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专业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
水利专业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原因探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水利专业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许多复杂因素制约或影响着他们正常的择业和就业。本文试图通过比较天津农学院水利工程系水利专业女大学生近三年的就业情况,分析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问题,以及一些助于解决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水利;女大学生;就业;对策
目前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自2002年至今,高校就业一直处于高峰年,从在今天求职择业上,女生比男生面临更多的困难,就业机会、工资待遇水平和岗位层次等各方面都低于男大学生,尤其是水利专业的女生,事实上,女大学毕业生择业难已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
一、当前女大学生就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水利专业学生就业单位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水文部门,通过公务员考试,一般就业于县、市一级水文部门。②科研机构,由于各个单位对人才层次要求的逐步提高,本科学生已很难在这样的单位到位置。③管理单位,如水库、堤坝等管理单位。④国有水利企业,包括各个水利施
工单位或设计院。⑤其他企业,包括各种私营或民营水利方面企业。以下是我系水利专业女生和男生三年来的就业情况的对比。(下图)
22009-2011届毕业生考取研究生情况统计表
从三年来水利专业学生就业统计数据来看,男生就业率高于女生,女生就业情况则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尤为明显的是女生考取研究生的人明显增加。水利专业女大学生在毕业就业过程中,许多复杂多变、摸不定的因素制约或影响着她们的正常就业和择业,从而一定程度上出现就业难的现象。
二、水利专业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用人单位还存在较普遍的性别差异观念
很多用人单位认为,女大学生参加工作就面临着恋爱成家、结婚生育等问题,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其成本高于男性,工作年限少于男性,并进一步夸大此类想象的负面影响。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给出种种理由来限制女生参加面试。作为从事水利工作的大学生,更多的要求具备比较强健的体魄。与男生相比,大多数女生身体不够强壮,精力不够充沛,耐力
也较差、工作的魄力和果断方面相对逊,流动性强、体力消耗大的工作一般女性都难以胜任,对体力的要求更高。
2、有关就业的法规政策还不完善,无法有力的保障女大学生的就业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批大学生就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和法规,但是横向比较,仍然不完善,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高校毕业生同用人单位的权利、义务规范不明确。相关政策在如何确立女性主体意识方面、在针对女大学生就业倾斜方面还显得苍白无力。任何单位都可以出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规避这一约束来拒绝女大学生的求职请求。
3、女生就业期望值偏高,城市情节使之就业更加艰难
受市场经济不良风气或思潮的影响,很多女生不从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更谈不上个人的发展和前途,将经济收入、生活条件和地理位置放在第一位。大多数女大学生把公务员、管理人员作为自己的理想职业。把就业地点的要求集中在大中城市这些人才相对饱和的地方作为自己的目标,有的甚至希望工作单位有出国培训等机会。这些观点无形之中就增加了自己的就业难度。
4、女生就业受专业限制
对于工科专业的女生,在谈到自己之所以学现在的专业时,不少人表示并非个人的选择,除个别是服从父母意志外,大部分都是在高考招生中对该专业不了解,或是因为服从志愿调配而来。毕业时她们希望从事喜欢的行业,但大多数用人单位有专业对口的前提,使得她们想法落空。一些水利专业女生,对一些不限专业的边缘性工作的接受程度,往往比文科生要低,她们认为自己有一技之长,专业放弃了可惜,因而在接受此类工作时犹豫却步 [1]
5、就业指导内容较狭窄、系统化程度不够
目前对水利类专业大学生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中都只是一些简单的就业形势分析、求职技巧指导、就业法律法规等内容,对于就业信息只是停留在发布招聘信息、组织招聘会等方面,这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而在对其职业生涯的规划教育、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着力较少;就业指导的方法和手段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
三、改善水利专业女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对策
1、为平等就业提供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政府应从贯彻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和促进社会文明发展的高度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女性平等参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女性平等就业权益给予适当的强制性保护。同时,还应制定实施鼓励用人单位招收女性的优惠政策,通过法律禁止和政策鼓励两种手段来促进女性充分就业。
2、高校应开展多方位教育,提高女生的就业竞争力
高校应调整女大学生能力培养模式,针对女大学生的特点,把女大学生的培养与她们未来的就业紧密联系,注重因材施教,因性别施教,推行差别教育,这样才能从教育上解决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首先,高校人才培养机制要与市场需求相衔接,学科规划、专业和课程设计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科学的培养方案。其次,高校应加快构建完善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针对女大学生的特点开展择业观、求职技能和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培训,强化女生的竞争意识、市场意识和主动就业意识。再次,高校要大力开展素质教育,从社会需求出发施教,开设发挥女性特长的课程,提高女大学生的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女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3、帮助女大学生调整好就业心理
高等院校就业指导部门应充分重视女大学生的心理指导。一是要帮助女大学生正确面对现实,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自如地应付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增强心理的承受力。二是要帮助女大学生认识到,体现知识女性的形象特点,同时不失女性的阴柔之美的气质,是成功就业的必要素质,这不是靠整容或是一身高档的职业装所能达到的。三是要帮助女生在求职时不能有依赖心理,指望靠父母或其他关系工作。重视并加强女大学生就业的心理辅导,强化市场竞争意识和主动就业意识,是她们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任新红文科生的就业方向,刘名扬.工科院校女大学生就业挫折分析[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9,(2):4243.
作者简介:方洁(1979.9-),女,汉族,天津人,天津农学院水利工程系,助理研究员,团总支书记,研究方向:高校学生就业指导。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