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沿着水流左右音职采摘的样子。窈窕淑女,寤寐求之中美丽善良的姑娘,我每天都在向你表达求爱之心。这一段直接抒发了君子对淑女的深厚爱意,生动地描写了君子对淑女的渴望。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描写了追求淑女,但君子不接受她的心意,日夜思念淑女,长夜里因思念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的样子。“参差荇菜”,“左右采之”是指在水中生长的荇菜长度不同,采荇菜的人挑选荇菜的样子,而“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是美丽善良的姑娘,我敲着琴弦向你靠近的意思。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是描述长度不等的荇菜在水中生长,摘荇菜的人左右拔出的样子,“窈窕淑女、钟鼓樂之”是美丽善良的姑娘,我敲钟鼓来改变你的笑脸的意思。这一段是全诗君子求爱的行为表现。君子为了追求淑女而努力,但是没能如愿,无法入睡的焦躁和焦急的心情传达得很好。
诗中最初描述的风景之一是水雕(水鸟的一种),而且将“关关”的拟声词即叠音词生动地表现出来,仿佛一对鸟发出轻快而充满活力的叫声。据说,这种水雕是雌雄相爱的像影子一样粘在一起的鸟,如果一只死亡或离开,另一只也会因思念而结束生命。以水鸟的“关关”的哭声开始,是全诗爱情的主题。“窈窕淑女,君子好女”这一句几乎所有人都熟悉的汉字成语。
(三)曲式结构
《关雎》这首作品音乐旋律悠扬,这是典型的古典音乐风格。速度慢、自由,旋律节奏起伏小,一个字一个音使用较多。另外,在一句后面加上长音,像说话一样倾诉对爱人的思念,使曲调显得更远更长。这不仅能体现古代诗的格调,还能加深音乐的古朴韵味。前4小节连续以(glissando)进行,旋律的流向也根据和声的情绪下行,由第4小节主音d羽组成,最后一节拍以左手下行32分音符进行,此时使用的音阶为典型的五声音阶。还有体现5音阶特征的部分,就是2、4节民俗的装饰音(ornament)符号。这时,正常的装饰音是上下行2度,但这里用c3音演奏的。如果在偏音中使用了民俗装饰音符号,则使用了正常的上下2度的民俗装饰音。第5小节速度稍快,表现出跳跃的音调,表现出crescendo,表现比以前更有激情。在前奏的末端,从第9小节重新平静下来,并以A形式自然地连接到decrescendo。
A部分(10-17小节)由a和a1两个乐句组成,这
两个乐句的旋律和节奏相似。第一个乐句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是8个8分音符,每个字用一个音对照,音程的跳跃也很小,而且按顺序进行。第二个乐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4度、5度、8度的长调,特别强调了“窈窕”“淑女”和“好逑”三个词。另外,在“窈窕”和“淑女”之间使用4分休止,更加鲜明地表现了女人的形象。与第一个乐句平静的旋律形成对比,突出表现了男主人公看到让人心跳的淑女后惊慌失措的心情变化。a1的乐句将男主人公的爱情表现得更深。
B部分(20-28小节)由b和b1两个乐句组成,两个乐句的歌词相同,旋律变化不大。仅在句子的最后一
个字“侧”上使用了不同的结束(fine)。b乐句为辅音,b1乐句为辅音,相互配合。b乐句“求之不得”旋律平稳,“寤寐思服,辗转反侧”提高了一个八度,用大调描述男主人公思念难眠的心情。句尾以叹息般的二度下行结尾,并使用了雅乐音阶。b1乐句通过b乐句的重复,进一步加深了思念之情,引出了下一节。
C部分(29-41小节)由c、c1、d三个乐句组成。前两个乐句通过反复的方法,如B形式一样,在结束部分用附音(dominant)和第一音(tonic)和声进行了处理。该乐节为高潮部分,旋律的流动主要以高音进行。在d 乐句中,随着回到中音域,旋律再次变得平静,为下一个乐节的感情表现做准备。该作品关雎主要展示中国传统的和声、旋律,但在2处(30、34句)展示西式变化和声(secondary dominant chord)和解决和声(回避的解决)。
43~46小节间奏与前5~8节间奏相似。但是46小节旋律提高了八度,引出了再现。A1部分(47-54小节)形式是A节的再现,重复前四句,旋律的流向也与第一次相同。回到最初的情景,表现了男主人公的思念之情。在经历了高潮部分感情的强烈波动后,重新以平稳的旋律收尾,音乐变得更加和谐。
尾声(55-58小节)以与18-19小节视距一致、平稳的变格终止(Plagal Cadence Ⅳ-i)和decrescendo 结束。在56小节中,通过经过音(passing tone)的非和声,旋律向上行,展现出成熟的宗旨。《关雎》整体作品结构清晰,感情真实深刻,蕴含着热情。
(四)伴奏织体
该作品的前四节伴奏使用glissando和音,是中国古琴的代表性弦乐器。从第4小节第3节拍开始,前奏开始,左手使用分散和音(arpeggio),第6小节和第8
不选穿它的人)”中的“不”字都跃升为4度音,旋律流虽然有主人公的才能,但反映了没有机会展现它的人生。“扬扬其香”和“众香拱之”的旋律变得平静,与开始部分的断奏形成对比发展。展现了平稳的曲线。在“猗”和“幽幽其芳”中引出雅乐音界的特征音变治(C#),使音乐变得丰富多彩。最后的乐句以B角结束。
间奏(20-21小节)的音乐重新回到雅乐音阶,并加入增二度音程(C#),使彩更加丰富。作曲家在A 部分中,将句子的结尾用长打腔某一个字长音的方式,巧妙地使用了朗诵古诗的特点。“猗猗”中的“猗”和 “其芳”中的“芳”都在句末以长音的形式出现。“扬扬其香,众香拱之”每个字都采用了汉音的古诗朗诵风格。
B部分(22-36小节)节由乐句b(22-26小节)、b1(27-31小节)和c(32-36小节)组成。前两句的旋律几乎相同。音域以高声部为主,旋律每字多使用汉音,他们所表达的感情比A形式更具激情。c乐句“雪霜茂茂,蕾蕾于冬”。“君子之守,子孙之昌”回到中音部,节奏稍微加快,将两个8分钟的节奏和休止符结合在一起。B部分中的b和b1乐句都使用了雅乐音阶,使用了典型的特征音#C。在c乐句中,用原来的C音作为清乐音阶。这就是b乐句和c乐句情绪有不同之处的原因。雅乐明,清乐暗。
间奏结束后,B部分为整体重复。虽然旋律不变,但作为发展部分,旋律和感情应该比之前更加清晰。节奏也基本相同,只有“君子之孙,子孙之唱”中的“唱”字由4/4拍变为6/4拍。在这里,作曲家通过改变节拍,发挥出逐渐减慢的作用,从而引导了再现部。
A1再现部分简化了A形式,两个部分相互协调。A1由两个四节乐句组成,开始时旋律相同,但尾部略有变化,成为2度上行的简单乐句。作曲家将前面的4/4节拍变成6/4节拍,延长了旋律的节奏,描绘了兰花的新鲜缓慢地扩散到远方。最后的旋律以e结束。
左手号右手鼓打一成语(四)伴奏织体
该作品的前六句以glissando和音为基础,旋律在高音区和低音区形成了多声部音乐(polyphony)的对比。之后,通过第6小节的三连音、第7小节六连音、第8小节加长号(fermata)动作比较自由,给歌唱者带来了舒适的余地。进而为整首曲子营造了古朴端庄的基调。
A部分a乐句主要使用glissando和3连音、5连音、9连音相结合的伴奏旋律。从乐上mp开始的乐句第9小节“兰之猗猗”歌词使用了glissando和上行5连音,生动地表现了逐渐变强、变弱,叶子在风中摇曳的样子。第12小节使用了下行和上行、逐渐用力、逐渐变软的9连音,仿佛弥漫的兰花香气掠过脸部。a1乐器的强度由乐状mp变为mf,伴奏的旋律比a乐器的旋律更加丰满和立体。左手主要使用分散和音(arpeggio),右手主要使用密集和音,比a乐句更丰富地表达感情。
B部分从第22-31小节开始,左手连续使用三连音,节奏非常紧凑,非常急促。另外,与右手的密集和音相配合,雄壮有力地表现了乐曲的第一个高潮,与声音的演唱情绪相协调。c乐句与前两个乐句形成对比,伴奏音型缓慢松散,与君子清淡姿态相互呼应。同时,歌唱旋律也呈现出伴奏旋律和多声部音乐的
潮流。接着,第8句华丽的“间奏”和“B”形式的重复,使作品的内在情绪达到高潮。左手从之前的3连音变为16分音符,节奏更加紧密,强度也变成乐曲ff,使伴奏更具推进力。
A1部分重复了A部分的变化,更深入地表现了作品整体的感性,进一步升华。伴奏旋律不重复使用A部分的伴奏型。第61-63小节不使用低音部分,取而代之的是在高声部分使用简单而平缓的分散和音(arpeggio),使心情平静下来。
尾声的两句在右手使用glissando,接着使用上行旋律收尾,使歌曲的情绪重新回到安静的气氛中。
结 语
赵季平的古诗词艺术曲中使用的古诗词歌词非常优雅、深邃,音乐结构简洁细腻。旋律的构成也同样非常细腻抒情。兼用上面的素材和旋律,谋求音乐和诗词的组合,体现了很高的文学性和艺术性。赵季平创作的古诗词艺术家曲继承了中国古诗词的神韵,用音乐旋律诠释并表现了诗词的全部意义。■
参考文献
[1] 戴滨.中国经典古诗词歌曲集[M].人民音乐出版社,2018.
[2] 马波.用音符谱写的生命律动 赵季平音乐创作研究文集[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9.
[3] 赵世民.乐坛神笔赵季平 赵世民亲历纪实[M].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
[4] 赵季平.赵季平创作歌曲精选[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
[5] 贺艺.赵季平电影音乐作品研讨会文集[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