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文艺世家的传承与叛逆 从汤晓丹到汤沐海再到汤苏珊 北晚新视觉...
一个文艺世家的传承与叛逆 从汤晓丹到汤沐海再到汤苏珊  北晚新视觉
    20141217日,看到汤沐海那么喜欢音乐,母亲蓝为洁就每天只花一分钱买菜汤喝,省吃俭用攒下300元,又借了200元,托人从北京买回来一架当时最好的天津产的鹦鹉牌手风琴。汤沐海记得取琴的地方很远,母亲取到手风琴时已经身无分文,没钱坐车的蓝为洁硬是背着琴走回了家,她是四川人,个子很矮,背着手风琴几乎碰着地面,母亲筋疲力尽地回到家的那一幕,是汤沐海心目中永远的痛。“那个时候我才意识到什么是真正的爱之如狂,现在有人说生活好了需要艺术,其实是错的。艺术往往是在你最困苦的时候才是最需要的,艺术是直击心灵的震撼,是精神上的指引,很多伟大的艺术家在最困苦的时候创作出了最伟大的作品。”
1230日,第五届“中国之声”新年音乐会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此次演出的最亮点无疑是“指挥大帝”卡拉扬唯一中国亲传弟子汤沐海的加盟,而更引人注目的明星,却是汤沐海年仅十岁的女儿汤苏珊。作为汤沐海最满意的“作品”,小姑娘将与国交的音乐家及自己的父亲携手演奏经典名作《梁祝》,将创下与交响乐团合作演出这部作品的音乐家最小年龄纪录。作为这个艺术之家的第三代传人,十岁汤苏珊的出现引起了业界及观众的极大关注,因为在她出现之前,汤沐海与父亲著名电影导演汤晓丹、大哥著名油画家汤沐黎一起,被称为“汤氏三杰”、“艺术三父子”,汤沐海的艺术家庭背景再次引起了普罗大众的极大兴趣。
汤沐海父亲是“中国战争片之父”
与共和国同龄的汤沐海出生在艺术世家。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汤沐海的父亲汤晓丹就已经作为金牌导演名满天下,他的作品《白金龙》、《飞絮》、《飘零》、《金屋十二钗》、《天堂春梦》、《失去的爱情》等被公认为优秀影片而载入史册。新中国成立后,汤晓丹迎来创作高峰,这位从未投身行伍的布衣导演,却以拍摄军事题材影片见长,其作品《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怒海轻骑》、《红日》、《水手长的故事》、《南昌起义》等在几代中国人中几乎无人不知,因而被公认为“中国战争片之父”。
汤沐海的母亲则是有着“中国一把刀”之称的著名电影剪辑师蓝为洁。采访中,汤沐海坦言,父亲含蓄内敛,不事张扬,话语很少,而母亲干练阔达,不仅是在事业上成绩斐然,也是这个艺术家家庭真正的主心骨和顶梁柱。她的成就不光在于辅佐汤晓丹的生活和事业,更大的成就是悉心培养两个儿子,让他们在艺术上建树颇丰。
汤沐海走上艺术之路,和家庭的熏陶,尤其是母亲的支持分不开的。汤沐海小时候家庭条件很好,不仅父亲藏书丰富,家里还订了各种书报杂志,而汤沐海在十岁上第一次自己读懂的交响乐总谱就来自于父亲的书房。此外,汤沐海还有很多机会去听音乐会,看芭蕾舞,以及
汤灿近况十分凄惨
许多一些不对大家开放的表演,也可以经常得到外面的各种信息。在当时的上海,在这样的家庭里,虽然当时国家比较封闭,但汤沐海最初看到的艺术视野,已经是国际化的。
汤沐海喜欢上音乐是自然而然的,他和很多人不一样,从小就对交响乐的和声特别敏感,一听到美好的和声就觉得自己的眼泪快要流下来了。而汤沐海的父母绝对不是今天的某些“星爸星妈”,急于让孩子近水楼台,他们对汤沐海学习音乐没有任何强迫的意思,只是看你喜欢,然后给你创造条件。
每天只花一分钱喝菜汤 母亲为汤沐海攒钱买琴
如果说快乐的童年、衣食无忧的生活环境让他有机会接触并且喜欢上音乐,那么生活的重创才让汤沐海真正认识到音乐将是他一生的追求。
1966年,汤沐海16岁,“”开始。他的家庭也卷进了运动之中,家被抄了,钢琴被搬走了,父亲被关进了牛棚,母亲到乡下劳动。在这样的环境下,汤沐海抓住一个机会,穿上军装当兵去了新疆军区歌舞团。几年后,还是因为家庭出身的问题,汤沐海被要求复员,回到上海当了工人。在内心的极度苦闷中,汤沐海唯一心愿是能有架手风琴可以练作曲,可是他的复员费只够买一辆上下班骑的自行车。
看到汤沐海那么喜欢音乐,母亲蓝为洁就每天只花一分钱买菜汤喝,省吃俭用攒下300元,又借了200元,托人从北京买回来一架当时最好的天津产的鹦鹉牌手风琴。汤沐海记得取琴的地方很远,母亲取到手风琴时已经身无分文,没钱坐车的蓝为洁硬是背着琴走回了家,她是四川人,个子很矮,背着手风琴几乎碰着地面,母亲筋疲力尽地回到家的那一幕,是汤沐海心目中永远的痛。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