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各种类型的参考题及参考答案
一、判断
2、〈〈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4、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5、思维(意识、精神)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8、一元论就是承认世界的统一性,二元论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10、“观念的东西不过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东西而已。”(∨)
12、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16、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17、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18、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21、“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体现了事物间普遍联系的观点。(∨)
2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26、割裂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会陷入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的错误。(∨)
27、割裂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统一,会陷入循环论和直线论的
错误。(∨)
30、发展是指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32、在时间上具有先后相继的现象不都是因果联系。(∨)
36、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37、“人生而知之”是唯心主义先验论。(∨)
38、“大海捞针”属于抽象的可能性。(∨)
40、“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41、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会导致唯理论和经验论。(∨)
4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9、唯意志论和宿命论是英雄史观的两种表现形式。(∨)
52、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6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的生产。(∨)
68、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70、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是私有制和社会分工。(∨)
72、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74、超额剩余价值就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76、利润率小于剩余价值率。(∨)
77、生产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
78、社会资本再生产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81、股票价格=股息/利息率。(∨)
84、土地价格=地租/利息率。(∨)
88.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
90、资本主义发展经历了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91、垄断是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
92、获取垄断利润是垄断的实质。(∨)
93、帝国主义时期在国民经济中占统治地位的是金融资本。(∨)
96、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是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的标志。(∨)
97、无产阶级革命是实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根本途径。(∨)
98、列宁“一国胜利论”的依据是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99、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00、改革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的有效途径。(∨)
二、单选
1、哲学是(C)
A、即世界观 B、自然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D、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C)
A、世界有无同一性 B、世界能否认识
C、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何者为第一性 D、世界是否联系的问题
3、中国古代哲人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是一种(D)
A、宿命论观点 B、唯意志论观点
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4、风吹幡动,惠能却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其寓意是(D)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5、世界的物质性是指它的(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
A、本原 B、过程 C、状态 D、形式
6、“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指的是(B)
A、无限性 B、一维性 C、相对性 D、绝对性
7、空间的显著特点是(B)
A、一维性 B、三维性 C、顺序性 D、持续性
8、“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啥也能办到。”这是(B)
A、主张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性 B、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C、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D、实用主义真理观的表现
9、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B)
A、对立统一的观点 B、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C、彻底革命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10、承认事物存在条件的客观性,同时又承认条件的可变性,是(C)
A、虚无主义的观点 B、唯意志主义的观点
C、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D、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1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说明(A)
A、人的能动作用是受客观条件制约的 B、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C、人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 D、物质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12、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属于(A)
A、形而上学 B、辩证法 C、唯心主义 D、主观主义
13、“一切以条件、地点、时间为转移”的观点属于(D)
A、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B、相对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外因论 D、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14、“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从哲学上讲就是要承认(C)
A、矛盾的普遍性 B、矛盾的斗争性
C、矛盾的个性 D、矛盾的同一性
15、正确发挥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D)
A、充分调动人的潜在能力 B、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
C、发挥集体的智慧 D、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16、科学证明,人脑是(C)
A、思维的源泉 B、思维的产物 C、思维的器官 D、思维的对象
17、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指矛盾的(B)
A、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问题 B、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
C、前进性和曲折性的关系问题 D、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问题
18、“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一论断是(D)
A、唯心主义 B、唯物主义 C、相对主义或诡辩论 D、辩证法
19、构成唯物辩证法实质与核心的是(B)
A、质量互变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能量守恒与转化规律
20、“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表明(B)
A、质变量变相互渗透 B、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C、质变优于量变 D、事物只有量变
21、区别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B)
A、事物变化持续时间的长短 B、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C、事物的质变是否引起了新的量变 D、事物的变化是否顺利和显著
22、“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句话体现的最主要的辩证法原理是(C)
A、世界永恒发展的原理 B、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质量互变规律
23、“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是一种(D)
A、历史宿命论的观点 B、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C、唯心主义、神秘主义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24、新旧事物区别的根本标志是事物是否(A)
A、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出现了新情况 C、时间靠后 D、强大
25、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A)
A、源泉和动力 D、状态和形式 C、方向和道路 D、可能和现实
26、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B)
A、源泉和动力 D、状态和形式 C、方向和道路 D、可能和现实
27、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C)
A、源泉和动力 D、状态和形式 C、方向和道路 D、可能和现实
28、“从物——感觉——思想”形成的认识路线是(D)
A、理性主义 B、教条主义 B、唯心主义 D、唯物主义
29、“从感觉和思想——物” 形成的认识路线是(C)
A、理性主义 B、教条主义 B、唯心主义 D、唯物主义
30、“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种说法的实质是(A)
A、主张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相对的 B、否认真理是发展的
C、主张真理是绝对的 D、主张真理都是具体的
31、庄周曰:“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这是(D)
A.绝对主义观点 B.折衷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 D.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
32、在哲学发展史上,不可知论的著名代表是(C)
A、柏拉图和苏格拉底 B、马赫和贝克莱
C、休谟和康德 D、黑格尔和费尔巴哈
33、“假象同真象一样具有客观性”。这一观点是(D)
A、形而上学 B、诡辩论 C、折衷主义 D、唯物辩证法
34、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是指(A)
A、对旧事物的“扬弃” B、不包含肯定的否定
C、对旧事物的完全抛弃 D、割断与旧事物的一切联系
35、归纳推理是从(A)
A、由个别到一般 B、由一般到个别
C、由绝对到相对 D、由相对到绝对
36、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D)
A、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 B、心外无物, 心外无事, 心外无理
C、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感觉的复合 D、物是理念的影子
37、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和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A)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普遍联系的
C、一切事物都是变化的 D、一切事物都是发展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