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新版信息技术教材第三册--六年级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第1课  难忘影画册——初识powerpoint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广州市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第三册第一课,主要学习内容是初识powerpoint界面,新建演示文稿、应用设计主题、放映幻灯片的操作。教材编写主要是以“难忘影画册”为主线、将这些知识点串起来,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习新知。本课主题选取关系到整个单元主题及素材的选取,将为以后的课程做好铺垫。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的学习者是六年级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加工和表达能力,并且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office办公软件中的word和ecxel,对于办公软件的界面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能否熟练的启动、退出办公软件,能够新建和保存文件。他们具有很高的学习热情,希望进一步学习office办公软件中的powerpoint。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powerpoint的功能和窗口的组成。
(2)能够启动和退出Powerpoint,保存Powerpoint文件。
(3)能创建相册演示文稿,使用设计主题修饰演示文稿,放映幻灯片。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经历具体情境的演示文稿制作过程,在参与自主尝试、互动交流的学习活动中,掌握“认识窗口”、“新建相册”、应用“主题”、“幻灯片放映”等操作方法。
(2)通过制作“难忘的影画册”,初步体验用计算机创作多媒体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引入
1.问题引入
引言:同学们即将毕业了,在这六年里大家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这些照片定格了那些美好的瞬间。(边讲边播放相册)
提问:知道这些用什么软件制作吗?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本电子相册呢?
2.板书课题
小结学生的回答:难忘影册——初始powerpoint
欣赏
思考并回答
提出问题,创设情景,引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新知
(一)小组讨论,认识powerpoint窗口。
1.提问:如何启动ppt?ppt的界面与我们之前学习过word有什么异同?
小组同学讨论。
2.小结ppt窗口各部分的名称。
启动ppt,自学书本讨论
回答
让学生自学,再进行检查反馈。
(二)动手操作,建立相册
布置任务一:插入相片,制作电子相册演示文稿。
1.任务要求:启动ppt,使用演示文稿的“相册”功能制作电子相册,并输入第一张幻灯片的标题和作者名称。
2.提示学法:自主探究,看书或问同学老师。
3.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4.展示学生作品,请学生演示如何操作。
总结操作方法:
(1)单击菜单栏“插入—相册—新建”;
(2)在相册内容中单击“文件/磁盘”选择图片;
(3)单击“创建”。
5.指导学生继续完成任务,引导小组互相帮助。
聆听任务要求
自学、小组合作
个别演示
归纳方法
完成任务
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讨论等方式学习建立演示文稿。并通过作品展示,和同学的示范,归纳出建立演示文稿的操作方法。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给予引导。
(三)自主探究,美化演示文稿
1.课件展示
2.布置任务二:应用“设计主题”,美化相册。
3.任务要求:根据实际需要,应用演示文稿的“设计主题”,美化相册。完成后在小组内放映幻灯片。
电子报刊制作
4.引导学生完成任务。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观察小组交流情况。
观看教师展示,体会使用主题设计幻灯片的优越性
聆听任务要求
完成任务
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使用主题来设计幻灯片的方便。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了演示文稿的主题设计。
学习新知
5.请小组展示代表作,请学生示范操作。小结操作步骤:
单击菜单栏的“设计”
选择主题。
放映幻灯片。
小结:使用ppt的主题来设计幻灯片,可以达到快速美好幻灯片的效果,而且ppt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多的主题样式。应用设计主题时要考虑是否与内容相符。
小组内放映幻灯片
互相欣赏
小组推荐作品
个别同学归纳操作
聆听
综合练习,学以致用,内化新知。
巩固提高
1.布置综合任务:自选主题,制作相册演示文稿,并演示文稿应用合适的主题。完成后请以***的多媒体作品命名保存。
2.作品交流,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动手做
欣赏作品,取长补短
综合练习
总结提升
1.让学生自我评价:填写课本的学习目标完成情况。
2.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初步认识了ppt软件,学习如何新建演示文稿,使用主题来设计演示文稿、幻灯片的播放。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对ppt感兴趣,并能运用ppt丰富的信息表现能力来表达自己想法。
填写课本的自评表
思考、聆听
自我评价
知识归纳
板书设计
难忘影画册
一、ppt窗口的认识
二、演示文稿创建
三、演示文稿的设计主题
四、幻灯片放映。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