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历史~14元朝的建立
第十四讲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知识点一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
1.统一草原
(1)时间:公元1206年
(2)人物:蒙古族首领铁木真
(3)成就:建立蒙古汗国,被称为“____________”
湖南高考时间2022年具体时间
2.元朝建立
(1)征服四方:公元1234年,蒙古灭金,后降吐蕃、征大理;远征中西亚、东欧;
(2)建立元朝
Ⅰ 时间:公元1271年
Ⅱ 人物: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
Ⅲ 都城:定都燕京(1272年),称______。
Ⅳ 统一:公元1276年占领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击败南宋余部,完成统一。
3.巩固措施
修筑驿道,设立驿站,为公差人员提供交通和生活服务,并运输官府物资;相隔一定距离分设急递铺,负责传递公文。
✧知识点二元代政治制度
1. 中央制度
(1)废三省,实行中书省一省制,由中书省掌行政。
(2)______院掌管军事,______院掌管宗教事务和西藏事务。
(3)元朝宰相权力较大,是古代皇权与相权关系衍化过程中的一次反弹。
2. 地方制度—行省制
(1)内容:全国分设十个行省,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是受中央节制。
(2)特点:行省的双重性,既是中央派出机构,又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3)意义:行省制是我国省制的开端,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
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元史·地理志一》 随堂练习
1.(2017·山西临汾三模,26)元代推行行省制,设河南行省统辖说河以南和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但在黄河下游则以沂蒙山南麓为界与中书省直辖区“腹里”相邻;将江西、广东合为江西行省,治所在南昌;将湘、鄂、桂并入湖广行省,治所设于武昌。这一规划和设置()
A.体现了“山河形便”的习惯做法
B.有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保障了蒙古族贵族的统治特权
D.是对南宋统治区实施的特殊政策
2.(2017·广东佛山顺德高三10月适应性考试,27)有学者研究发现,行省制度实起源于魏晋以来的行台制度,原为中央(台、省)的临时派出机构,后罢。金代初年曾置行尚书省于汴京。这些行省前期只理民政,不理军事,后期因内忧外患不断,则兼理民、军政,实际成了地方一级政区。这表明()
A.魏晋行台的职能与汉代刺史类同
B.政治制度的演变具有历史传承性
C.中国的行省制度形成于魏晋时期
D.行省在历史后期削弱了中央集权
3.(2018·浙江衢州、湖州、丽水三地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7)明朝初年,地方行政沿用元朝的行省制度。但在省级行政上,明朝实行三司分治的制度,即布政司掌理民政、按察司掌理监察地方和刑名司法、都司掌理卫所军政,三司互不统属,都直接向朝廷负责。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该制度的实施有利于()
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B.提高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
C.确保地方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D.解决废除丞相制度所带来的弊端
4.(2020高三上·海林月考)《元史》卷91《百官志》记载:“中统、至元年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由此反映了元代政治的特点是()
A.中央直接控制地方行政
B.地方分权,各机构相互牵制
C.中央对地方实施多层次管理
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5.一方面,行省除了执行上供中央、地方留用七三分成的悬殊比例和严格控制路府州县的财赋支用外,还得遵照朝廷的命令额外提供钱谷,以弥补中央财政支出的不足。另方面,行省还“画地统民”,成为唯一有权较机动地支配地方留用财赋的机构。由此可见,元代行省()
A.在财政领域代中央行事的职能更突出
B.专为统治者搜刮地方财富而设置
C.既是朝廷派出机构又是地方最高官府
D.逐渐背离了加强中央集权的初衷
6.在行省由中央临时派出机构向地方常设机构演进的过程中,元政府取消中书省宰执“系衔”,降低行省品秩,又将江南等处行枢密院并入行省。这些措施()
A.利于地方便宜行事
B.试图削弱地方权限
C.使行省独立性增强
D.旨在加强中央集权
知识点三元的
1.背景:元朝疆域空前辽阔,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2.表现
(1)民族的融合:汉族人民大量迁居边疆,带去先进生产技术,开发了边疆;边疆各族大量迁入中原,与汉族杂居,加强民族融合。
(2)回族的形成:大量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与其他民族长期杂居、通婚,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3)实行“四等人制”:元朝实施的民族差别对待政策,“四等人”依次为蒙古人、目人(畏兀儿、回回等族)、汉人(主指北方少数民族)、南人。
(4)边疆的管理:元朝时,____正式成为行政区;设____________司管理____。
3.意义
(1)加强了各族间的交往与联系,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推动中华民族的形成。
(2)促进了对边疆地区的进一步管理与开发,有利于民族融合。
(3)区别对待的易激化矛盾,不利于统治,导致最终元朝覆亡。
◆随堂练习
7.(2020秋.沙坪坝区校级期末)元代“四等人制”下的汉人、南人中绝大部分都是汉族,“先灭金所得者为汉人,后灭宋所得者为江南人”。蒙古统治者将汉人、南人进行区分的目的是()A.加强民族团结交融  B.促进民族的平等发展
C.分化管理加强统治
D.中央与地方互相牵制
8.(2020秋.启东市期中)元朝时期,蒙古人的西征和南下,产生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民族大迁徒和民族大融合,大批东来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回回人因此来到中原定居,并与其他民族的人通婚繁行,逐渐形成些统称为“回回”的穆斯林少数民族,使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获得了可靠而广泛的众基础。由此可知元朝民族交融的特点是()
A.少数民族内迁使民族交融加强
B.外来民族与中华民族的交融
C.民族交融的程度加深主要是靠宗教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从元开始
✧知识点四元代经济的发展
1.京杭大运河
重新开通大运河,改变隋唐时迂回曲折的航线,大大缩短了航程。
2. 手工业
(1)制瓷业:元朝烧出了新型彩绘瓷器和,开始进入生产时期。
(2)纺织业:元代改良棉纺织技术,业迅速崛起,成为棉纺织业中心。
3. 商业
(1)元朝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交通便利、政局稳定,都推动了商业的发展。
(2)海外贸易非常繁荣,是重要的外贸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3)________是当时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是国际性的商业大都市。
(4)漕运:开辟了长途海运航线,主要任务也是运输江南的粮食。
◆随堂练习
9.(2019·湖南长郡中学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8)秦汉时期,漕运为东西方向,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代,漕运线路由秦汉时期的东西向呈现出东南、西北向的变动。宋元明清时期,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至北。漕运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
A.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
B.关中自然环境的恶化
C.国家疆域的不断扩大
D.经济政治格局的变迁
10.(2018·北京石景山一模,14)《析律志》所载,元大都城内外商业行市即达30余种。其中,米市、面市、缎子市、皮帽市、穷汉市、鹅鸭市、珠子市、沙刺市(即珍宝市)、柴炭市、铁器市,皆在今北京积水潭北的钟、鼓楼一带,这是因为南方来的漕运船只皆停泊在积水上的缘故。这一商业布局体现出(  )
A.南北方物资交流频繁
B.政府改变重农抑商政策
C.北京水资源非常丰富
D.元朝对外贸易十分广泛
11.(2017·福建高三文综质检,27)元朝通过南北大运河漕运江南米粮供应都城官民;明太祖时期则基本不再依靠大运河进行漕运;明成祖以后又全面恢复大运河漕运。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北方地区局势持续动荡
B.江南地区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C.海路漕运其有明显优势
D.政治中心的变迁影响运河漕运
12.下列宋元时期三部重要的农业典籍在对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记述上带有各自鲜明的特,农书
成书时间 主要内容 陈敷《农书》 南宋绍兴十九年(1149年) 我国现存最早的专论江南地区水田农事和生产技术的 综合性农书
《农桑辑要》 元世祖至元十年(1273年) 由司农司撰写的一部官方农业著作,以北方农业为研 究对象
王桢《农书》
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年) 兼论南北方农业技术,对耕作、农具、桑蚕等的记述,都 顾及南北差别,致意于其相互交流 A.农业科技最为发达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统一局面渐趋形成  D.民族交融不断发展  答案
BBADC  DCBDA  DC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