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做优文旅经济,激发文旅新活力——以漳州市长泰区为例
Tourism Economy旅游经济
做大做优文旅经济,激发文旅新活力
——以漳州市长泰区为例
黄艳婷
(中共漳州市长泰区委党校,福建漳州 363999)
摘 要:文化和旅游犹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要想做大做优文旅经济,激发文旅新活力,促进文化产业和
旅游业的深度融合,漳州市长泰区应切实发挥文旅对经济转型、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作用,讲好长泰故事,增添旅游
名城文化魅力。漳州市长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文旅经济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本文通过梳理漳州市长泰区
做大做优文旅主要优势、前景与现状,从理论与现实的维度阐述发展文旅融合的重大意义,分析做大做优长泰区文旅
经济存在的问题,探讨激发长泰文旅经济新活力的思路与举措。
关键词:文旅经济;做大做优;旅游资源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深度融合发展。这为新时代做大做优文旅经济指明了道路与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文旅赋能经济发展,其中文化是核心,旅游是载体。漳州市长泰区曾是千年古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文旅经济条件优越。文旅融合有利于提高旅游产业的质量和效益,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城乡融合,以更高层面、更大范围地促进产业融合、转型升级,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新引擎、注入新动能。
一、漳州市长泰区做大做优文旅经济的主要优势及前景
(一)主要优势
1.人文优势
长泰区文化底蕴深厚,做大做优文旅经济具有坚实的人文基础。长泰建县于公元955年,2021年4月撤县设区,是漳州仅有三个建县千年的县份之一,素有兴学重教的优良传统,历代英才辈出,先后有进士71人、举人292人、贡生396人,明代出现了漳州历史上唯一的状元林震。长泰区文化源远流长,古迹较多。截至目前,全区共有文物点200多处,已公布七批7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17处涉台文物点。古建筑里有寺、庙、祖祠等资源;古代石雕里有石刻、石碑、雕塑等遗址。文旅资源类型多样、各具特。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资源中文化内涵丰富多彩。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是新时代对文化的弘扬与传承的过程,也是对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
2.政策优势
长泰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当地文旅经济发展,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021年和2022年,政府主动牵头,举办两次全域旅游发展大会,发布了《长泰区加快文化和旅游发展十二条措施》,对文旅项目招商、人才培养等工作给予资金支持。长泰区坚持绿发展理念,全面推进全域生态旅游,精心策划“春赏花、夏漂流、秋登高、冬温泉”等特项目,整合推出田园风光、特乡村、温泉度假、文化创意等精品路线,做大做优“三山一庙一漂流”等景区景点,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入选亚太经合组织低碳示范城镇,是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成为厦漳泉、潮汕深广等地区游客旅游目的地。
3.地理优势
长泰区地理位置优越,做大做优文旅经济具有便利的交通条件。长泰地处厦漳泉接合部,是“闽南金三角”,东距厦门45 km,北望泉州130 km,处于厦漳“半小时经济圈”,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长泰区与省外连线,目前已有3条高速公路过境,设立4个落地互通点。国省干线联十一线长泰先导段、纵四线建成通车,全区所有乡镇10分钟内均可上高速,实现高速公路、国省干线、自然村水泥路全覆盖,总里程突破1 000 km。
(二)前景
长泰文旅经济效益明显,项目初具规模,后发优势日渐凸显。2021年,全年接待旅游人数371.5万
作者简介:黄艳婷(1987—),女,福建泉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文旅经济、党的建设。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Tourism Overview151
Tourism Overview
152Tourism Economy
旅游经济
人次,同比增长54.6%,全年旅游总收入40.5亿元,同比增长39.6%。文旅经济的发展,经历了“无中生有”,再到“有中培优”。2002年,提出“旅游兴县”战略;2004年,成立规划总面积138 km 2的马洋溪生态旅游区;2008年,提出打造生态休闲旅游城;2013年,提出“旅游二次创业”、全域景区等理念;2018年,提出作为“四大经济增长极之一”,加快马洋溪生态休闲旅游与文化创意带开发建设;2021年着力创建全省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区。截至2022年,成为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拥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路线,即“唐宋”花仙谷—玫瑰农庄—福友生态农场—十里蓝山。两处国家3A 级旅游景区,分别是天柱山欢乐大世界、长泰文庙,获得福建省金牌旅游特村、福建省全域生态旅游小镇、福建省森林康养小镇、福建省森林康养基地等称号。
二、漳州市长泰区做大做优文旅经济的重大意义
(一)理论意义福建旅游区
文化与旅游相生共兴。发展文旅经济是贯彻新
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全方位高质量发
展的必然要求。做大做优文旅经济,激发文旅新活力,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深度融合,是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坚定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
然要求。做大做优文旅经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能够很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增强人民众对文化和旅游的获得感、幸福感。
(二)现实意义
首先,文化产业具有创新性强、渗透力强、附加值高等属性特点。漳州市长泰区作为千年古县,状元故里,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其次,旅游业是绿产业,具有非生产性的特点。它能将生态、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交通、食宿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漳州市长泰区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旅游业条件优越。再次,文旅产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耗能低、带动力强,附加值高,与绿生态环境相融合,与现代化发展相协调。做大做优文旅经济,是建设富美新长泰,推动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三、漳州市长泰区做大做优文旅经济的现实困境(一)对文旅经济深度融合的认识不够
首先,长泰区在思想认识上对自身文旅经济发展的定位不清晰。“文化和旅游机构改革虽然已经基
本完成,但是离发挥‘1+1>2’效应还有较大差距”[1]
,理念、职能、业务的融合还没有真正实现。其次,一些工作的谋划、推动还停留在文化和旅游“两张皮”的状态,融合发展理念有待深化,顶层设计开发不够,形式不够多样,配套服务上存在不足。
(二)文旅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一是深度融合的领域范围不够广。文旅资源利用不足、挖掘深度不够。长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化元素与现代产品深度融合与创造性转化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自然环境、农业资源、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当地独有的特和优势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二是深度融合的资金投入不足。不少文化旅游开发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导致项目开发举步维艰,甚至倒闭。文化遗产保护性强,缺乏专业人士指导,开发难度大而无人问津。三是文旅产业融合配套服务设施不够完善。吃、住、行、游、购、
娱等配套设施不齐全,服务链延伸不够,容易出现“来了留不住,去了不愿来”的困境。(三)文旅发展方式粗放,质量效益不高长泰区文化和旅游企业已有一定的数量和规模,但是文化旅游企业“小、散、弱、差”的现状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产品的附加值不高,吸引力和竞争力不强,高质量转型发展能力不足,资本运作能力不足,核心竞争力较弱,离市场化、公司化、专业化运营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现有商户、餐饮、
家庭旅馆等旅游服务设施规模小、
数量少、管理粗放,产品吸引力不高,游客消费单一,旅游产业链仍处发展初级阶段。四、漳州市长泰区激发文旅新活力的思路与对策(一)加强组织领导,激发文旅体制机制新活力
要强化政府推动,抓好统筹协调,强化政府在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中的引导作用[2]。完善考核机制,落实政策激励机制,创新组织协调体制、投资融资机制、产业整合发展机制,确保资源充分优化配置。坚持绿发展,推进全域旅游,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制定文旅发展措施,设立文旅发展专项资金,制定助企纾困措施,出台文旅消费补贴。深化景区管理体制改革,破除区域分割、行业壁垒,形成有利于文旅高质量发展的管理体制机制。用活优质旅游资源,实现资源资产效益最大化。通过政府发力,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和政策导向,形成初始动力,“引导市场机制建立和完善,逐步形成文旅产业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和持续发展的新模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Tourism Economy旅游经济
式、新业态”[3]。
(二)推动深度融合,激发文旅潜能释放新活力
以文塑旅,积极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文旅融合发展是文化业和旅游业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其融合的内容主要包括资源融合、人才融合、市场融合、机构融合、产品融合、产业融合、技术融合、服务融合和效益融合[4]。文化和旅游产业之间的界线目前仍较为清晰,但就二者本身而言存在交集部分,这就
要求当地延伸产业链条,整合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推动文化旅游提档升级。培育地方特品牌,推动地方特文化传承与发展。挖掘长泰文化内涵,提高旅游质量。串联廉洁文化、红文化、乡村文化路线,推动旅游要素空间集聚,串点成线,扩点成面,发挥辐射作用,开发打造兼具文化和旅游特的新业态、新主体、新模式。创新旅游营销模式,开展直播带货,做好宣传推广,提升文旅品牌影响力。以文化丰富旅游内涵,以旅游促进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形成“进得来,留得住,不想走,还想来”的文旅发展新格局。
(三)探索多样路径,激发文旅业态融合新活力
首先,要实施“文旅+”战略,推进业态融合。准产业结合点,促进文旅产业与工业、体育、康养、农业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催生新的业态,推动旅游发展从单一到多功能转变。探索“文旅+体育”“文旅+康养”“文旅+农业”等模式,充分整合资源,促进跨区域、跨行业、跨领域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荣共赢共发展,打造独具特的文旅融合精品路线。其次,健全文旅配套设施,延伸旅游产业链,构建品种多样、独具特、四季分明、多元文化融合的新时代优质旅游产品供给体系。推进以文化为灵魂、产业为核心、旅游为主线的文旅项目建设,探索文旅融合发展路径,充分发挥现代媒体作用,创新保护开发新途径。努力做到空间布局聚集化、经营主体组织化、产品业态多样化、产品服务标准化。再次,避免同质化竞争,抢抓发展机遇,打造具有长泰特的综合文旅项目。通过组织游客的旅游活动,突出地域性、观赏性、趣味性、参与性,提高旅游活动的综合体验性,加大文化与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实现旅
游活动内容的多样化,旅游项目品牌化,旅游产品市场化。创好文旅品牌,积极推动高质量研学文旅基地建设,助推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激发文旅生态赋能新活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生态为底赋能文旅产业,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是正确处理好文旅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保护原生态性和不可替代性,使其从时间和空间上可持续发展,用好生态资源,激发文旅新动能。二是依托生态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等优势,打造田园风民宿,发展康养经济,助推乡村振兴。切实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创收优势。三是精心做好项目谋划、提升,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探索增收致富途径,“促进乡村旅游多样化发展”[5]。四是擦亮长泰文化底,与旅游在新时代的文化建设中有机结合、深度融合,感悟文化之美、生态之美,增强文旅沉浸式体验的魅力。五是深入挖掘长泰文化资源,讲好长泰文化故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长泰文化,在旅游中展现自然之美和文化底蕴。六是全面优化旅游环境,最终实现文化、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同步提效增质,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五、结语
新征程上,长泰文旅经济将以文化自信为重要指引,把绿发展贯穿发展全局,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使得文旅优势更加突出,文旅机制更加完善。探索文化与旅游融合新路径,加快
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着力推进长泰经济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志斌,赵志民,韩慧萍,等.山西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研
究[J].文化产业,2019(3):1-3.
[2] 杨军.青海藏区旅游业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研
究:以玉树州文旅产业多元融合为例[J].青海社会科
学,2018(5):131-134.
[3] 吴丽云.文旅深度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N].
中国旅游报,2020-10-15(3).
[4] 李任.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文旅融合的理论逻辑与实
践路径[J].理论月刊,2022(1):88-96.
[5] 王安平,杨可.新时代乡村旅游业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
途径研究[J].重庆社会科学,2020(12):99-107.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Tourism Overview153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