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逐客书》知识点梳理
                《谏逐客书》知识点梳理
一、通假字
1.遂散六国之从    “从”通“纵”
2.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    “内”通“纳”,接纳
3.而陛下说之        “说”通“悦”,喜欢
4.河海不择细流      “择”通“释”,舍弃
5..藉寇兵而赍盜粮    “藉”通“借”
6.说耳目者    “说”通“悦”,使……愉悦
二、古今异义
1.至今治强
古义:形容词,。
今义:动词,治理。
2.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古义:用来……的办法。
今义:连词,表示因果关系。
三、一词多义
1、举
举地千里            攻克、占领
举酒欲饮无管弦      拿起、举起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举出、提出
杀人如不能举        尽
百里奚举于市        任用
2、适
适观而已矣          适合、适宜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享有
向晚意不适          闲适、舒畅
3、就
故能就其深          成就
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  留,取
草创未就            完成
4、
拔三川之地          攻取
力拔山兮气盖世      拔起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提拔、选拔
势拔五岳掩赤城      超出
5、施
功施到今            延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加,施加
君子不施其亲        同“弛”,动词,遗弃
施民所欲,去民所恶    动词,给,给予
6、治
至今治强            社会
不效,则治臣之罪      惩治
7、
臣闻吏议逐客        动词,驱逐
以戈逐子犯          动词,追赶,追逐
并逐字而注          副词,依次,一个一个
8、并
并国二十            动词,兼并,吞并
万物并作            副词,一起,一并
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  动词,合并
9、 制
制鄢、郢              动词,控制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名词,规模
因地制宜              动词,制定
鸿篇巨制              名词,作品
10、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      动词,推辞,拒绝
尧让天下于许由        动词,禅让
大礼不辞小让          责备
四、词类活用
1.使动用法
(1)而歌呼呜呜耳者  快,使……痛快
(2)却宾客以诸侯    业,使……成就霸业
(3)公室            强,使……强大
(4)心意、耳目者  娱、说:使……愉快,使……愉悦
(5)意当前          快,使……愉快
(6)非秦者          去,使……离开
(7)内自而外树怨于诸侯  虚,使……虚弱,削弱
(8)故能明其德        使……彰显
2.名词作状语
(1)西取由余于戎,得百里奚于宛   
西、东:名词作状语,在西面、在东面
(2)西并巴、蜀,收上郡,取汉中
西、北、南:向西、向北、向南
(3)据成皋之险  东,在东面
(4)食诸侯  蚕:像蚕吃桑叶一样
(5)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
内、外:名词做状语,在国内、在国外
3.形容词作名词
东据成皋之险    险:险要之地,要隘。
4.名词作动词
可宝者多        宝:当做宝贝、珍视
5.形容词作动词
而愿忠者众      忠:效忠
五、特殊句式
(一)状语后置
1.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
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2.不产于秦   
3.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 
4.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
(二)省略句
民以殷盛,国以富强    (省略句,省略“之”)
(三)定语后置句
  1.并国二十            (应为“并二十国”)
  2.举地千里            (应为“举千里地”)
(四)被动句
3.百姓乐用     
4.江西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
(五)判断句
  1.《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