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高中生物专题1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课后检测含解析人教版选修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对制葡萄酒和葡萄醋发酵条件的控制中,错误的是(    B )
A .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13
的空间 B .用清水冲洗葡萄除去污物,应反复多次冲洗
C .制葡萄酒的过程中,除在适宜的条件下,时间应控制在10~12 d
D .制葡萄醋的温度要比葡萄酒的温度高些,但时间一般控制在7~8 d 左右
解析: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13
的空间,A 正确;用清水冲洗葡萄除去污物,但不能反复冲洗,防止菌种流失,B 错误;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 ℃,时间控制在10~12天左右,C 正确;制葡萄醋的温度要比葡萄酒的温度高些,温度控制在30~35 ℃,但时间一般控制在7~8 d 左右,D 正确。
2.下列各曲线图表示在果酒的制作过程中,各种因素对酵母菌产生酒精速率(v )的影响,其中正确的是(   
C )
解析: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性生物,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果酒制作是利用酵母菌无氧呼吸时产生酒精的原理。如果溶氧量越大,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只产生CO 2和H 2O ,不产生C 2H 5OH ,A 错误;由于pH 可以影响酶活性,每种酶有一个最适pH ,高于或低于该pH ,酶活性下降,所以B 中曲线应该先上升,再下降,B 错误;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对酶活性有提高作用,超过最适温度,酶活性下降,C 正确;酵母菌酿酒初期,进行有氧呼吸,繁殖后代,然后进行无氧呼吸,发酵后期由于产物积累,影响酒精发酵,所以曲线是先从O 点开始上升,再下降,D 错误。
3.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发酵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A .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菌种不同,但代谢类型相同
B .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
C .变酸果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的菌落
D.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可用同一装置,但需控制不同发酵条件
解析:果酒发酵的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果醋发酵的醋酸菌是好氧菌。
4.下图是某生物研究小组在“探究果酒制作过程中酵母菌种数量变化因素”时,获得的两组实验数据(图中O、M、N、P代表相应发酵时间)。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C )
A.M点前酵母菌不进行细胞呼吸
B.终止发酵时间应选择在P点时
C.酒精浓度过高会抑制酵母菌繁殖
制作葡萄酒的过程
D.N点时酵母菌种增长速率最大
解析:M点前酵母菌进行的是有氧呼吸,不产生酒精,A错误;终止发酵时间应选择在N点,B错误;种数量的变化与酒精浓度、营养物质的减少等多种因素有关,C正确;N 点时种数量已达到最大值,增长速率不再变化,D错误。
5.下列有关果酒自然发酵流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应将选择好的葡萄进行反复冲洗,防止杂菌污染
B.应将选择好的葡萄只冲洗1~2遍,防止菌种流失
C.应先去梗再冲洗,防止冲洗时梗刺破葡萄皮造成污染
D.应对榨取的葡萄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防止杂菌感染
解析:在果酒自然发酵中,冲洗这一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除去浮尘,不能冲洗过于干净,也不能进行去皮,因为自然发酵的菌种来自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去梗的操作应在冲洗之后,否则会因去梗造成糖流出或造成杂菌的污染。高压蒸汽灭菌会使各种微生物均被消灭,无法产生果酒。
6.关于葡萄汁发酵后检测是否有酒精产生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检测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所用的试剂是重铬酸钾
B.重铬酸钾与酒精的反应是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的,反应后颜呈灰绿
C.营造反应的酸性环境所用的酸是H2SO4,物质的量浓度为3 mol/L
D.重铬酸钾可以检测酒精的有无,但不能证明产物浓度的高低,酒精产量的多少
解析:本题考查酒精的检验原理及操作。在验证产物中是否有酒精产生时,所用的试剂是重铬酸钾,原理是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遇酒精呈现灰绿。反应产物中酒精浓度越高,颜越深;营造酸性环境所用的酸是H2SO4,物质的量浓度一般为  3 mol/L。因此A、B、C
三项正确,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26分)
7.(12分)天津独流老醋历史悠久、独具风味,其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图。
(1)在糖化阶段添加酶制剂需要控制反应温度,这是因为酶在最适温度条件下催化能力最强。
(2)在酒精发酵阶段,需添加酵母菌。在操作过程中,发酵罐先通气,后密闭。通气能提高酵母菌的数量,有利于密闭时获得更多的酒精产物。
(3)在醋酸发酵阶段,独流老醋采用独特的分层固体发酵法,发酵30天。工艺如下:
①发酵过程中,定期取样测定醋酸杆菌密度变化,趋势如图。据图分析,与颠倒前相比,B层醋酸杆菌在颠倒后密度变化的特点是先快速增长后趋于稳定,由此推测,影响醋酸杆菌密度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氧气、营养物质、pH(不止一个)。
②乳酸含量高是独流老醋风味独特的重要成因。发酵过程中,发酵缸中颠倒前的B层和颠倒后的A(或不翻动,或下)层的醋醅有利于乳酸菌繁殖,积累乳酸。
③成熟醋醅中乳酸菌的种类明显减少,主要原因是发酵后期营养物质消耗等环境因素的改变,加剧了不同种类乳酸菌的种间竞争(或竞争),淘汰了部分乳酸菌种类。
解析:(1)分析流程图可知,糖化阶段就是淀粉在淀粉酶以及麦芽糖酶的作用下水解产生葡萄糖,由于在最适温度条件下酶的活性最强,因此在糖化阶段添加酶制剂需要控制反应温度。
(2)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即在有氧呼吸的条件下能够大量繁殖,在无氧呼吸条件下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因此在酒精发酵阶段,发酵罐先通气,后密闭;通气的目的是提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