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实习报告心得(精选多篇)
北京地铁实习报告(精选多篇)
第一篇:北京地铁商业调查报告
地铁商业调查报告
调查课题一:各地地铁商业现状
调查目的:了解地铁商业的布局特点
调查途径:现场踩点
拟解决的问题:
1、北京、上海的地铁商业布局特点?
北京地铁运营时间2、地铁商业经营的主要业态?
3、地铁各站人流量与商业布局的关系?
4、地铁各站站外商业设施与地铁站内商业布局的关系?
调查结果:见调查表1
基本结论:
1、地铁站台除了自动售货机、报摊(占地2平方米以下)、流动wc外,基本上不设其它商业。原因是站台的上下人流量较多,而且快,站台面积又相对小,不适于设商业,造成人流滞留,影响乘座。
2、北京地铁的商业业态十分单一,5家连锁经营瓜分了为数不多的商业点,它们是:物美便利、凯丝恩贝西点店、四星音像、盈采冲印和百万庄园(经营汉堡、冷饮、电话卡等),其中盈采冲印多数已经关闭。
3、北京现有的地铁由于历史较早,商业布置远比上海单一,而且商业面积很少,集中在站厅售票点的两侧。而上海地铁的商业面积很大,而且经营业态十分丰富,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业态,但主要还是以服装、便利店、通讯产品、书报亭、书店、自动取款机、自动售货机、食品、小饰品为主。
4、过道原则上不设商业,除了上海地铁一号线莲花路站等极少站点。过道宽度约6、7米,
隔出1.5米-2米宽度作为商业点,在人流量不是最大,但也不少的站点是十分合适的,从现场看(观察时间为8:15高峰时段),过道商业点的设置对人行畅通几乎毫无影响。但商业面积不大,约20平方米,这是合理的,一方面不会形成人行障碍,另一方面由于人流量不是很大,过多的商业面积也是浪费。
5、上海地铁站厅商业的挖潜面积相当大。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位置:
(1)站厅通往站台的楼梯口两侧。几乎每个站点都有,整个站厅的宽度在
20米左右,两边人行各占6-7米,楼梯口宽度约8米,向前挖潜5-6米,可设置40-50平方米,两边共可挖潜80-100平方米。
(2)站厅人行道的内侧。在宽度6-7米的人行道上分割出1.5-2米宽
度作为商业点。每站都可挖潜100平方米左右,分割成6-10平方米的小面积。
根据现场观察(高峰时段),这些商业点对人行无影响。
6、北京地铁由于各种原因,地铁内商业设置单一,面积少,与站外商业设施几乎无关联。
上海地铁商业点的布置从业态和面积上来说,几乎与站外商业的分布情况无关联,各个站点的商业业态和面积与站外无互补关系,亦无关联关系。面积
几乎差不多,业态也一样,而且同一站点会有竞争出现,即有几个经营内容相同的店。
7、上海地铁的商业面积与人流量的关系也不明显。但是可以归纳出以下规律:(1)换乘站由于人流量巨大,先保证人流的畅通,商业点很少甚至没有。
如地铁一号线与三号线换乘的上海南站站、与地铁二号线换乘的人民
广场站。
(2)非换乘站人流量大的站点,商业业态丰富,商业面积很大,如地铁一
号线的徐家汇站、地铁二号线的陆家嘴站,拓宽的商业面积很大,徐
家汇站有3000平方米以上的拓宽商业面积。
8、我们本来认为不适合在地铁内的商业业态如餐饮,从上海的情况看,也可以做,但是面
积规模不大。知名连锁只有麦当劳在地铁一号线锦江乐园站设了一个店。可能是经营上的原因,但开店条件限制上的可能更大,因为排风、电力配备上的问题。
9、上海地铁的连锁经营店不少,主要有食品的福满香、克莉丝汀、黛特玲;明君书店、大旭内衣等,但缺乏知名企业的参与。
调查课题二:地铁五号线商业设置和相关重要数据
调查目的:了解地铁五号线的设计,提出商业面积挖潜、拓宽的可能调查途径:到相关单位获取设计图纸、参照上海地铁的商业布置情况拟解决的问题:
1、地铁5号线的商业面积拓宽和挖潜的可能,现有方案的合理性?2、不同商业业态对电力、给排水、通排风等配套的要求?
3、各个站点的人流量预计?
调查结果:见调查表2和相关资料(地铁新线商业规划设计情况汇报)基本结论:
1、由于设计方案已定,而且进入了施工阶段,更新设计的可能性不存在。2、北京城建院
和市政院已经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做了五号线的商业规划共5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