65卷第3期(总第290期)2020 V ol.65 N o.3( Serial N o.290)
周作人模仿鲁迅创作小说的失败
—从《狂人日记》到《真的疯人日记:T
张铁荣还来就菊花
(南开大学文学院,天津,300071 )
摘要:《狂人日记》是鲁迅的成名之作,发表以后f动五四文坛,影响非常深远。《真的疯人日记》是周作 人模仿鲁迅创作的一篇小说,发表后几乎毫无反响。将这两篇小说进行比较,对于我们研究周氏兄弟的作品风 格,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这充分说明经典的不可复制性。《真的疯人日记》是周作人小说创作的一次失 败,从此,他全方位地转向了散文创作。
关键词:周作人;鲁迅;《狂人日记》,《真的疯人日记》;《新青年》
中国农业银行查余额中图分类号:121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卜5973(2020)03-0020-10
国际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0I) : 10.k i.1001-5973.2020.03.003
社保缴费基数鲁迅的《狂人日记》是大家所熟知的作品,它—
—横空出世震动了五四文坛,成为中国新文 学的第一声春雷。这部小说,无论当时还是后来都在文学史上发挥了巨大的史诗般的引领作用 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受其影响最大的应该是他的弟弟周作人周作人当时就对《狂人日记》有着 很深刻的理解,他不仅用实际行动在理论上进行解读、呼应,而且还多次在文章中对这部作品进 行评论,甚至身体力行创作同样题材、书名相似的小说,这就是《真的疯人日丨己》。只不过他从壮 志满怀到身心憔悴,结局则是完全不能企及,此后虽全力补救,但终难望其项背。可见,经典是不 可复制的。将周作人《真的疯人日记》和鲁迅的《狂人日记》进行创作脉络的梳理,并进行互文研 究,应该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夏季节气―、周作人对《狂人日记》在理论上的呼应
鲁迅写《狂人日记》是1918年4月,小说发表在同年5月出版的《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上。有趣的是半年多以后,周作人在1918年12月《新青年》第五卷第六号上发表了他的著名理论文 章《人的文学》。此时的周作人在思想上与鲁迅基本相同,这个时期周氏兄弟的文章,都非常注 意书写妇女儿童问题。因此,他们在五四时期的文章都是可以对照互文来读的。周作人提出的 “人的文学”的现代理想范本,应该就是鲁迅的《狂人日记》。只是周氏兄弟当时相互配合,且十 分注意相互文字的尺度,文
章和思想的表述非常一致,既相互配合又没有任何互相吹捧的痕迹,所以不容易引起读者向这方面去联想。
在鲁迅振聋发聩的小说里,“救救孩子”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主题。《狂人日记》里面的中国,“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表面仁义道德的历史,实际上“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因为只 有在中国才有“易子而食”的食人文化、有“食肉寝皮”的食人语言,我们是“从易牙的儿子,一直
七一主持词20收稿日期:2019-丨丨-19
带然字的成语作者简介:张铁荣(1951—),男,天津人,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