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五大文化经纪公司 |
一、CAA——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 英文全名:Creative Artists Agency 创建时间:1975年 员工总数:约100个经纪人 总部所在地:洛杉矶世纪城 重要客户:斯蒂文•斯皮尔伯格、威尔•史密斯、欧普拉•温弗瑞、勒布朗•詹姆斯 主营业务:电影、电视、体育 CAA是公认的全球最有权势、也最令人生畏的经纪公司,网罗了电影、电视、音乐、体育界的一大批超级巨星,包括电影导演斯蒂文•斯皮尔伯格、电影明星威尔•史密斯、布拉德•皮特、乔治•克鲁尼,电视名嘴欧普拉•温弗瑞、职业体育明星勒布朗•詹姆斯和佩顿•曼宁。因其对华语电影业的渗透,这家公司在国内电影业也很有名气。 CAA创立于1975年,其过程颇有戏剧性。其时,业界老大威廉•莫里斯经纪公司的五个还没有混出名堂的年轻经纪人,迈克尔•奥维茨、朗•梅耶、马丁•鲍姆、威廉•哈勃和罗兰•帕金斯聚餐时,发现都对威廉•莫里斯的僵硬体制(主要是经纪人按资排辈)相当不满,都有意于创建自己的经纪公司,五个人一拍即合。然而新公司尚未开办,他们就被老公司开除了。于是五人骑脖子硬上,靠着36000美元的贷款和21000美元的存款,还有两辆汽车,就把CAA开起来了。 最初,五人志向并不算远大,他们只想做成一家有别于威廉•莫里斯的中型公司,而他们打动客户主要靠的是不拘一格的工作方式和热情,从职业篮球中学来的团队精神,讲分享,不讲等级制的管理制度。 到了1980年代后期,CAA已经成为经纪业的怪兽,年收入达9000万美元。公司的实际管理者迈克尔•奥维茨希望公司对电影业能有更大的影响力。他的王牌是:捆绑销售。具体说来,就是导演、编剧和演员都是他的客户,他一旦好项目,就把选好的主创阵容连同剧本一起卖给制片厂,这么一来,制片厂就失去了很多权力,比如挑选导演或主演,而CAA就变得越来越有权势。 当迈克尔•奥维茨大权在手后,他又决定让自己的导演和演员赚更多的片酬,并且要从票房中分红。这引起制片厂主管的极大反感,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向他屈服。据说,此举引发了好莱坞的一波片酬上涨潮,前威廉•莫里斯的经纪人大卫•格芬就批评道:这打破了劳资双方的均势,导致制片业总成本不断上涨。因其超级强势,迈克尔•奥维茨在1990年代初期连续三年被《首映》杂志评为好莱坞最有权力的人物。 1995年,CAA的两巨头,迈克尔•奥维茨和朗•梅耶接连跳槽去了迪士尼和环球,公司不可避免陷于混乱之中,重要客户纷纷逃逸。这甚至引发了一场悲剧,匆忙中被提拔到管理层的合伙人杰•马龙尼开始,东窗事发后被开除,然后自杀。 但CAA还是稳住了阵脚,而且仍然是无可争议的经纪业老大,年收入约3亿美元。而有史以来最卖座的25部影片中,有14部是其客户导演的。2006年,CAA进军职业体育,签下了勒布朗•詹姆斯、C•罗纳尔多等一大批明星运动员。2007年,CAA搬进位于洛杉矶世纪城区,被人称作死星的新办公大楼,熟悉《星球大战》系列的都知道,死星意味着强大而不可战胜。 2009年3月,CAA被一家媒体评入“全球最具创意的50家公司”,其它入选的还有苹果、谷歌和奥巴马的竞选团队等,这家媒体对CAA的获奖评语是:好莱坞有两类人,CAA和其他人。据称,李安、吴宇森、成龙和王家卫都是CAA的客户。CAA在北京设有办事处。 二、WMA——威廉•莫里斯经纪公司 英文全名:William Morris Agency 创建时间:1898年 员工总数:约150个经纪人 总部所在地:洛杉矶贝弗利山 重要客户: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丹泽尔•华盛顿、康多莉扎•赖斯、娜塔莉•波特曼 主营业务:电影、电视、出版 WMA是经纪业的百年老店,老到五大经纪家族的另外四家加在一起也没有他年头长。WMA的实力也的确能配得上它的历史,不仅年收入与另一个巨无霸CAA相当,为3亿美元,更在美国国内就设立了三个分部(总部当然在洛杉矶),而且在海外还有两个办事处,分别设在了上海和伦敦。WMA与老冤家CAA一样,旗下巨星如云,包括迈克尔•贝、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丹泽尔•华盛顿、梅尔•吉布森和娜塔莉•波特曼。 WMA创建于1898年,创始人威廉•莫里斯原名泽尔曼•莫希斯,1882年,也就是他九岁那年,跟着家人才从德国移民到纽约.很快,他就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美国化的威廉•莫里斯。他以代理杂耍表演艺人起家,当电影业逐渐成为大众娱乐,取代了杂耍之后,他就把重心转向了电影业。1920年代的电影明星,查理•卓别林、主演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的艾尔•乔生都是他的公司的客户。黄金时代的巨星,克拉克•盖博、朱迪•嘉兰和马龙•白兰度,也都把自己的事业交到了WMA的手上。 1960年代,WMA从兴起不久的电视业赚到了大钱,公司60%的收入都来自于这棵新摇钱树。到1960年代后期,WMA每年可以从电视业拿到700万美元。 WMA还发明了著名了收发室,这是这家公司训练新人的地方。CAA的五个创始人、迪士尼前任董事长迈克尔•艾斯纳、娱乐业大亨巴里•迪勒、梦工厂动画公司总裁杰弗里•卡曾伯格,还有很多娱乐业的大人物,都是在WMA的收发室上的职业生涯的最初一课。后来,各大经纪公司也都模仿WMA,设立了自己的收发室。 1970年代,WMA开始自满起来,躺在成功上睡大觉。他们认为,自己的名气会让所有娱乐业的精英自动送上门来,而事实上也是这样。1975年,迈克尔•奥维茨等五人从WMA,创建了一家新的经纪公司——CAA。但在最初,这对WMA影响不大,毕竟迈克尔•奥维茨这些人不过是新人,很难吸引重要的客户。即便此后几年中,CAA快速发展,WMA也自岿然不动。当时的一种说法是:WMA是最大的,而CAA是最热的。但到了1980年代,CAA挖角速度加快。1986年,WMA的掌门人斯坦•卡门逝世,公司的几大竞争对手趁机抢走了很多客户,不过,这也没能让它伤了元气。 到了1995年,CAA的两巨头迈克尔•奥维茨和朗•梅耶先后离职,WMA总算报了一箭之仇,签走了乌比•戈德堡和希尔维斯特•史泰龙等好几个CAA的重量级明星。 WMA最近几年的大手笔有,帮助通用汽车公司把多款主打产品移植到公司的客户迈克尔•贝导演的卖座巨片《变形金刚》中。 为了与老对头CAA竞争,WMA也把办事处开到了中国,不过,跟CAA不同的是,WMA的办事处在上海而不是北京。中国明星中,章子怡和刘亦菲都是WMA的客户。 三、ICM——国际创新管理公司 英文全名:International Creative Management, Inc. 创建时间:1975 员工总数:约170个经纪人 总部所在地:洛杉矶星座大道 重要客户:碧昂丝、哈莉•贝瑞、克里斯•洛克 主营业务:电影、电视、音乐、出版、新媒体 ICM与业界的一个庞然大物CAA同创立于1975年,这两家公司加上老牌巨无霸,是好莱坞仅有的三家百分之十经纪公司,意思是敢于从客户的收入中收取百分之十的佣金,其强横其地位之高从中可见一斑。ICM还是好莱坞经纪业五大家族中唯一一家公司名称上有国际这个词的,而且这个词也并非只是装装门面,ICM很擅长精英国际业务,在伦敦、巴黎、马德里和罗马都设有办事处,帮助旗下明星开拓国际市场。上世纪90年代中期是ICM的最辉煌时期,公司年收入超过1亿美元,拥有梅尔•吉布森、阿诺德•施瓦辛格这些超级巨星。 1975年,马文•约瑟夫森把创新管理协会(Creative Management Associates)和国际著名经纪公司(the International Famous Agency)两家经纪公司合二为一,这家新公司就是ICM。成立之初,ICM是上市公司约瑟夫森国际公司的子公司。马文•约瑟夫森并非经纪业的圈内人,他此举不过是看到经纪业很有赚头,想进来大捞一把。然而,新公司的多数精力都花在了人事纷争上,同年创立的CAA则趁机崛起。 直到1980年,毕业于加州伯克利分校的经纪人杰弗里•伯格当了总裁,ICM才算回到正确的轨道上。1986年,ICM趁着威廉•莫里斯在掌门人斯坦•卡门逝世后龙无首的机会,抢下成堆的明星,大发其财。1987到1988财政年度,ICM的收入高达5600万美元,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对一家经纪公司来说,这是个非常惊人的数字。1988年,马文•约瑟夫森把公司私有化,他和公司的几位高级管理者以7000万美元买下了60%的股份,几年后,他把自己的股份又卖给了合伙人。 1990年代,ICM已是好莱坞的顶级玩家。CAA的两位合伙人迈克尔•奥维茨和朗•梅耶接连跳槽,分别掌管迪士尼和环球,ICM趁乱打劫,得到了好几个大牌明星。此外,他们还开发了公司客户,说服美国运通公司担任保罗•麦卡特尼的美国巡回演唱会的赞助商。 ICM的一大业绩是,为客户阿诺德•施瓦辛格、埃迪•墨菲和梅尔•吉布森争取到2000万美元的片酬,并把业务扩展到了欧洲几个大国的出版、剧院和电视新闻业上。当时就有业内人士断言,ICM因为规模过于巨大,到头来反而会不知所措。而ICM的应对之策就是继续扩张,一连买下好几家音乐经纪公司,得到了U2等音乐巨星。虽然有意进军制片业务,但受制于反垄断法,ICM还是留在了经纪业。在与CAA的挖角大战中,ICM得到了导演雷尼•哈林和女明星高迪•霍恩,但也失去了喜剧明星比利•克里斯托和埃迪•墨菲。 1998年,南希•约瑟夫森成为ICM的联合总裁,这也是女性第一次攀到好莱坞顶级经纪公司的金字塔塔尖。南希•约瑟夫森是ICM的创始人马文•约瑟夫森的女儿,前娱乐业律师,1986年进入这家公司。她最了不起的业绩的是把《六人行》打包卖给了NBC。 近年来,ICM失去了好几个重要客户,包括朱莉娅•罗伯茨和卡梅隆•迪亚兹。 四、UTA——联合精英经纪公司 英文全名:United Talent Agency, Inc. 创建时间:1991年 员工总数:约100个经纪人 总部所在地:洛杉矶贝弗利山 重要客户:约翰尼•德普、哈里森•福特、科恩兄弟、詹妮弗•洛佩兹 主营业务:电影、电视、音乐、出版、计算机和视频游戏、时尚 UTA创建于1991年,是好莱坞五大经纪公司中的后起之秀,由鲍尔•班尼戴克和领先艺术家(Bauer Benedek and Leading Artists agencies)两家中型经纪公司合并而成。创建之初,UTA只有26个经纪人,客户亦仅限于电影明星、电影导演和电视界的精英。而在18年后,不仅经纪人总数已经膨胀至约100人,而且业务已扩展到娱乐业的所有领域,包括职业体育、音乐、视频游戏。很多好莱坞一线明星都是UTA的客户,其中包括约翰尼•德普、哈里森•福特、米莉•赛鲁斯、科恩兄弟。 合并之前,鲍尔•班尼戴克和领先艺术家都是在业内颇受尊重的中型公司。鲍尔•班尼戴克是威廉•莫里斯公司的资深经纪人马蒂•鲍尔和著名的娱乐业律师彼得•班尼戴克在1985年开办的,主攻电影业。领先艺术家创建于1980年,创始人是吉姆•伯库斯和加里•库塞,专长是电视业,代理开发了一批热门电视剧,如《辛普森一家》、《神奇年代》和《婚后,和孩子们》。这些电视剧为领先艺术家带来丰厚利润。 然而在好莱坞,在CAA、威廉•莫里斯和ICM这些经纪业巨无霸的夹缝中,中型公司的生存并不容易,于是鲍尔•班尼戴克和领先艺术家合并起来,意欲把自己也打造成巨无霸。成立后的第二年,UTA引诱了主要竞争对手ITA(互联精英经纪公司)的六个经纪人,他们带来了劳拉•邓恩和斯汀这些明星,UTA开始初具规模。1995年,流行音乐巨星迈克尔•杰克逊弃CAA转投UTA,这在好莱坞算是个明确的信号:UTA是家蒸蒸日上的经纪公司。 1996年,UTA看准独立电影正在兴起,率先设立了独立电影部门,帮助独立电影人筹拍影片,并提供融资服务。此后,UTA的竞争对手如CAA、ICM也纷纷效仿,成立了自己的独立电影部门。然而同年,UTA也因为合伙人加文•鲍隆(热门电视剧《宋飞传》的经纪人)对下属女经纪人的性骚扰事件而心烦不已,虽然UTA当机立断,决定抛弃加文•鲍隆,但加文•鲍隆并不肯轻易认罪,结束与公司的合同。结果花了几年时间,UTA才终于摆脱了这起丑闻。而为了抚平该事件对员工造成的心理创伤,UTA甚至要雇请一个专职的心理医师。 1998年,UTA从CAA挖来大牌女经纪人特蕾西•雅各布斯,因为她手里攥着一张号牌:约翰尼•德普。接着,UTA在电视业做成了一件大事,赢得了极高的声誉,这家公司签下了大卫•蔡斯创制的《黑道家族》,这套电视剧最初没有电视网愿望播放,在UTA的努力下,终于落户HBO,开始大红大紫。 2000年之后,UTA继续拓展新业务,先是扩充了音乐部门,而后又设立了预定和旅游部门。而在CBS的《幸存者》节目大热之后,UTA决定也在要这类电视节目中分一杯羹,于是创建了另类电视节目部门,帮助客户推出《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等节目,并从英国引进了很受欢迎的节目《超级保姆》。2005年,UTA又在旧金山设立办事处,专攻获利丰厚的视频游戏。 在人员变更频繁的好莱坞,UTA也不免被竞争对手挖角,比如在2005年,合伙人马丁•莱塞克和杰森•黑曼转投CAA,就带走了喜剧明星威尔•法莱尔、《蝙蝠侠前传》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而即便如此,UTA仍稳居经纪业五大家族之列。 五、Endeavor——奋进精英经纪公司 英文全名:Endeavor Talent Agency 创建时间:1995年 员工总数:约275人,其中有84个是经纪人(包含26个合伙人) 总部所在地:洛杉矶贝弗利山 重要客户:马特•达蒙、蒂娜•费、梅赛德斯-奔驰、欧莱雅 主营业务:电影、电视、出版行业精英人才代理、融资、营销 Endeavor是好莱坞经纪行业五大家族中的菜鸟。然而这家公司虽然只有14年的历史,却大有后来居上的势头,旗下不仅有马特•达蒙、罗伯特•德尼罗、凯拉•奈特莉和杰西卡•阿尔巴这些电影巨星,更在电视业呼风唤雨。2008年,一家从事电视业行销的网站进行的独立研究表明,Endeavor已经把电视界的半数精英揽于帐下。2007到2008季,51%的首播剧都是Endeavor的客户制作的,其中就包括在国内很有观众缘的《丑蒂》、《越狱》、《我为喜剧狂》和《英雄》,而在新剧中,这一比例更上升至令五大家族的另外四家胆寒的58%。 Endeavor创建于1995年3月。ICM(国际创新管理公司)的一次内诓(也被形容为午夜)导致四个羽翼已经丰满的经纪人阿里•艾曼纽尔、大卫•格林布拉特、里克•罗森和汤姆•斯特瑞克勒出走,他们跑到好莱坞贝弗利山,创建了自己的公司,就是Endeavor。第二年,三个来自CAA的经纪人成为公司的新合伙人,他们带来了亚当•桑德勒这样级别的明星,对一家刚刚起步的经纪公司来说,这无异于雪中送炭。 在接下来的8年时间里,在帕特里克•怀特塞尔的带领下,Endeavor强势而又戏剧性地扩大了自己的好莱坞领地,签下了马特•达蒙、本•阿弗莱克、休•杰克曼、朱迪•劳和克里斯蒂安•贝尔这些明星,从而跻身于好莱坞经纪业的五大家族之列。 Endeavor可谓ICM的冤家对头,这家新公司的发展壮大总是与ICM的失血紧密相连。2006年,一手打造了热门情景喜剧《六人行》的ICM总裁南希•约瑟夫森决意出走,很快她就被Endeavor迎娶过来。不久,又有两个ICM的经纪人马特•梭罗和罗伯特•纽曼投奔Endeavor,他们带来了好几位大腕级的导演,包括丹尼•保尔、巴兹•鲁尔曼、罗伯特•罗德里格兹和吉尔摩•德尔•托罗。2008年,Endeavor从主要对手UTA那里挖来四个重量级经纪人,这让公司的喜剧部门大为欣喜,因为他们现在手里可都是本•斯蒂勒、杰克•布莱克这样级别的明星。 美国著名电影公司 Endeavor不仅为成名的导演和演员寻合适的项目,而且在独立电影和偏门电影的开发上也眼光独到,《女巫布莱尔》、《华氏911》、《阳光小美女》这些影片能够投入拍摄都与这家公司的大力推动有关。2007年的第79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Endeavor大出风头,五部获得最佳改编剧本奖提名影片的编剧全部是它的客户。此外,以《阳光小美女》擒下最佳原创剧本奖的迈克尔•恩特也来自Endeavor。 要了解Endeavor的故事,最简便愉快的方式是HBO的热门电视剧《明星伙伴》来看。几个Endeavor客户共同打造了这套电视剧,而且细节非常准确到位。担任执行制片人的马克•沃尔伯格,就是该剧男主角文斯•蔡斯的原型,而剧中专横跋扈的大牌经纪人阿里•戈德的原型,就是Endeavor创始人之一的阿里•艾曼纽尔,其中阿里跳槽那一集(《采采蝇》),几乎等同于Endeavor创业故事的纪录片。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