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七年级上册期中地理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
青海省西宁市第七中学2022-2022年七年级上册期中地理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
选择题
关于地球仪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地球仪真实反映地球的实际形状
B. 通过地心的地轴是地球的旋转轴,是假想的,在实际的地球上是没有地轴的
C. 地轴与地球表面有两个交点,分别是北极点和南极点
D. 地轴始终是倾斜的,但与赤道面是垂直的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地球仪是缩小了的地球模型,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地球仪可以用颜、符号、文字等来表示地理事物,只有颜和符号不能清楚的表示地理事物.
解:地球仪是按一定比例,把地球缩小后制成;它不能真实反映地球形状;它是地球模型;地球仪可以用颜、符号、文字等来表示地理事物,通过地心的地轴是地球的旋转轴是假想的,在实际的地球上
是没有地轴,地轴与球面有两个交点,分别是北极点和南极点,地轴是倾斜的,但与赤道是垂直的.根据题意.
故选:A.
选择题
下列关于赤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赤道是划分纬度的起点线,是90°纬线
②赤道是划分经度的起点线,是0°经线
③赤道是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分界线
④赤道是南、北纬度的分界线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C
【解析】
南北纬度的划分都是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的纬度称北纬,用符号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符号S来表示,赤道是纬度的起点线,是0°的纬线;赤道是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分界线,故答案选C。
选择题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①昼夜更替现象②四季的形成③昼夜长短的变化④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中试卷
D、①②③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不断地绕着太阳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因为地球的公转时,地轴始终与平面保持66.5°的夹角,所以太阳直射的地方不同,导致各地出现不一样的季节和不一样的昼夜长短,就产生了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昼夜更替现象是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故选A.
选择题
10月1日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接近的地方是( )
A. 赤道
B. 北回归线
C. 南回归线
D. 北极圈
【答案】C
【解析】10月1日地球运行在秋分日与冬至日之间,10月1日以后越来越接近冬至日,太阳直射点逐渐接近南回归线,故选C。
选择题
2020年10月1日(晴),小明在凌海家中进行了“立竿见影”的探究活动。读下图,从日出到正午,竹竿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
A.逐渐变短
B.逐渐变长
C.先变短再变长
D.先变长再变短
【答案】A
【解析】
一天中的影子长短与太阳高度有关,日出日落时刻太阳高度角最小,影子最长,正午时刻太阳高度角最
大,影子最短。由此判断,从日出到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大,影子逐渐变短;由正午到日落,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小,影子逐渐变长,A正确。故选A。
选择题
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1∶3000
B、三百万分之一
C、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千米
D、1∶30000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也叫缩尺。其有数字式、文字式和线段式三种类型,它们之间可以相互的转化。比例尺就是个分数,在分子相同的情况下,分母越大分数越小,也就是比例尺越小;反之,分母越小分数越大,也就是比例尺就越大。据选项可知:1∶3000分母最小,则其比例尺最大,故本题选A。
选择题
(题文)用手电筒的光线模拟太阳光照,演示地球运动及产生的地理现象,完成下面小题。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