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金融学论述作业答案
1.简述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
答: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是以纸币为本位币,且纸币不能兑换黄金的货币制度,其基本特点是:(1)一般由中央银行发行的、并由国家法律赋予无限法偿能力;
(2)货币不与金属保持等价关系,也是能兑换成黄金,,货币发行一般不以金银为保证,也不受金银数量限制;(3)货币通过信用程序投入流通领域;(4)信用货币制度是一种管理货币制度。
2.简述初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的相互关系。
答:一级市场指的是证券、票据、存款凭证的发行市场;二级市场是金融工具流通转让的市场。二级市场与一级市场关系密切,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一级市场所提供的证券及其发行的种类,数量与方式决定着二级市场上流通证券的规模、结构与速度,而二级市场作为证券买卖的场所,对一级市场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组织完善、经营有方、服务良好的二级市场将一级市场上所发行的证券快速有效地分配与转让,使其流通到其它更需要、更适当的投资者手中,并力证券的变现提供现实的可能。此外,二级市场上的证券供求状况与价格水平等都将有力地影响着初级市场上证券的发行。因此,没有二级市场,证券发行不可能顺利进行,初级市场也难以为继,扩大发行则更不可能。
3.试述利率的杠杆功能。
答:利率的杠杆功能有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
宏观调节功能:积累资金;调解宏观经济;媒介货币向资本转化;分配收入。
微观调节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
4.简述决定利率的因素。
答: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包括:(1)平均利润率,(2)银行成本,(3)通货膨胀预期,(4)中央银行货币政策,(5)商业同期,(6)借款期限和风险,(7)借贷资金供求状况,(8)政府预期赤字,(9)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状况,(10)国际利率水平。
5.简述金融市场的功能。
答:金融市场的功能表现在四个方面:(1)资本积累功能;(2)资源配置功能;(3)调节经济的功能;(4)反映经济的功能。
6.简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答: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包括:
①稳定币值。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稳定币值就是稳定货币购买力,货币购买力是用单位货币所能购买到的商品(或劳务)来衡量的,稳定货币购买力即指单位商品所能换到的货币数量保持不变。因为单位商品所能换得的货币数量就是物价,所以,稳定币值也就等于稳定物价。
②经济增长。货币政策目标所追求的经济增长是指发展速度加快、结构优化与效率提高三者之间的统一。
③充分就业。严格意义上的充分就业是指所有资源而言,它不仅包括劳动力的充分就业,还包括其他生产要素的“充分就业”即充分利用。但人们通常所说的充分就业仅指劳动力而言,
指任何愿意工作并有能力工作的人都可以到一个有报酬的工作。
④平衡国际收支。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国家安全稳定的重要条件,也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
金融学都学什么7.简述我国四大专业银行的主要责职。
答:四大专业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它们的职责表现在:
(1)中国工商银行:主要办理工商企业、个体经济的存贷款和清算,城镇居民粗需,信托,收售金、银等业务。
(2)中国农业银行:主要办理农村存贷业务,代管农村信用社。
(3)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主要办理大型企业基本建设投资和技术改造贷款,安装企业、地质勘探企业贷款等业务。
(4)中国银行:主要办理国际结算,国际银行间的存贷款,华侨兑换和其它国际汇兑,外汇存款,与外汇业务有关的人民币存放款,买卖外汇及黄金等业务。
8.请列出金融市场分类表。
答:(1)按交易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
(2)按市场级次,可以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一级市场指的是证券、票据、存款凭证的发行市场。二级市场是金融工具流通转让的市场。
(3)按交易方式可以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现货市场是当交易双方成交后,立即或在很短的时间内进行钱货交割的交易形式。期货市场是以标准化远期交易合约为交易对象的交易市场。
(4)按功能可分为综合市场和单一市场。
(5)按区域可分为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
9.简述商业银行经营的原则以及职能。
答:商业银行经营的原则: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1)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原则是指银行具有随时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可用资金,随时满足存款人提取存款和满足客户合理的贷款需求的能力。2、弥补损失、保证银行稳健经营的能力。(3)盈利性原则是指商业银行在稳健经营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银行盈利能力,力求获得最大利润,以实现银行的价值最大化目标。
商业银行经营的职能:信用中介职能;支付中介职能、信用创造职能、调节经济职能、金融服务职能。
10.什么是商业银行的原始存款、派生存款和存款货币?
答:(1)原始存款一般是指商业银行(或专业银行)接受的客户现金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
再贷款。原始存款是商业银行从事资产业务的基础。
(2)派生存款是指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引申出来的存款。
(3)存款货币是指能够发挥货币作用、能够通过签发支票办理转帐结算的活期存款。
11.简述银行信用成为信用体系的核心的原因。
答:银行信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银行信用的债权人主要是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它们作为投融资中介,可以把分散的社会闲置资金集中起来进行统一借贷,克服了商业信用受制于产业规模的局限;
(2)银行信用所提供的借贷资金是闲置资金,在规模、范围、期限和资金使用的方向上都大大优于商业信用;
(3)银行信用所提供的借贷资金一般主要用于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但也不局限于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银行信用还可以利用信息优势,降低信用风险,增加信用过程的稳定性。
银行信用的这些优点,使它在整个经济社会信用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
12.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面临哪些风险?
答:(1)银行作为经营货币信用的特殊企业,与客户间并非等价交换的商品买卖关系,而是一种以借贷为核心的信用关系。
(2)银行经营活动的特殊性决定了银行面临着―些与别的行业不同的特殊风险:信用风险、
来自资产与负债失衡的风险、来自公众信任的风险、竞争的风险。
13.分别简述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答:(1)中央银行的性质可以科学地表述为:中央银行是国家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监督的特殊的金融机构。
中央银行的性质集中体现在它是一个“特殊的金融机构”上面,具体来说,包括其地位的特殊性、业务的特殊性和管理的特殊性。
(2)中央银行的性质具体体现在其职能上,中央银行有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调控宏观经济的银行四大职能。
14.我国商业银行与国外商业银行有哪些差距:
答:我国商业银行与国外商业银行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商业银行的资本实力上的差距。世界前20家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11%,而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比较宽松的资本充足率计算,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都不高。
(2)经营效率方面的差距。全球500强中,有2家银行来自中国――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但人均创造收入和人均管理资产却是最少的。在股本回报率方面,国际大银行水平一般都可以达到15%以上,而中国国有银行仍然达不到5%的水平。
(3)资产质量和风险管理的差距。世界20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是13.2%,美国比率为0.67%,而我国四大国有银行在去年剥离了1.3万亿不良资产后,不良资产率下降了10%,但是仍在25%左右徘徊。
(4)公司治理方面的差距。我国国有银行由于历史原因还没有建立起良好的公司机制,不能完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式运作。
(5)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方面的差距。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自主经营、自我约束的机制尚未建立,经营目标模糊。在管理方式上外资银行更多地采取扁平化、垂直式的管理模式,
我国银行仍旧沿用着阶梯式的管理和行政式的管理模式。
(6)信息科技水平相对落后。
15.货币和资金的区别主要表现有哪里?
答:(1)存在形态不同。货币只能存在于货币形态;而资金不仅可存在于货币形态,不可存在于实物形态。
(2)运动过程不同。货币运动的程序是“商品(W)—货币(G)—商品(W)”,货币在这里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而资金运动的程序是“G—W…P…W’­—G’”,这里的P是指生产过程即价值的增值过程。
(3)需要量的规律不同。货币需要量公式为M=PT/V;而资金需要量则等于产品生产总值除资金周转次数。
(4)货币资金具有双重性。即它既是作为资金的货币,又是作为货币的货币。
16.简述货币供应量与社会总需求量的关系。
答:(1)联系:
①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和影响的关系,货币供给在一定条件下改变货币需求,而货币需求的变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货币的供给。②联系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纽带就是国民收入和物价水平。
(2)区别:
①货币供给量是一个存量,而社会总需求量是一个流量。②货币供给量由现实流通的货币和潜在的货币两大部分构成;社会总需求由流通性货币及其流通速度两部分决定。③两者的变动在时间上不一致。
17.简述关于通货膨胀成因的几种理论观点。
答:通货膨胀成因的理论观点:
(1)凯恩斯学派的通货膨胀理论为需求决定论,强调引发通货膨胀的是总需求,而不是货币量。
(2)后凯恩斯学派用“成本推进”来解释通货膨胀,认为主要是由于工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导致产品成本上升,物价上涨。
(3)货币主义学派认为通货膨胀完全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数量的过度增长是通胀的唯一原因。
(4)马克思主义认为通货膨胀表现在流通领域,根源在于生产领域和分配领域。只有深入到生产领域和分配领域,才能到产生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
18.商业银行与政策性银行有哪些不同?
答:商业银行与政策性银行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资本来源不同。政策性银行多由政府出资建立,业务上由政府相应部门领导。商业银行多采取股份制的形式,业务上自主经营、独立核算。
②资金来源不同。政策性银行一般不接受存款,也不从民间借款。而商业银行以存款作为其主要的资金来源。
③经营目的不同。政策性银行是为了支持某些部门的发展而专门成立的,不以盈利为目的,与相应的产业部门关系密切。而商业银行则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的,业务范围广泛。
19.如何全面、科学地表述货币"质”的规定性?
答:(1)货币“质”的规定性实际上就是要解决“什么是货币”的问题,并对货币的本质
作出理论说明。
(2)货币“质”的规定性在于货币是商品世界分离出来固定地作为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货币是一般等价物;货币反映特定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随着历史的发展,货币形态出现过实物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等四种不同类型。
20.试述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的类型。
答:(1)实物货币。即作为非货币用途的价值与作为货币用途的价值相等的货币。它们具有以下条件和特征①普遍接受性;②价值稳定;③价值均质可分性;④轻便和易携带性。据此条件和特征,金属货币最为适宜,其中又以金为典型。
(2)代用货币。代用货币作为实物货币的替代物,其一般形态是纸制的凭证,故亦称用纸币。代用货币都有十足的金银等贵金属作为保证,可以自由地用纸币向发行机构兑换成金、银等实物货币。代用货币较实物货币有明显的优点①印制纸币的成本较铸造金属币为低;②避免了金属币在流通中的磨损和有意切割;③降低了运送的成本和风险。
(3)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由国家和银行提供信用保证的流通手段。信用货币通常由一国政府或金融管理当局发行,其发行量要求控制在经济发展的需要之内。信用货币包括辅币、现钞、银行存款、电子货币等形态。
21.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货币量范围的论述?
答:马克思对货币量有“窄”的定义和“宽”的定义之分。
(1)“窄”的定义是指以金为基础的、一个国家内一切现有的流通的银行券和包括贵金属条块在内的一切硬币的总和。
(2)“宽”的定义是指包括银行券,汇票、支票甚至商业票据等信用货币在内的实现货币职能的各种货币形式。
马克思之所以要将货币量的范围作宽窄不同的划分,这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所决定的。马克思把任何时候都不受限制的、可以稳定地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金铸币视为流通的基础,而在研究现实经济问题时,马克思就不能不从“窄”的货币范围走向“宽”的货币范围。
22.试论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和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
答:1.货币政策目标
①稳定币值。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稳定币值就是稳定货币购买力,货币购买力是用单位货币所能购买到的商品(或劳务)来衡量的,稳定货币购买力即指单位商品所能换到的货币数量保持不变。因为单位商品所能换得的货币数量就是物价,所以,稳定币值也就等于稳定物价。
②经济增长。货币政策目标所追求的经济增长是指发展速度加快、结构优化与效率提高三者之间的统一。
③充分就业。严格意义上的充分就业是指所有资源而言,它不仅包括劳动力的充分就业,还包括其他生产要素的“充分就业”即充分利用。但人们通常所说的充分就业仅指劳动力而言,指任何愿意工作并有能力工作的人都可以到一个有报酬的工作。
④平衡国际收支。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国家安全稳定的重要条件,也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
2. 中介目标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