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张泉灵和县委书记陈行甲的辞职文字-值得深思
央视张泉灵和县委书记陈行甲的辞职文字-值得深思
央视张泉灵和县委书记陈行甲的辞职文字,值得深思
问题:怎么才能每天都收到这种文章呢??
所以,这就是我新的开始,紫牛基金的合伙人。而紫牛基金本身也会以创投界一种全新的方式起步。
希望路上,有你,同行。张泉灵1973年6月8日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宁波余姚。199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德语语言文学系,1997年考入央视国际部,并任《中国报道》记者编导主持人,2000年任新版《东方时空》主持人及焦点访谈等栏目主持人。
2015年,张泉灵确认从央视离职,7月13日以顾问形式加盟傅盛战队。很多人问她为什么辞职?她这么说——
“我为什么改行呢?说说排队这事儿。
一个银行开了三个窗口,每个窗口排10个人,这时候开了一个新窗口,谁会最迅速的挪到新的窗口去呢?基本上是排在后面的,这就是创新总在边缘发生的原因。
因为混在中心混的好,改变就有成本,不舍得啊!但是你会发现有些人即使排在最后也不会挪动脚步,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习惯了确定的事情,排在原地他们知道多久会轮到自己,换个队伍万一新窗口不是真的开呢?万一新窗口的工作人员手慢呢?万一过去了还是最后呢?他们预期里充满了
万一构成的恐惧。
其实说被人容易,我自己都花了很多时间去克服这些恐惧,去面对改变。”陈行甲告别信全文再见,我的巴东就要离开巴东了,心里有太多不舍。窗前是夕阳下西壤口远山的轮廓,连绵起伏若波涛,就像我此刻的心绪。五年多时间,似乎一晃就过去了,有很多的话想说,又不知从何说起。
来巴东之前,我生命中和巴东只有两次交集。一是小时候11岁之前,在兴山县高桥乡下湾村长大,那里离巴东县边界的白湾村只有十几里路,我知道姨妈就嫁在巴东县一个偏远的村子;二是十年前从宜昌坐船到重庆,曾经在烟雨濛濛中经过巴东,同行介绍巴东县城旁边的巫峡口就是五元人民币背后的图案。
2011年10月9日,接到省委组织部通知要来巴东工作。“巴东”两个字遥远而模糊,我只能通过网络来了解我的新家。至今仍记得最初在百度键入“巴东”之后,给我的深深震撼。在悠久的历史和美丽的风光背后,邓玉娇、冉建新这些个名字,把“巴东”两个字牢牢地链接在天量网络负面信息中,夹杂着怨气、戾气,汹涌扑面而来。
我用了一周时间全面地搜索巴东,了解巴东,我的笔记本上记满了整整十页,人未到,心已先至。2011年10月15日,我离开宜都,踏上巴东的土地。我带着沉重的责任而来,带着深深的担忧而来,带着满腔的热情而来。
2011年11月,第一次登上大面山,在漫山红叶簇拥的轿子
但我还是你们的微友,你们的笔友,你们的球友,你们的驴友。
感谢我苍老的亲亲姨妈,妈妈生前最牵挂最心疼的大。还有我的三个表哥,你们在偏远的村子里默默地劳作生活,这些年,你们从来没过我,没有让他人知道你们是县委书记的至亲,哪怕姨妈病重到县医院来住院,都没有让我知道。感谢众多的网友们,感谢你们满怀热情地鼓励、监督和批评,其实这几年我一直和你们在一起。我在论坛有ID,名字是五个字(别猜,管理员也不知道那是我哟),偶尔也发过言,参加过讨论……,也要特别感谢石头、虫子、小只只,你们爱之深,责之切,一直坚持从批评角度发声,对我的工作是很好的帮助。
最后感谢默默奉献,支持和服务巴东乡村公益的王名老师、濮存昕老师、狄森、邓飞、袁辉、陈静小师妹、李杰大哥、鹏飞、安玉、周健、米燕……以及所有长期或短期,有名和无名的支持者们。你们不图名不图利,对弱势者充满悲悯,并付出满腔热忱,你们的精神和情怀温暖着这方仍然贫瘠的土地。巴东五年,与你们为伍,也让我时时直面来自草根的真正的自己,深深感受到服务于草根才是我一直追寻的幸福。
我在巴东所做的工作,自己最满意的是和大家一起凝练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