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瘀灵--无论什么病,只要见到这个症状,用了就有效
化瘀灵--无论什么病,只要见到这个症状,用了就有效
三四十岁人,女人最多,表现,干活的命。只要下地,什么病都没了,一回到家浑身难受。
这个方子就是名老中医刘保和的化瘀灵:旋复花、当归、郁金、桃仁、茜草、泽兰、柏子仁各3--6克。
诊断诀窍:脐上一寸处压痛(水分穴)。常有休息时加重,活动后减轻,尤以周身沉重、手足憋胀表现更为突出,经常说睡一宿觉周身沉重,难以转侧,醒来手足憋胀,两手发胀难以拳握。但下床活动一会儿反而减轻。
病例
1、呃逆:80岁,男。曾经患十二指肠溃疡,经过中药治愈以后,一直遗留呃逆,九年不愈。呃逆不是嗳气,是呃逆!呃声断续呈无力状,每天发作十余次,同时呕吐痰涎粘沫,每天晚上还要从嘴里面把那些粘痰掏出来之后才能睡觉,经常感觉有气从剑突下上冲,憋闷欲死,呃逆一发作,流眼泪。
腹诊检查具有如此症状,用化瘀灵加半夏、杏仁三付。第一付呃逆停止,到看病的时候没有发作,但是仍然感觉有气从两胁下向肚脐这个方向聚集,随后就觉得脐腹部有气散开的感觉。嘱咐再吃五付,五付以后呃逆一直没发,停药,再没有复发。
2、口腔溃疡:女,21岁。三年来经常发口腔溃疡,这次已经两天了,下唇至齿龈红肿,并且破溃疼痛。近两个月来,每喝水就迅速排尿,尿频,尿过更渴,再喝再尿。摁她这个主症,果然存在。用化瘀灵三付,口腔溃疡痊愈,但是仍然口渴欲饮,喝了水还要尿,尿后还渴,而且饮不解渴,证明是太阳蓄水证。仿照刘渡舟教授的苓桂茜红汤,用五苓散加茜草、红花,七付,“饮水即尿、尿完即渴”症状完全消除,口腔溃疡也没再发作。
3、冠心病:女,57岁。心前区憋闷,头部憋胀,感觉必须出一身汗才舒服。平常心前区刺痛,这病二十年了。怀疑有这个病,按她脐上这个部位,出现明显压痛,就用这个方,七付。吃了以后,心前区就不再憋闷和疼痛了,但是上楼气短而且喘,这个方子就配生脉饮,交替隔日服用,一直到疾病痊愈。这个方法用了两个月,完全治愈。体重增加10公斤。
治冠心病不一定必须活血化瘀,健脾、补肾、理气、清热、化痰都行。如果兼证有瘀血的话,不一定要用通经络,只要把肚脐上这一块瘀血给他拿掉,心脏疾病立刻好转,甚至消失。
给病人解释:这地方就像三峡大坝,而这心脏就像重庆,这地方堵住,重庆怎么办?万吨巨轮可以直达重庆,重庆不流了,人受得了吗?我们人的心脏的血不动了,受得了吗?证明疾病的病本没在心脏本身,而在脐上部位瘀血。把这个地方瘀血解决了,心脏本身问题随时解决。
4、嗳气:男,72岁。经常嗳气,嗳气达五年,夜间睡眠因为乱心而醒,就是心里烦,醒来以后,必须嗳气连连,而且声音很大。十年前用力猛拽一棵树,不慎摔倒于地,证明五年外伤发病。五年以前发什么病了呢?右大腿疼痛剧烈,西医认为有血栓,用脉通,一直到现在还吃脉通。我按他脐上部位,压痛,用刚才的化瘀灵,七付。夜间睡觉不乱心了,还嗳气一到两声,病人说基本好了,我说你再吃十付吧,结果各种症状完全消失。他夜间嗳气五年了,是因外伤引起的,但是一定要有这个主症。
5、胃脘痛:李某,女33岁,2009年3月9日初诊:主诉胃脘痛阵发1年,近1周发作频繁,疼痛加重。发作时胃脘绞痛手足逆冷,自觉有气从脐上攻冲至胃脘,随即呕吐。舌红、苔中根腻,脉沉细涩、偏数。按其脐上压痛甚并觉指下腹主动脉搏动有力。给予上述旋覆花汤加减,水煎服,每日1剂。
3月16日二诊:服药后胃痛渐止,未发作。停药观察后随访无复发。
解郁消愁汤 能够让你开心的方子
解郁消愁汤为刘保和教授自拟方。方由逍遥散加减而成,药味有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薄荷,陈皮,半夏,香附,酸枣仁,远志,焦三仙,生龙骨,生牡蛎,炙甘草。其中柴胡,薄荷疏肝解郁,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白术,茯苓,炙甘草健脾养胃,更加陈皮,半夏,焦三仙运脾消食和胃,酸枣仁,远志,龙骨,牡蛎安神定志,香附理气疏肝。诸药配伍,血虚肝郁,木不疏土而致的各种疾病,有肯定的疗效。临床抓住其主症为:悲愁,纳呆,少寐三症并现。
例1:李某,女,16岁,2004年5月6日初诊。周身瘙痒月余,纳呆,眠差,夜作恶梦,时有恐惧感,平素心情郁闷,常感失落,悲观厌世,舌边尖红,脉弦细无力。
辨证为血虚肝郁兼心胆气虚,予解郁消愁汤加味处方: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陈皮,半夏,香附,党参,石菖蒲,远志,焦三仙各10g,酸枣仁15g,生龙骨,生牡蛎各30g,薄荷,炙甘草各6g,7剂。
5月13日复诊:痒已减8~9成,偶有心慌,喜静恶动,便干如球。予上方加何首乌10g,7剂。1年后来诊它病,诉服药后痒即愈。
例2:胡某,男,29岁,2003年9月15日。初诊患者早泄半年,精神抑郁,纳谷不馨,每日只能勉强进食60g主食,胸闷太息,眠差,每夜只能断续睡眠2~3小时,晨起恶心,刷牙时常呕出黄水,舌质红,苔白腻,脉沉弦。因具“悲愁,纳呆,少寐”三症,予解郁消愁汤加味处方: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陈皮,半夏,香附,远志,焦三仙,枳壳各10g,酸枣仁,竹茹各15g,薄荷,青皮,炙甘草各6g,7剂。
9月22日复诊:阴茎勃起正常,情绪明显好转,食欲见增,日可食主食250g,睡眠可持续6小时,晨起刷牙仍恶心,上方加生地黄,牡丹皮各10g,7剂。药后,无早泄,恶心除,饮食睡眠正常。停药观察,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按:以上病例,患者所苦者,为身痒,为早泄,但均具有共同的特点,即悲愁,纳呆,少寐,而此三症即说明了它们的共同病因为:血虚肝郁。例1血虚肝郁,周身肌肤失于血液的滋润与濡养,即周身瘙痒。例2血虚肝郁,疏泄不利,肝肾同源,进而影响到了肾的封藏及生殖功能而致早泄,故用解郁消愁汤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刘保和“抓主症”方汇总
1、解郁消愁汤
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薄荷、陈皮、半夏、香附、酸枣仁、远志、焦三仙、生龙牡、甘草。
临床主症:悲愁、纳呆、少寐三症并见。
2、温经汤
临床主症:经期小腹凉甚,冬日手足凉,唇口干燥。
3、血府逐瘀汤
主症:叩击右胁肋痛并引剑突下疼痛,凡辨证属气血瘀滞见此主症者,皆可用本方。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