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俗语:“年怕中秋,月怕半”,究竟啥意思?
中秋节作为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在民间已流传了几千年。如果谈起中秋节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至上古时期的“祭月节”。但是真正有中秋节概念时却是在汉代,并流行于唐、宋两朝。
2008年起,中秋节正式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那么农村俗语“年怕中秋,月怕半”,是什么意思呢?
一、年怕中秋,月怕半
相信大家都知道,中秋节处于八月十五,中秋节一过,基本上就剩春节一个比较大的传统节日了。
从农业生产上来讲,过了中秋,就到了一年休养生息的时节了,所以才有“年怕中秋,月怕半,男儿立志在少年”的说法。
中秋节寓意非常美好,这天的晚上繁星闪闪、月亮高悬,天上的月亮也又圆又棒,预示着“人月团圆”的美好期盼,从而寄托思念故乡亲人,以及对秋季大丰收的美好期盼。
一年有十二个月,过了八月十五,只剩一百多天就要过年了。但是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再美的容颜也抵挡不住岁月的侵蚀。
因此就有了“年怕中秋,月怕半”的说法,其实,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句俗语也告诉我们别等时间白了头,才知道有些事情没来得及做。
每个人在年少的时候都会觉得,时间过得太慢太慢。而到了年龄逐渐增大的时候,这种感觉才会大反转并真正意识到了。
时间就像东逝的流水奔腾不息,而自己的年纪也会逐渐变大,最终从年少无知,变成了一个老者,才觉得时间老是不够用。
这其实便应了“年怕中秋月怕半”的下半句,“人惧中年岁惧夕”简而言之,说的就是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时间珍贵,等到中年之后才开始珍惜时间。
每一年都如此人生也如此,所以每当中秋节来临的时候,很多人就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二、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在古代社会,由于人们的思想,都比较保守和封建,所以对于男女之事都特别会忌讳,民间有“男不拜月”的说法。
因为月宫中住着美丽的嫦娥,如果一个男人在中秋节的夜晚拜月,这说明这个男人有淫邪的想法,这对他的声誉会有很大的影响。
《燕京岁时记》中有:“惟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因此才有了“男不拜月”的习俗。
而传说中的灶王爷,是一个英俊帅气的小伙子,如果女孩子祭拜灶王爷,就会让人认为有思春的表现。
所以在古代社会,还会有这样的俗语出现,实际上这只是一种弈星说法的,根本就不可能出现类似的情况。
中元节是什么意思?三、中秋节的其他讲究
在农村地区过中秋的时候,除了赏月、吃月饼、看菊花之外,还有祭月、拜月等传统习俗。
《礼记》记载:“秋暮夕月”,说的是在中秋时节的夜晚,一家人设香案迎寒与祭月。各种时令水果和月饼都会摆在香案上,朝着月亮升起的地方点上红烛,依次进行祭拜。
广东茂名有一句俗语:“五月回港扒龙舟,六月割禾有钱收,七月烧纸盂兰节,八月赚钱买饼尝中秋。”。
这句俗语讲的是五月的端午划龙舟,六月收割季节,七月的中元节也称鬼节,八月赚钱过中秋节。
“到中秋,赛摸秋”这一俗语,出自湖北鄂西土家,“摸秋”是旧时岁时习俗。流行于黄河中下游、淮河流域、长江流域等地。
这种习俗的主要寓意就是,希望婚后的女人能够早日怀上孩子。中秋节夜晚在小姑子的陪同下,到田野瓜架或豆棚下暗中摸索摘取瓜豆,寓意便是“摘瓜得子”。
当然这也只是一种习俗文化而已,现实生活中和生育能力没有任何关系,但是这可以体现出人们对生儿育女的推崇。
中秋节作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传统节日,主要的寓意从原来的祭祀活动,逐渐转变成了一种独具魅力的习俗文化。当然了,每个地方的习俗未必完全相同,你们那里有“年怕中秋,月怕半”的说法吗?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