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冬至时间介绍
24节气冬至时间介绍
      24节气冬至时间
      冬至是几月:12月
      冬至是每年的12月22日前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重要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定出的节气,冬至来源于在殷周时期,相当于〔春节〕,在推行夏历后,冬至和新年便成了两个节日。
      冬至是什么季节:冬季
      冬至是冬季的六个节气中的第四个,这六个分别是〔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立冬是指冬天到来的意思。根据科学的说法,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每天变长,黑夜会渐渐变短。而我国古代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
      冬至日期计算〔方法〕
      公式:(Y×D+C)L
      公式解读:Y=年数后2位,D=0.2422,L=闰年数,21世纪C=21.94,20世纪=22.60。
      举例说明:2088年冬至日期=[88×0.2422+21.94][88/4]=4322=21,12月21日冬至。
      例外:1918年和的计算结果减1日。
      冬至是什么意思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特别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风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每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来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这天之后,太阳又渐渐北移。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风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头,也是一个吉日,应当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如今,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风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风俗。
      冬至三候
      冬至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麇角解,三候水泉动
      一候:蚯蚓结
      〔传奇〕蚯蚓是阴曲阳生的生物,冬至季节,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旧非常强盛,土中的蚯蚓仍旧蜷缩着身体。
      二候:麋鹿解
2021年冬至具体时间
      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
      三候:水泉动
      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淌并且温热。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