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辽宁省朝阳七中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
1.2017年1月28日(除夕)22时,全球华人同步参与央视春晚抢红包,法国巴黎的华人同时参与则是当地时间14时,造成这种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四季的变化 B. 月球公转 C. 地球公转 D. 地球自转
读图,回答2~4题。
2.当太阳光照如图1所示时,图2中甲地正值四季中的(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3.图2中,乙地位于丙地的( )
A. 正西方向 B. 西南方向 C. 西北方向 D. 正北方向
4.图2中,丁地的经纬度是( )
A. (70°N,90°E) B. (70°N,90°W)
C. (70°N,120°W) D. (70°N,120°E)
读板块分布示意图(局部),完成5~6题。
5.年轻高大的山脉M是( )
A. 落基山脉 B. 安第斯山脉 C. 阿特拉斯山脉 D. 喜马拉雅山脉
6.该山脉的形成,是由于( )
A.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挤压碰撞 B.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碰撞
C.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碰撞 D. 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碰撞
7.近年来,我国多地多次发生严重的雾霾天气,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改善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下列行为中,能降低或减缓雾霾天气的是( )
①增加城市绿地②注意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经济③大力推广家庭小汽车的使用④大力倡导步行或乘公交车上下班⑤农民燃烧秸秆肥田
①增加城市绿地②注意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经济③大力推广家庭小汽车的使用④大力倡导步行或乘公交车上下班⑤农民燃烧秸秆肥田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⑤ D. ①④⑤
8.下列叙述中,描述天气的是( )
A. 地理老师说:“同学们,明天将要下雪,大家注意多加衣服。”
B. 小明说:“朝阳地区四季分明,夏季降水较多。”
C. 来自昆明的阿伟说:“我们那里四季如春,和朝阳可不一样。”
D. 来自海南的同学说:“我们那里不但热,而且雨水也很多。”
9.读图,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
A. 全年温和湿润
B.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C. 全年高温,降水稀少
D.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10.下列语言中,不是联合国工作语言的是( )
A. 西班牙语 B. 阿拉伯语 C. 俄语 D. 葡萄牙语
11.下列关于人口增长速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非洲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次之
B.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相差不大
C. 18世纪以前和以后世界人口增长没有明显变化
D.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比较缓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则比较快
12.每个礼拜日都去教堂做礼拜的教徒信仰( )
A. 基督教 B. 伊斯兰教 C. 佛教 D. 清真教
13.聚落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我国南方不少聚落名称带有“桥”字,与之有关的因素是( )
A. 矿产 B. 河流 C. 森林 D. 土壤
14.被称为“地球之肺”,又是全世界希望巴西着重保护的自然环境是( )
A. 大河水源 B. 热带草原 C. 野生动物 D. 热带雨林
15.小李是某孔子学院的教师,他发现他的学生大多皮肤黝黑,嘴唇较厚,头发卷曲,能歌善舞,小李工作的地方最有可能是( )
A. 亚洲西部 B. 南美洲 C. 非洲中南部 D. 欧洲
2021年冬至具体时间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0分)
16.读以0°经线为中心的世界海陆分布图,回答问题。
(1)A大洲与D地所在的大洲共同濒临的大洋有______。(填名称)
(2)从人口密度来看,B地人口分布______(填“稀疏“或“稠密”); B地所在的国家和D地所在的国家自去年以来展开了多轮贸易磋商。两国之间的这种商谈称为______。
(1)A大洲与D地所在的大洲共同濒临的大洋有______。(填名称)
(2)从人口密度来看,B地人口分布______(填“稀疏“或“稠密”); B地所在的国家和D地所在的国家自去年以来展开了多轮贸易磋商。两国之间的这种商谈称为______。
(3)甲、乙两地中,年降水量较多的是______。
(4)根据板块构造学说,A大洲和C大洲之间的______海在不断扩张。
(4)根据板块构造学说,A大洲和C大洲之间的______海在不断扩张。
17.读下列两幅图,回答问题。
(1)在图1的A、B、C三点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 ______点,位于温带地区的是 ______点。A在C的 ______方向。
(2)当地球公转到图2中乙位置时,一年当中朝阳的白昼时间达到最 ______(填“长”或“短”);南极圈以南地区出现 ______(填“极昼”或“极夜”)现象。2010年11月15日京沪高铁全线铺通,这一天地球大致运行在图2中的 ______(填“甲乙”或“丙丁”)之间。
(1)在图1的A、B、C三点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 ______点,位于温带地区的是 ______点。A在C的 ______方向。
(2)当地球公转到图2中乙位置时,一年当中朝阳的白昼时间达到最 ______(填“长”或“短”);南极圈以南地区出现 ______(填“极昼”或“极夜”)现象。2010年11月15日京沪高铁全线铺通,这一天地球大致运行在图2中的 ______(填“甲乙”或“丙丁”)之间。
18.探究亚欧大陆气候类型分布特点,归纳影响气候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
(1)案例一: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分布:①②③为亚洲的季风气候区,其中①为 ______季风气候区;②是 ______季风和湿润气候区;③是 ______季风气候区。
小结: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分布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______。
(2)案例二: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气候的分布,结合图例观察:北纬30°~60°的大陆西岸⑥为 ______气候和⑤为 ______气候;而北纬30°~60°的大陆东岸有两种季风气候;北纬30°~60°的大陆内部为 ______气候。
小结:影响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气候分布差异的主要是 ______因素。
(1)案例一: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分布:①②③为亚洲的季风气候区,其中①为 ______季风气候区;②是 ______季风和湿润气候区;③是 ______季风气候区。
小结: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分布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______。
(2)案例二: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气候的分布,结合图例观察:北纬30°~60°的大陆西岸⑥为 ______气候和⑤为 ______气候;而北纬30°~60°的大陆东岸有两种季风气候;北纬30°~60°的大陆内部为 ______气候。
小结:影响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气候分布差异的主要是 ______因素。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除了昼夜交替之外,还有时间的差异。随着地球的自转(自西向东),同一纬度地区,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的时间,所以2017年1月28日(除夕)22时,全球华人同步参与央视春晚抢红包,法国巴黎的华人同时参与则是当地时间14时。
故选:D。
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
本题考查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属基础题。
2~4.【答案】D、C、B
【解析】
1. 【分析】
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
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及经纬网的判读,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能力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解答】
解:读图分析可得,图1中北极圈以内是极夜现象,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图2中的甲纬度度数是60°N,该地位于北半球,甲地处于冬季。依据题意,D正确。
故选:D。
2. 【分析】
在经纬网上,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可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
本题考查经纬网图上方向的判读,在把握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的基础上,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解答】
解: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读图可知,图2中,乙地位于丙地的西北方向。
故选:C。
3. 【分析】
在经纬网上,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可依据经度的变化规律,确定东西经度;依据纬度的变化规律,确定南北纬度。
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在把握经纬度判读方法的基础上,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解答】
解: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可知,图2中,丁地的经纬度是70°N,90°W。
故选:B。
5~6.【答案】D、C
【解析】
1. 【分析】
世界上主要的山脉有:亚洲的喜马拉雅山脉、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北美洲的落基山脉和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据图中M的位置解答。
本题考查喜马拉雅山脉的位置,结合地图记忆较好,属于基础题。
【解答】
解:读图可知,图中M为亚洲的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雄伟高大的山脉。
故选:D。
2. 【分析】
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观察六大板块示意图,明确板块运动的方向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解:从图上来看,该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而成。
故选:C。
7.【答案】B
【解析】解: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排放出的氯氟化合物破坏高空的臭氧层,导致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进而危及人类的健康。增加城市绿地,大力倡导步行或乘坐公交车上下班,注意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经济,降低或缓解雾霾天气发生。而大力推广家庭小汽车的使用、农民燃烧秸秆肥田,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破坏环境,增加雾霾天气发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