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菜薹细胞质雄性不育系Eru-3A的遗传鉴定
红菜薹细胞质雄性不育系Eru-3A的遗传鉴定蓝燕演过的三级
本实验研究是一种新型不育源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eruCMS.2n=4x=38AACC)与红菜薹(B. campestris L.ssp Chinensis L.var. utilis Tsen et Lee.2n=2x=20AA)俞优通过远缘杂交多代回交获得了比较稳定的红菜薹不育系,通过植物性状分析、细胞学分析、同工酶分析、分子鉴定对该不育系进行遗传鉴定,结果如下:1.通过田间农艺性状的调查及观察表明,此胞质不育系在生长期的形态指标(例如:株高、开张度、最大叶片长和宽等)已趋近于父本红菜薹俞优,但在花器官的形态上,三者在雄蕊长、花丝长、雌雄蕊的高度差存在极显著差异,红菜薹不育系处于中间,而且通过了多年观察以及花粉活力的测定,表明该不育系是可以稳定遗传、败育彻底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采用石蜡切片方法,对新型红菜薹细胞质雄性不育系Eru-3A及其保持系俞优的花药发育过程进行细胞学观察,以确定其花药败育的时期、方式和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此红菜薹胞质不育系的花药败育发生于单核小孢子早期,表现为绒毡层细胞异常膨大,挤压单核早期小孢子,从而导致其败育。
3.通过对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eru CMS)和红菜薹不育系Eru-3A及保持系俞优的叶片、叶柄、薹、不同大小花蕾及花中POD、COD、EST同工酶进行酶谱分析表明:在中蕾的
红菜薹不育系的同工酶POD比对应的保持系俞优多1条Rf=0.257的酶谱带,有可能与不育相关,而在叶片和苔中分别少Rf=0.227和Rf=0.272和0.788的酶谱带;红菜薹不育系的同工酶COD在叶片和叶柄中分别少Rf=0.476和Rf=-0.754酶谱带,但在大、中蕾中比保持系俞优多1条酶谱带(Rf=0.411),这表明它是花蕾中特征谱带;同工酶EST中,红菜薹保持系俞优表现比红菜薹不育系多的酶谱带,分别在叶片、叶柄、中蕾中各多1条酶谱带,但在小蕾中表现少Rf=-0.463酶谱带和多Rf=0.444和Rf=0.484酶谱带。4.根据已报道的油菜育性相关基因atp6,orf138,orf224-atp6,atp6-orf263,orf222-nad5-orf139的特异引物对红菜薹不育系Eru-3A及其保持系俞优和4个已知的不育类型的不育系材料的DNA进行PCR扩增,回收特异条带进行测序,根据实验结果初步推测:红菜薹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具有Ogura不育胞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