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蒙古舞的知识有哪些?
  每个民族都有其特有的舞蹈,蒙古舞就是蒙古族的舞蹈,是民族舞的⼀种,本⽂就给⼤家分享关于蒙古舞的知识。
  中国内蒙古⾃治区以及吉林、⿊龙江等省蒙古族聚居地区的民间舞蹈。蒙古民族的舞蹈⽂化与他们的狩猎、游牧⽣活有密切联系。蒙古民族祖先的原始舞蹈形态,在新⽯器时代、青铜时代凿刻的阴⼭崖画、乌兰察布崖画中,有着⽣动真实的表现。在古代,蒙古族还有很多模仿凶猛动物的舞蹈,如“⽩海青”(⽩鹰)舞、熊舞、狮⼦舞、⿅舞等。这些舞蹈作为独⽴的形式,⼤都失传,但在萨满舞中仍有反映。
  蒙古族图腾多是凶猛的飞禽⾛兽,崇拜⽩颜⾊。古代萨满教中的`⼥巫师跳舞时,⾝穿⽩⾊长袍,⼿持⽩绸⼱翩翩起舞。直⾄20世纪50年代,蒙古族民间还流⾏着“安代”(亦称查⼲额利叶)这⼀古⽼的舞蹈形式,其踏地为节的舞蹈特点仍保持着蒙古族古代⼴泛流⾏的踏舞特征。1240年成书的《蒙古秘史》记载了在庆典时跳踏舞的热烈场⾯:“绕蓬松茂树⽽舞蹈,直踏出....没膝之尘矣。”在元朝的诗歌中也有“齐声才起合,顿⾜复分曹”、“踏歌尽醉营盘晚”等诗句,是对这种舞蹈的描述。
  艺术特点
大名府在哪
  载歌载舞,⾃由活泼。中国民间舞蹈很主要的⼀个特点,就是舞蹈与歌唱的紧密结合。这种载歌载舞的形式,⾃由、⽣动、活泼,可以⽐纯舞蹈易于表现更多的⽣活内容,⽽且通俗易懂,所以⾮常为中国⼴⼤⼈民众所喜爱。巧⽤道具,技艺结合。中国的很多民间舞蹈都巧妙地使⽤道具,如扇⼦、⼿帕、长绸、
⼿⿎、单⿎、花棍、花灯、花伞等等,这就⼤⼤地加强了舞蹈的艺术表现能⼒,使得舞蹈动作更加丰富优美、绚丽多姿。
  情节⽣动,形象鲜明。中国的民间舞蹈很着重于内容,⼤多都有⼀定的故事传说为依据,因此,⼈物形象鲜明、⼈物性格突出。虽然有的舞蹈仅是表现某⼀种情绪,但它也多是作为⼀个完整的故事情节的⽚断⽽出现的。如⼴东的《英歌》是表现梁⼭泊英雄好汉攻打⼤名府的故事;福建的《⼤⿎凉伞》传说是表现郑成功抵御外寇练兵的活动。
  ⾃娱娱⼈,意旨统⼀。中国很多民间舞蹈常常是⾃娱性和表演性的统⼀。有些舞蹈活动,对于舞者来说,他是⾃娱,同时也是为了表演给观众看,因此舞者很注意⾃⼰舞蹈技艺的提⾼,故⽽中国的民间舞蹈得到了较⾼程度的发展。
  情之所⾄,即兴发挥。中国各个地区的民间舞蹈在流传中,虽然都有⼀定的格式和规范,但也都有即兴发挥的传统,特别是在⼀些民间舞蹈家的⾝上这⼀点尤为突出。在他们情感最激动的时刻,常常是能出现闪烁着独特光彩的舞蹈的时候。
【关于少数民族蒙古舞的知识有哪些?】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