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工——新加坡的新底层
作者:暂无
来源:《环球慈善》 2014年第1期
文 魏峰
图 阿敏GC
在新加坡打工怎么样 所谓“客工”,顾名思义就是外籍务工者。而在新加坡, “客工”一般又专指持工作准证(Work Permit)的外国工人或女佣,依据该国法律,其月薪低于1800新元。早在2008年,持合法工作准证的客工人数至少达到76万人,约占当时新加坡总人口的16%。而持更高等级的(月薪超过1800新元)就业准证的外籍工人则约有15万人,此外,还有因为就学等原因(不包括旅游)长期停留在新加坡的人口。这些数字近年来还在继续快速增长,截止到2012年,新加坡的非居民人口已达149万人,而2010年新加坡最新统计的公民人口数也只有323万。
即使不计另外长期保持在50万以上的永久居民,外籍非居民也已经占到了该国总人口的三成左右,而实际就业人口的比例还要更高。适龄劳动力中外籍人口比例如此之高,在全世界也是极为罕见的,估计只有海湾的几个石油酋长国有类似的状况。
不管愿意承认与否,外籍劳工,或者说客工都已经是新加坡社会结构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他们的工薪远远低于从事同行同种工作的新加坡本地居民,几乎没有升迁及发展的机会,更不可能享有本地居民可以得到的各种福利和社会保障(虽然新加坡的一般社会保障本身也很薄弱,但它的“组屋”——即官售平价房政策确实非常成功和诱人)。事实上,在新加坡随便走一圈,就会发现绝大部分的客工,包括大多数持较高等级工作准证的人,构成了新加坡社会下层以及底层阶级的主体。
由于本国市场规模小,同时又奉行完全的自由开放政策,新加坡经济发展一向波动极为剧烈。以近年为例,在2009年的-2. 1%之后,2010年新加坡取得了建国以来GDP增长14. 7%的最高纪录,但到2011年和2012年又急速跌到4.9%和1.3%。这种剧烈波动必然导致劳动力市场上也会经常产生剧烈的调整,首先和主要的承受者自然是客工,包括主要从事白领工作的就业准证持有者也无法避免。
对于外籍工人,新加坡的态度正如总理李显龙所坦言的那样: “外籍工人在新加坡是暂时居留,我们需要他们在工厂、银行、医院、造船厂和建筑工地工作,当工作完成之后,他们就要离开。当没有工作可做的时候,他们就要回国……因此,请大家容忍他们。” (引自2010年新加坡国庆大会李显龙总理讲话)换句话说:对于新加坡来说,外籍工人只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缓冲器而已。
按人均GDP衡量,根据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排名,新加坡在2012年已经成为东南亚最富裕的经济体,也是除海湾石油国外,唯一进入世界前十的亚洲国家(地区)。但与大多数遭遇“产业空心化”难
题的高度发达经济体不同,新加坡虽然也有极为发达的金融服务业,但它的经济支柱更多是制造业和一般服务业。因此,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规模庞大、收入低微的客工,不但极大地拉平、压低了整个社会的劳动力报酬,而且提供了充足的合格劳动力,从而大幅提高了新加坡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实际上,现在如果没有客工,新加坡的许多产业可能就会即时瘫痪。这点从新加坡各产业对“客工”的依赖比就可以直观看出。
2010年新加坡各产业“依赖比”
制造业:60%
服务业:50%
建筑业:87.5%
加工业:87.5%
航运业:83.3%
(数据来源:新加坡人力部对公司雇佣外籍劳工配额的估算,摘自((中国劳工权益保障研究报告之二十——中国劳工在新加坡项目劳动权状况报告》。依赖比是指新加坡政府允许外籍劳工在各产业中的受雇比重,以上数字为其法定上限,不能完全代表某一时刻以上产业中外籍劳工的实际比例。)
以依赖客工程度最高的建筑业为例,在这个占了新加坡GDP约10%的支柱产业中,中国籍客工由于技术水平高,纪律和服从性强,是相对收入最高的体,但一般月薪也仅在1000至1500新元左右(约合4800至7300元人民币),而且要拿到这个收入还必须依赖于长时间加班,而南亚和东南亚客工的工资还要低得多。
如果说技能水平不高,只能主要从事低技术含量工作的外劳,由于可替代性强,愿意接受远低于当地平均水准的工薪,还算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那么很多新加坡雇主在客工抵达后,利用不对称的优势大玩猫儿腻,就再没有任何借口了。根据一些实际调查公布的情况,新加坡雇主违法没收客工护照、倒收“介绍费”;拖延、扣押工薪发放;巧立名目设立高昂收费项目,此种情况都非常常见。
以中国籍客工为例,除非是由少数国有劳务公司直接派遣或介绍,否则在新加坡务工的前两年几乎都近于“白打工”。而新加坡的工作准证(Work Permit)首次一般最多只批两年期限,以后每年审批续签,而且与原始雇主几乎完全捆绑。这使得客工们为了得到续签,不到实在忍无可忍,都很难下决心抵制雇主。即使客工实在忍耐不住进行反抗,由于新加坡的劳工法律极为严苛,与国内偏重保护劳工利益的倾向截然相反,一不小心就会维权还未成功,却已经触法受刑。2009年,一批中国籍司机因劳资纠纷,以“集体请假”方式抗议,就被迅速认定为“非法罢工”,最后5人被判入狱,29人被取消工作准证,即时遣送回国。
即使客工完全依照规定投诉要求维护正当权益,多年来新加坡官方却一直极其麻木拖沓。以投诉最多的无理由拖欠、克扣工资为例,新加坡有关官方机构的相关仲裁程序总是极为漫长复杂,对客工提供证据的要求极为严格,但对雇主违反法律的明显行为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当雇主公然拒绝执行仲裁命令时,总是以“绝对维护法纪”而自豪的新加坡政府,绝大多数时候都会坐视不理,只要求客工们自行起诉雇主,以取得法庭执行令。完全不顾他们既不明白新加坡的法律体系,而且也没时间和财力支撑诉讼。而在同时,敢于投诉的客工多会发现自己已被取消逗留许可,在结清欠薪前就必须自行回国,以后再慢慢打跨国官司讨薪。
同时,由于客工规模近年来迅速扩大,压制了一般技能的本地居民在市场上的议价能力,也分享了部分公共基础设施,让越来越多新加坡本地人将自己薪酬和福利水平,与世界前十富国的身份极不相称的原因归咎于客工,形成了相当强烈的民粹主义情绪。而客工们则觉得自己处境艰难,受到的非法剥削不仅得不到新加坡主流社会的同情与帮助,反而愈来愈受到排斥和歧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