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专题训练——名家精练之韩愈(解析版)
第一部分:高考真题
一、(2019年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11分)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
韩 愈
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
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
1.本读前六句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精卫形象的?请简要分析。(6分)
2.诗歌后六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5分)
【参考答案】
1.“终年”与“寸诚”对比,表现了决心之坚;细石与大海对比,表现了抱负之大;任务重与性命轻对比,表现了命运之悲。
2.独抒己见,不随大流;但求尽力,不计结果;贵在实干,无意显名。
【解析】
1.本题考査考生对诗歌表达技巧的把握能力。这类题目,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也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的把握能力,内容涉及对诗歌的表达技技巧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目的具体要求,然后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并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的意境,思考诗歌中运用的表现手法,最后有条理的按照题目要求整理出答案即可。本题要求简要分析诗歌前六句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精卫形象。
已经明确了手法是对比手法,只需要出对比手法,并且分析对比手法怎样勾勒精卫形象即可。诗歌中“山石细”和“海波平”两词形成对比,嘴里衔着山上的细石,决心把滔滔的海浪填平,从中表现“精卫”的雄心壮志和坚强的意志;“抱寸诚”的决心“衔细石”的举动与“海波平”的宏图大愿形成巨大反差,在对比中充分表现精卫的心诚志坚。
2.本题考査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这类题目,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也考查对诗句内容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涉及对诗歌思想感情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目的具体要求,然后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并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最后有条理的按照题目要求整理出答案即可。题目要求结合诗歌后六句分析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诗中“人皆”与“我独”形成对比,表现了作者傲然不屈于俗见的鲜明态度;“岂计”“惟应”体现出作者对精卫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的肯定,侧面表现了作者孜孜以求毫不妥协的人生追求;尾联作者以“精卫”与刺客相类比,再次表达了对积极进取、锲而不舍的精神品质的褒扬与欣赏。
第二部分:精选诗歌练习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
题张十八所居
韩愈
君居泥沟上,沟浊萍青青。
蛙讙桥未扫,蝉嘒①门长扃。
名秩后千品,诗文齐六经。
端来问奇字,为我讲声形。
【注】①嘒(huì):拟声词,蝉叫声或乐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写友人张十八居所的环境,虽是一条烂泥淤积的水沟,水面上却有着青青的浮萍。
B.青蛙在池塘声声欢叫,蝉儿在门前树上高鸣,张十八家门虽设而常关,写出了其闲适。
C.颈联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张十八不但官阶比一般官员高,而且写作诗文的水平也很高。
D.诗歌融描写、叙述、议论、抒情等为一炉,没有太多华丽词藻,但写人写事高人一等。
2.从诗歌尾联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态度和品质?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C(C.“官阶比一般官员高”错误。“名秩后千品”,应是官阶比一般官员低。故选C。)
2.诗人向张十八询问难解的字,①从中看出诗人对学问渊博的友人充满敬慕,②表现出诗人谦逊好学、崇尚师道。
【解析】首先理解尾联的意思。“端来问奇字,为我讲声形”意思是“我特地来到张十八的住处请教一些难解的字,他为我详细的讲解着字的声符和意符”。然后分析尾联中表现出的诗人的态度和品质。尾联中“端来”意思是“特地前来”,结合诗歌标题“题张十八所居”以及首联中“君居泥沟上,沟浊萍青青”可知,诗人特地前往张十八居所请教难解的字,由此可以看出诗人的谦逊好学;特地前来请教,而且认为友人“诗文齐六经”,可以看出心中对友人的敬慕;诗人前来请教,友人“为我讲声形”,友人为师,自己为生,再结合韩愈《师说》一文秉持的观点,可以看出诗人崇尚师道。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
广宣上人频见过
韩愈
三百六旬长扰扰,不冲风雨即尘埃。
久惭朝士无裨补,空愧高僧数往来。
学道穷年何所得,吟诗竟日未能回。
天寒古寺游人少,红叶窗前有几堆。
【注】①上人,对僧侣的尊称。广宣是一位诗僧,在宪宗、穆宗两朝颇受宠幸,为内供奉。元和十四年,唐宪宗举行恭迎佛骨礼拜活动,韩愈排斥佛老,撰文劝谏。②见过,相访。③冲,冒过,撞过。④道,这里指儒家之道。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扰扰”和“风雨”“尘埃”形成对比,刻画出奔走于权贵的上人形象。
B.广宣上人以诗相赠,诗人自谦才疏学浅,整日推敲也无法答复,委婉谢绝。
C.“天寒”“红叶”等意象刻画出冷寂的初冬景象,衬托出上人修行的清苦。
D.整首诗平易坦荡,不引经据典,不屈已悦人,体现温柔敦厚的诗教精神。
2.请从“频见过”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6分)
【参考答案】
1.C(C项,“天寒”“红叶”等意象刻画出冷寂的初冬景象,衬托出上人修行的清苦,理解有误,“天寒古寺游人少,红叶窗前有几堆”诗人说天寒寺冷,红叶堆积,意在讥讽僧人终日不归;既然号称高僧,就应该在寺庙中潜修佛理,弘扬佛法,不必终日奔走在外,踪迹难寻。)
2.诗题中的“频见过”表达出不耐烦之情。首联写上人殷勤来访,表明诗人无奈而不堪的心情;颌联、颈联自谦辜负了高僧屡屡造访的心意,表达出诗人和上人在立身处世问题(“儒”“
道”)上的不同见解(道不同不相为谋);尾联讥讽上人终日不归,奉劝其恪守己“道”(主张),安身立命。
【解析】“三百六旬长扰扰,不冲风雨即尘埃”写出上人殷勤来访,可以看出诗人厌烦之情;从“久为朝士无裨补,空愧高僧数往来。学道穷年何所得,吟诗竟日未能回”这两联中的“空愧高僧”“何所得”“未能回”,可分析出作者表面上是说自己愧对高增,实则委婉表达出自己的不同看法;从尾联“天寒古寺游人少,红叶窗前有几堆”可知,诗人说天寒寺冷,红叶堆积,意在讥讽僧人终日不归。最后分点作答即可。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1-2题。(9分)
山石(节选)
韩愈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诗是咏物诗,借对山石的歌咏来表达自己对此景的喜爱与向往之情。
B.本诗有时间的流转,从深夜静卧到天明独行再到日出雾散,时间节点较明确。
C.本诗有行踪的变换,从屋内观月到深山穷霏再到山涧踏石,游踪记录很详细。
D.本诗有画面有情趣,当流不犹豫赤足涉山涧,涧水激激,清凉漫过足背。
2.本诗视听结合有声有,作者沉浸其中,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分(6分)
【参考答案】
1.A(此诗标题虽然为“山石”,看起来是咏物诗,但诗中并没有对“山石”的具体描绘,没有 通过描摹客观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并且也没有象征或
起兴手法 的运用。所以,“咏物诗”错。本诗可以算是写景诗,用到了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的手法。)
2.①“百虫绝”说明夜深之前百虫鸣奏;百虫鸣息,清月 出岭,月光入窗扉,表现出山寺之夜的清幽。②“穷烟 霏”说明天明时分山间白雾茫茫,看不清道路,只能于迷雾中上下穿行。③阳光冲出浓雾,天光一开,眼见 花红水碧,烂漫纷呈,还不时见到粗大的松枥。④涧 水激激,微风习习,赤足涉山涧,作者不觉整个身;都 陶醉在大自然的美妙境界中,融情于景。(每点2分)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
潭州泊船呈诸公
韩愈
夜寒眠半觉,鼓笛闹嘈嘈。
暗浪舂楼堞,惊风破竹篙。
主人看使范,客子读《离骚》。
闻道松醪贱,何须吝错刀。
【注】①韩愈被贬阳山,后调任江陵法曹参军,上任途中经过潭州(今属湖南)时,希望得到以湖南观察使杨凭为代表的诸公的举荐。②楼堞:城楼和城墙。堞,上如齿状的矮墙。③使范:使节,是一种官职凭证。④错刀:指钱。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半夜醒来的原因很多,如天气寒冷、外面鼓笛声嗜杂、自己内心不平静等。
B.“舂”本指把东西放在石白或乳钵里捣碎,这里用来指水浪猛烈地拍打着楼堞。
C.颔联借浪拍楼堞、风破竹篙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因遭受贬谪而悲愤至极的心情。
D.“主人”指题目中的诸公,“客子”指作者,颈联将二者的处境进行了鲜明的对比。
2.本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C(C项“抒发了作者因遭受贬谪而悲愤至极的心情”错误,从前四句看,只有途中夜晚景致,写景是为后四句抒情做铺垫,没有达到“悲愤至极”的程度。)
2.①尾联的表层意思是,听说松酒很便宜,主人应该不吝钱财购买。②隐含意思是,诸公推荐作者并非力不能及的事,应该向作者伸出援助之手。③尾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请求诸公举荐自己的意思委婉地表达了出来,透露出作者不愿沉于下僚、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愿。
【解析】结合写这首诗的背景,韩愈被贬阳山,后调任江陵法曹参军,上任途中经过潭州(今属湖南)时,希望得到以湖南观察使杨凭为代表的诸公的举荐。先理解“闻道松酸贱,何须吝错刀”,结合注解理解,意思是听说松酒很便宜,主人应该不会吝惜钱财购买。采用了比喻的修辞,将自己比作松酒,说你们有钱可以多购买一些松酒,内在意思是希望诸公能够不遗余力推荐自己,这对你们来说不是件难事,采用比喻的修辞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用意,表达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愿。
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
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①
韩愈
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
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②新破蔡州回。
【注】①张十二阁老使君:即张贾,时任华州刺史,故称使君,此诗写于淮西大捷后。②相公:指平淮大军统帅、宰相裴度。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句写从荆山到华山,展现大军凯旋之速,开笔有力,为全诗奠定雄壮的基调。
B.第二句作者抓住日出、潼关古塞等形象来展现迎师凯旋的壮丽景象,气象廓大。
C.第三句“莫辞”意为请不要推辞,以这样的方式告知刺史犒军,更显客气委婉。
D.本诗刚直中有开合,有顿宕,于短小篇幅中见波澜壮阔,富有个性,饶有韵味。
2湖南高考时间2022年具体时间.本诗第四句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C(C项,“客气委婉”错,这里“莫辞迎侯远”,是接受欢迎一方的语气,完全抛开客气常套,却更能表达得意自豪的情态、主人翁的襟怀。)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