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教案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教案
一、教学要求
1.要求能疏通文意,掌握本文的主要情节、主题。
2.了解赵武灵王改革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二、学习要点
1.题解关键词
司马光:字君实,宋代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赵武灵王:战国时期赵国的著名国君,其在位时期使得赵国成为战国时期的强国;胡服;骑射
2.内容提示
本文介绍了赵武灵王为了国家的强大,进行胡服骑射改革的故事,故事主要围绕赵武灵王与重臣公子成之间的争论展开,主要通过两方面的言论表现赵武灵王注重实用、勇于改革的形象。
三、作者生平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宋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死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其父司马池是个进士,官至三司副使、天章阁待制。据传他为官清廉正直。他在光山(今属河南)知县任上,其妻聂氏生下了第二子,因取名光。司马光六岁开始诵读经书,七岁开始听讲《左氏春秋》(即《左传》),用功诵读,深思明辨。他后来知识渊博,著述宏富,并非偶然。他二十岁考中进士,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英宗时为龙图阁直学士,开始编写《通鉴》。神宗初年为翰林学士,因反对王安石变法,于熙宁三年(1070)出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次年,改判西京御史台,来到洛阳,从此住在洛阳。他六任冗官,致力于编写《通鉴》。元丰七年(1084),完成《通鉴》二百九十四卷,还有《通鉴目录》三十卷、《通鉴考异》三十卷。此书呈上之后,他获得奖谕之诏,并迁资政殿学士。
元丰八年(1085)三月,神宗病死,不满十岁的哲宗即位,由太皇太后高氏摄政。高氏不满王安石新法,欲以恢复祖宗法度为“先务”。司马光这时也振奋活跃起来,连上奏疏,要求废弃新法。上下一拍即合。于是高氏起用司马光和吕公著、文彦博等原被压抑的反新法的老臣。司马光于是年五月当上了门下侍郎,又于元祐元年(1086)闰二月进为尚书左仆射,在政治上有了一定权力。他在执政一年多的时间里,在同道的支持下,大行其志,废弃新法不遗余力。同时,他仍然注意于史学,推荐黄庭坚与范祖禹、司马康同校《通鉴》,还编了《稽古录》一书。他因多年用功写书而体质衰弱,“骸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又因近年为废除新法而带病视事,以至心劳力竭,终于在元祐元年九月初一
日去世,终年68岁。在此前几个月,王安石于四月六日病卒,终年66岁。政坛上两颗放射不同光芒的巨星同年陨落。王氏失意于前,谢世于前;司马氏得志于后,逝世于后,似乎后者命定了历史性的胜局。
四、作者作品
1.作品概述
据《宋史?司马光传》记载,司马光“孝友忠信,恭俭正直,居处有法,动作有礼”;“自少至老,语未尝妄”;“于物澹然无所好,于学无所不通,惟不喜释、老”;生活俭朴,“恶衣菲食以终其身”。他写作认真,字迹工整,著作很多。《宋史?文艺志》著录有三十七种,虽因日长时久有所散佚,到了清代中期,《四库全书总目》仍著录有十六种,其中当以《资治通鉴》为代表作。
编写《资治通鉴》这样的巨著,决非司马光一人所能胜任。司马光是主编,还有三名助编。他选请来的三名助编是,刘恕(字道原,1032—1078)、刘攽(字贡父,1023—1089)、范祖禹(字淳甫,一字梦得,1041—1098)。司马光选择这三人参加编写工作,既是因为他们政治观点和态度基本上一致,在当时都不赞成王这石变法,企图通过编写史书表达自己的思想和
抱负,又考虑到他们每个人都学有专长或有志于史学。刘恕对几千年的史事了如指掌,刘攽精于汉代历史,范祖禹年轻而有干劲,专治唐代历史。他们掌握了当时官府和私家的图书资料,除采用《史记》至《新五代史》十九种正史外,还参考了杂史、奏议、笔记、文集等三百多种。
2.重点作品
《资治通鉴》简介
自从司马迁作《史记》以后,多少年来没有人敢继续再写这样一部贯串古今的通史,只有班固汉书以下那些断代史,仅仅保存着《史记》部分的形式,至于《史记》的贯串精神却失去了。就连形式也是勉强凑合,不甚适用的。因为《史记》有它自己的观点,它可以成一家之言,班固以下的史家,往往只能作刻板文章,不能发挥相体裁衣的妙用。所以读史的人大都感觉史书的繁重琐碎,没有头绪,没有重点、没有脉络层次,认为难以掌握。东汉末年,荀悦拿汉书的资料重行拆散,改编成汉纪一书,由八十万字缩八万字,这纔有了用编年体编成可供普通人阅读的一部书,然而内容限于西汉一朝,而且所采取的材料未免过于狭隘。
编年体的史书,有一点是确实胜过《史记》、《汉书》的。这就是:叙起事来按着史事的发展层次、如同影片一般,一幕一幕映了出来,使读者可以有比较明晰的观感。特别是汉以后的史实,情事复杂,头绪纷繁,即使司马迁来编这部通史,恐怕用《史记》的办法也行不通。一直到了宋朝,时在公元一○六六年至一○八四年,才由司马光着手来完成这种新的著作,这就是在史学上放出异彩的《资治通鉴》。
《通鉴》所包括的时代,从战国初期开始,一直到五代末年,按年叙事,一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往上去是和《左传》相衔接的,因为左传最后一段叙智伯的事,而通鉴从魏、赵、韩初命为诸侯叙起,也正
是智氏被灭的结果。虽然中间还差七十几年,事实却是一贯下来的。所以也可以说《通鉴》是继《左传》而起的一部重要史籍。
这部著作是汇合当时第一流史学家的智慧能力,费十九年不断努力的光阴而完成的。成书以后,又经许多学者钻研讨论,给后来读史的人不少便利。上面所说编年史的要求,从此可以满足了。
五、创作背景
赵武灵王改革
赵国东北同东胡相接,北面同匈奴相邻,西北又同林胡和楼烦接壤。这些都是游牧部族,他们经常以骑兵侵扰赵国,破坏赵国边地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为加强边防,公元前三○七年赵武灵王实行军事改革,“胡服骑射”,命令军队采用胡人服饰,改穿短装,束皮带,用带鈎,戴着插有貂尾或鸟羽的武冠,穿皮靴,藉以发展骑兵,训练在马上射箭的作战技术。虽然这场改革侧重于军事方面,实际上就是政治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这时肥义等大臣是改革的支持者,贵族公子成、赵文、赵燕等人是反对者。公子成认为不该“袭远方之服,变古之教”;赵文认为“衣服有常,礼之制也”;赵造认为“圣人不易民而教,智者不变俗而动”。赵武灵王驳斥了这些谬论,说:“理世不必一道,便国不必法古”,“以古制今者,不达于事之变”(《战略策?赵策二》)。后来赵在攻取原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东)之后,把它改为“骑邑”,用来训练骑兵,牛赞又出来反对,声称“国有固籍,兵有常经。变籍则乱,失经则弱”;赵武灵王当即加以
驳斥,指出“古今异利,远近异用”,“今重甲修兵不可以逾险,仁义道德不可以来朝”(《战国策?赵策二》)。
赵武灵王推行胡服是逐步推广的,先是以身作则,推广于家族中和朝廷上,再推广到官府中和军队中。赵武灵王严厉驳斥了贵族中原有守旧的思想,从而提倡革新进取的政策。胡服是胡人便于骑射的服装,推行胡服是为了学习胡人骑射的战斗技术,从而增强赵国的兵力。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是亲自带头集中精力来进行的,是有计划而亲自逐步贯彻的。他不但攻取中山和攻略胡地,藉此扩大领土,而且使这些游牧部族服从;并且收编了林胡和楼烦的
骑兵,藉以增强兵力,使赵国从此成为与齐、秦并列的强国之一。
公元前三○七年赵攻中山到房子(今河北高邑西),次年攻中山到宁葭(河北石家庄西北),西略胡地到榆中,“林胡王献马”,由代相赵固“主胡,致其兵”。榆中在秦上郡之北,北河以南,今陕西榆林以北地区,原为林胡游牧地区,因有广大的榆柳之林而得名,林胡这个部族就因游居在榆中而得名。“林胡王献马”,就是表示从此归属于赵国。“代相赵固主胡”,就是从此由赵固兼管这个林胡部族,“致其兵”就是收编林胡的军队。公元前三○五年赵大举攻中山,由武灵王亲率右、左、中三军,并由牛翦率车骑,赵希统率林胡和代的军队,会合于曲阳(今河北曲阳西北),向北攻到恒山的华阳,向南攻到石邑、封龙(今石家庄西南)、鄗(今高邑东)等地。次年攻取了榆中以北黄河上游河宗氏和休溷诸貉之地,设置
了九原郡和云中郡。“命吏大夫奴迁于九原(今内蒙古包头西北),命将军、大夫、適(嫡)子、戍吏皆貉服”(《水经?河水注》引《纪年》魏襄王十七年,《今本竹书纪年》“戍”改作“代”,“貉”改作“貂”)。因为这一带居住民是貉族,因而穿貉服。貉服和胡服大概是大同小异的。公元前三○三年又攻中山,攘地北至燕,西至云中、九原。公元前二九七年赵武灵王巡行新得之地,“出代,西遇楼烦王于西河而致其兵”,就是收编了楼烦的军队。次年中山灭亡,迁其君于虏施(今陕西榆林南)。赵武灵王不但推行了胡服骑射,攻取得大片胡地和中山土地,而且收编了林胡和楼烦的军队,因而军事力量大为加强。
六、课文讲解
1.课文分析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揭开了我国古代战争史上由车战时代转变为骑战时代的重要一页,并且对中原地区民族融合、服饰制度的演变、思想文化的变革等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段历史在《战国策》和《史记》中都有记载,而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则写得更加生动具体,故事情节性强,成为后世传诵的名篇佳作。
本文是从《资治通鉴》中节选而来,所以文章的开头并没有多少事件的背景,请参考上文的创作背景详细了解一下。文章先从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谈起,对赵武灵王带兵打仗的踪迹描述了一下,从这些地名来看,主要是从东北打到北方,再到西北,这一片地方主要在河北、山西、内蒙、陕西一带,是我国
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当时被称作“胡地”。赵武灵王应该是在与少数民族的战争中认识到了胡服骑射的战斗力,坚定了改革的决心。第一自然段等于是交待了胡服骑射在实践方面的由来。
第二自然段是整个文章的主体部分,主要通过赵武灵王及其使者与王叔公子成之间的论战展开。课文的大部分都是对话,且富含感情彩,令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赵武灵王的形象是一个智慧的有谋略的君王形象,他为了推行改革,先把公关对象放在了大臣之首王叔公子成身上,他认为“从政先信于贵”,所以先从尊贵的王叔入手,想先说服他,以为国人提供一个示范。但是他又是很讲究策略的,他并没有直接去公子成,而是先派使者去探听公子成的看法,等掌握了公子成的意图之后,他才亲自登门拜访,用过去先王受过的耻辱来激励公子成,使得公子成接受了自己的意见。从而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计谋深沉、雄才大略的君王形象。此外,本文采取的对话体是古代历史散文经常采取的一种形式,常常选取最有代表性的两个人,互相论辩,在正反两方面的叙述中,阐明事情的由来、利害以及各种不同势力的立场,从而达到突出人物形象、文章主题的作用。
2.译文:
赵武灵王向北攻占中山国的土地,到了房子一带,接着到了代地,又往北到了很远的地方,往西到了黄河,登上黄华山的山顶。武灵王与大臣肥义商量把胡人的服装和骑射技术教给百姓,他说:“愚蠢的人所嘲笑的东西,贤明的人反而注意它。即使所有的世人都笑话我,胡人的土地、中山国,我一定要占有它们!”于是就改穿胡服。
国人都不想穿胡服,武灵王的叔叔公子成称病不上朝。武灵王派人请他说:“一个家庭要听从父母亲的话,一个国家要听从君主的话。现在寡人命令改易胡服而叔叔您不穿,我恐怕天下人都会议论这件事。治理国家需要纲常,要以有利于人民为本;处理政事要有规矩,政令畅通才是上策。推崇德政要先从老百姓开始,而推行政令则先要取信于地位尊贵的人,所以希望百姓能仰慕叔叔您的大义而成就改易胡服的大功。”公子成向使者拜了两拜,行稽首之礼说:“臣听说中原是圣贤教化之地、礼乐盛行的地方,远方的国家都来观摩学习,蛮夷民族都来效仿。现在大王想要舍弃这些而学习远方的服饰,变更古代的做法,背弃国人的民意,臣希望大王再深思熟虑一下!”使者把公子成的话带回去报告给武灵王。武灵王亲自去请公子成,说:“我们国家东面有齐国、中山国,北面有燕国和东胡、西面有楼烦、秦国、韩国的边界。现在没有骑兵弓箭的准备,那靠什么来保卫国土?前些年中山国依靠齐国的强大军队,侵略我国的国土,俘虏我国的国民,放水围困鄗城;如果不是社稷的神灵保佑,则鄗城几乎守不住,逝去的先王以此为耻辱。所以寡人改易服骑射,是想预备边境的危机,报复中山国的怨仇。而叔叔您顺应中原的习俗,厌恶变更服装的名声,却忘记了鄗城战事辱,这不是寡人所希望的。”公子成听从了命令,于是武灵王就赐给他胡服。第二天公子成穿着胡服上朝。于是才开始推行胡服令,而招募士兵从事骑射。
3.课文难点讨论
从文章中能看出赵武灵王这个人的哪些特点,请讨论。
答案要点:执着坚定;有创新意识;讲求实用;富有谋略;有政治进取心。
4.相关评论
《资治通鉴》的优点和缺点
《资治通鉴》本身的优点可以约举如下:
毫无疑义,《资治通鉴》用编年的方法叙述,可以使人一目了然于史事的发展。但是编年体很容易形成流水账簿式,这点流弊,作者也预料到而且极力避免了。他的心目中本来是以左传为模范的,左传的记事虽然按年排列,可是每遇大事发生,一定要清清楚楚交代前因后果,使读者知道每一事件都不是突然发生、孑然孤立的。特别在政权分裂的时代,彼此之间更有相互影响的关系,一件史事固然要知道它的首尾,一个时代也要知道同时各处所发生的情况,这是要在编写的时候极力运用匠心,然后才能表达出来的。此其一。
编年体虽然注重的是史事,但若不明白制度的沿革和它实际运用的情况,还是不能深入了解这些史事的。在史记的各书和汉书的各志中,都有这项极重要的数据,这本不是编年记事所能包括的,但《资治通鉴》却能很扼要地容纳在内。此其二。
正史中还包含大部分的传记文学,特别是史记,次之是汉书,通过细致生动的刻画,将史事的内容更逼真地烘托出来。《资治通鉴》虽然是编年体,可是重要历史人物的描写是从不忽略的。并且还曾经利用各种数据来补充。此其三。
正史固然可靠的成分较多,然而当时人的记载,为正史所不收的,也仍有它各别的价值。特别是唐末、五代的官修正史不能认为完全,因此当时的别史杂史以及其它私人著作,《资治通鉴》都很广泛而且很慎重地加以运用。就以史记的数据来说,有时仍觉得不很充实,例如《乐毅传》就未免过于简略,《资治通鉴》将秦、汉人的传说补充进去不少。据《通考》引高氏《纬略》说,《资治通鉴》所采正史以外杂史诸书凡三百二十二家。其实正史之中,还有像王沈《魏书》、韦昭《吴书》之类是现在已佚而不全的,从此可见《资治通鉴》采摭的宏富,为从来所未有。此其四。
宋人修史,往往喜欢在文字上卖弄。《新五代史》以“书法”自矜,《新唐书》好妄改旧文,反致不通,都曾为后人所讥笑。即以《资治通鉴》所奉为榘范的《左传》而论,诚然文章是很好的了,但也有些若隐若现、奇峰突兀的地方,不够明白爽利,读者非细心不能体会。《资治通鉴》却是替读者着想的,叙事只是平平实实,清清楚楚,虽然大体上仍保存原来的语气
和文体。至于前后映带勾勒,却比旧史更为分明。当时剪裁衬帖的工夫的确非常细密谨慎,正如一个巧妙的成衣匠,将一件破烂的衣服,重新修整一番,便焕然改观,穿起来既美观又适体。又如部伍不整的军队,一经名将手里加以号令部署,就变成精神百倍。编年史而兼具文学性,不得不推《资治通鉴》了。此其五。
向来史书所载文章,多半只限于奏议之类,次之则为其人所特别擅长而可以代表其身世的词赋。《史记》
创了这种格式,附录的文章有时未免反多于事实。《资治通鉴》于有关系的大文章,所录常较正史本传更多。至于纯文学,尽管传诵古今,却都从略。而其它能反映一时风俗意识的,即使很零碎,也都从史书以外搜来,例如吕才序葬书、聂夷中咏新谷之类。可见司马光手眼所到,既远大而且该传。此其六。
宋朝人很喜欢持正闰之论,一定要说某一朝是正统的,某一朝是僭伪的。于是对于刘备,一定要算他继承汉统,对于曹操却恨不得不承认他的政权。司马光虽然也极讲究纲常名教,他对于这一点,持论却比较明达。还有,前史好讲符瑞以及神异怪诞的谬说,《资治通鉴》对此几乎全部削去,这也是司马光卓识之一,因此为历史扫除了不少的迷信彩。此其七。
《资治通鉴》有没有缺点呢?当然有的。
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主观见解过于浓厚。司马光当宋神宗变法之际,代表着保守势力;和王安石立于反对地位,他的保守意识非常强烈,所以在《资治通鉴》的编纂中,一贯设法表现所谓王道政治的主张。任何激进的改革、进步的措施、积极的事业,总是不以为然的,在字里行间,往往流露他的这种意识。这一点在胡三省的自序中也曾经提到。就战国时代而论,在商鞅变法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两件事中,主张改革的言论甚多,有几处重要的都被司马光删去。总而言之,司马光是拥护君权的,是主张维持现状的,主要目的在规劝君主不要变法,不要生事,只要用有德的人,不要用有才的人,这是他一生的偏见。
另外一点是过于轻视文人,这一点前人也已经指出,《日知录》载李因笃的话说:像屈原这样重要的人,居然一字不提。而且关于谏止怀王的话,只采《战国策》归于昭睢,而不采《史记》归于屈原。杜甫的地位也不为不重要,假如不是“出师未捷身先死”一句诗在王叔文口中念诵过,连姓名也不能在《资治通鉴》中发现。顾炎武却替司马光辩护,认为《资治通鉴》本来是“资治”,的何暇录及文人?固然文人可以不录,但是明明与政治有重要关系的,如何可以凭主观一概加以排斥呢?
批评《资治通鉴》的话,最早出于刘恕的儿子刘义仲。他提出八点,最重要的有下列五点:(一)个人的事迹无关政治的,《资治通鉴》照例不载,如独载薛包、茅容的事迹,屈原反而不载。(二)荀子、孟子书中的话既然被采録,这两个人的事迹却不备载。(三)不书符瑞而书高祖斩蛇。(四)不书褒贬过分之事而载荀淑比黄宪于颜回的话。(五)不书传疑之事,而载魏冯太后鸩杀显祖。这足见《资治通鉴》问世以后,已经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见,在南宋一朝,纠正《资治通鉴》的,据我们现在所熟知的书中,有洪迈《容斋随笔》及王应麟《困学纪闻》两种。到了清初,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订正《资治通鉴》及胡注错误的有数十条之多。但这些还都并不是专门替《资治通鉴》作补救工夫的。
真正够得上作《资治通鉴》及胡注功臣的只有一个人,这个人的名字反而不显,在钱大昕《潜研堂文集》中有一篇《严衍传》,据说严氏是万历时嘉定的一个诸生。他认为“温公著书,意在资治。故朝章国政述之独详,而家乘世谱纪之或略;其于人也,显荣者多而遗逸则略,方正者多而节侠或略,丈夫者多而妇女则略。”于是援引正史及他书以补之,或补为正文,或补为分注。而分注之中又包含三种:一是补
充事实的附录,一是补充考异的备考,一是补充胡注的补注。严氏有个同志谈允厚帮了他不少的忙,谈氏又指出《资治通鉴》的毛病有下列几点:一是有首无尾,二是有尾无首,三是一事两次记载,四是一人误分作两人,五是两人误合作一人,六是因叙述不明而颠倒事实,七是月日的错误。至于胡注的最大错误在于没有看出《资治通鉴》的误字脱字,而任意为之解说。他这种锐利的批评,虽古人复起,恐怕也无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